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们的信仰俗化了吗?-浦忠勇

引言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加拉太书五章一节

信仰生活原本就是属灵与属世之间的争战。在这场争战当中,有许多情况是我们可以完全明白如何去取舍,例如圣经要道、总会规定、传道及长老执事的训勉,这些显而易见的属灵生活规范,信徒们可以觉醒、谨守;但有些情况是不容易察觉的,甚至老信徒都无法认清,在不知不觉中流入俗化的路子上。在此我想提出五个身边的例子,和读者们一起思考、勉励。

一、华丽的教堂和得救的真理,何者宝贵?

某山地教会目前正兴建会堂,如果工程顺利,将于今年秋季献堂。该部落天主教信徒最多,教堂也最大,许多本会的老信徒多是从天主教改信真教会的,真教会在部落中素来就以「信仰虔诚」博得好评。最近动工建堂,把原本简陋的木造会堂改成现今壮丽的外观,成为部落中最醒目的建筑物,这原是美好的事,以后信徒们可以在更舒适的地方从事崇拜和事奉活动,但有些信徒以此向其他教会比较,甚至认为这样才是「高举主耶稣的名」。也有人在参观访问东部教会之后,嘲笑其他教会教堂盖得太小,这样的心态并不健康,也不可取。如果要用有形的教堂、金钱、信徒人数来比较,真教会实在无法和财力庞大的其他教会比高下,我们能宣扬的,是得救的真理,不是华丽的教堂,不然在圣彼得大教堂的信徒,岂不是最有尊荣的崇拜者?我清楚记得,该山地教会信仰最好的时候,那时的会堂很简单。如何在壮丽的会堂并维持起初的信仰,该是我们思量的课题。

二、慕道者到底在寻找什么?

我参加过多次乡村的布道会,因自己也是教会负责人,经常站在布道的第一线工作,依据传道者的指示,分发传单,并寻找愿意聆听得救福音的未信者,教会的第一线工作人员,总是以戒慎恐惧的心情,想把布道会办得有声有色。可是几年来,本教会的慕道者或受洗者并未显著增加,于是不少的工作人员开始反省,布道会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诗歌布道固然好,但它只是布道方式之一,许多教会为了布道,把时间大半花在练诗上面,而忽略其他的事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诗歌布道慢慢演变成诗歌演唱会,甚至还加入诗歌带动唱,这样一来,场面固然热闹,但对慕道者来说造就不大。现代人缺乏的,不是热闹缤纷的场面,而是心灵的安静和盼望,慕道者来,原本就是寻找形而上的真理,它可以获得内心最深处的寄托,这种宗教情怀的渴求,并不是有声有色的布道会就可以满足的,我总认为在这样忙碌追赶的时代,应加强静态的布道。

三、如何用更美的声音赞美天父?

诗班的成立已经是各教会事奉的重要事工,大家都比以前有更多的机会欣赏诗歌。但据笔者观察,许多教会在诗班成立不久之后,产生两种不好的现象:(一)唱诗集中在诗班身上,一般信徒因无法参加诗班而疏于唱诗。(二)诗班往往舍弃赞美诗的曲子,选择曲调通俗的新诗歌。第一种现象慢慢形成「唱诗是诗班专利」的观念,后者让诗班唱诗的气氛,有俗化的倾向。唱诗对信徒来说,原非奢侈的事奉活动,最好是人人能唱,不可因为有了诗班,而疏忽了全体信徒的歌声。歌曲内容,虽不限新曲或旧曲,但必须掌握一个大原则,宗教歌曲原本就是表达心中的敬畏、庄严、宁静和呼求,中古世纪的宗教歌曲它动人之处就在这里,流行曲调的教会歌曲,流行得快,但不易传远。最近在录像带看总会献堂礼的唱诗,我又肯定,在场面浩大的地方,手边的老赞美诗,最能传达神圣华丽的气氛,诗班为何要忽略它呢?

四、青契活动该如何加强宗教化的导向?

暑假期间,寒舍来了几位景美教会高级班的学生,上山的目的是查经。寒舍是在一个不知名的高山上,交通不便,四面环山,几乎没有城市的喧闹。这些年轻同灵上山之后,每天利用清晨、上午及晚间做查经活动、或在书房、或在庭院,形式很自由,也没有长者带领,但旁观看得出,他们以严谨自律的态度完成了一周的查经课程,不但不曾影响寒舍的生活作息,也让我联想到其他青契活动内容该如何导向宗教化的层面。教会里的团契活动,木来就不应该流于俗化,烤肉、郊游、打球、登山……等活动,虽然也是联谊的方式之一,但青契活动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层面,我觉得是教会知识分子堕落的现象。各地名胜区的教堂经常有外地来访的信徒,大多是住宿或野外活动,绝少有如景美高级班学生上山清心查经,山地教会不但风光明媚值得探访,应该更适合外地同灵在此洗涤心灵,获取不同的宗教体验。

五、我们教会是否出现「解经的危机」?

各教会领会人员很多,但真正有时间、能力讲解真理的人方很少;各教会查经的聚会增加,但解经的能力并未提升。同样的圣经章节,由不同的人去解说,结论就不一样,这种现象在我们崇拜活动中是常见的。有些是断章取义、有些是字面分析、或是取材错误,甚至以自己的意见为主,然后取经文附证,这些都不是解经者应有的方法。我个人认为「解经」是圣经专家的工作,它不但要有这方面的恩赐,还得靠平时的钻研,一般信徒很难做到完全,为了避免错误,聚会的领会者最好就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做题材,毕竟聚会的目的是崇拜,不是考验解经的能力,平常的聚会是灵修活动,解经是造就宗教家的课程。我曾听到有人提到方舟的故事,把「船」说成舟上有八口;「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说成神造世界六日,现在已过了五千年,所以现在是末日时期,因为天地不会超过六千年;这样望文生义,并非解经的正途,反而会造成信徒对真理的误解。

结语

以上是笔者常见的信仰俗化现象,而且往往是当事者不易自觉的。信仰活动原是自由活泼的,但不能以自由的名义,把崇拜和事奉的活动融入太多俗世的知识,信仰生活的争战,应该是试图在属灵的真理上站立得更稳。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