一、什么是亲职教育
A.与家庭教育不同,所谓家庭教育:某人的思想、行为、观念,受到家庭塑造成的为人处世态度,偏向以成人的价值与社会的期待来施教。
B.「亲职教育」:现代的亲子关系,不能只侷限于传统五伦中「父子」的伦理关系,而是随着子女身心发展的递换,调整对待子女的态度和方式,例如教师、医生、法官、顾问、朋友、艺术家、忠实听众…等。使子女人格健全,亲情更融合。偏向以子女的角度来施教(林前九22)。
C.亲职教育注重角色的转换,每个角色的扮演都需要「再学习」,因此亲职教育强调好父母不是天生的,而是学习而来的。
二、为何传统的家庭教育不足应付现代子女
A.现代家庭普遍由大家庭解组为小家庭,失去亲子之间的第三者缓冲剂的角色,若只靠传统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会随着子女成长而逐渐紧张、疏离。
B.现代父母双薪、忙碌,且子女少,传统的家庭教育不易推展;加上内心难免对子女有亏欠感,很容易用金钱或物质来暂时维系家庭教育。
C.民主自由高涨,信息丰富流畅,教条式的教育不适用。
D.夫妻关系不稳定,破坏子女感情。
三、从创二十二章中浅谈亲职教育
A.亚伯拉罕这父亲
1.一百岁才生以撒,老来得子视为至宝;当时只有独子以撒在身边,家庭人丁单薄;家庭富有,光救罗得时的男丁就三百一十八人;父子相差一百岁,应有相当的代沟…。
2.却能将以撒教育成功,因为以撒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却能完成最难的功课—「顺服」。
B.创二十二章虽然只是几天的事,却可在这非常时期来检视这对父子的亲子关系,在这段过程中,亚伯拉罕这父亲不仅仅扮演父亲而已
1.他与以撒也有「主管」与「部属」的角色(6)
a.「亚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儿子以撒身上」是父亲主动交与责任给儿子,以撒背柴,亚伯拉罕拿刀、火种(较危险),父子共同承担责任。
b.在承担责任的事上,亚伯拉罕扮演主管的角色,带领儿子部属一起面对,尤其是当面对患难、操练之时。(王下四5)
2.他与以撒也有「朋友」与「朋友」的角色(6、8)
a.「二人同行」,「二人就这样一齐走」(吕译本)。同行需要同心(摩三3),同心的基础是信任。
b.彼此相差100岁,没有代沟,才能同心同行,这需要建立在平日生活沟通上,进一步建立彼此的信任,才有所谓的「默契」可言。
3.他与以撒也有「老师」与「学生」的角色(6)
a.以撒发问了,因为他内心有疑惑。
b.当孩子心中有了疑惑,其中也有可能问题的来源来自父母,此时父母要学习抛开主观情境,放下身段为子女解惑,不要马上认定他们对父母权威的挑战(约二十27—28)
4.他与以撒也有「仆人」与「产业」的角色(2)
a.孩子要献给谁呢?
b.别忘了自己不是孩子的主人,主人是神,儿女是神交托给我们的产业(诗一二七3;创四十八9)
c.别把孩子当作满足优越、弥补遗憾…的工具,太多不实的期待是虚幻的梦想,这些反倒是把孩子引领到「别神」那里去,其愁苦必加增(诗十六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