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卡缪在《瘟疫》(The plague)一书叙述:「瘟疫袭击北非阿尔及利亚海岸的奥兰城(Oran),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宣布封锁。奥兰城因而与外界完全隔绝,每个人都在隔离的状态中,内心极度焦虑不安。医疗队默默地工作着,他们发出微弱的力量,企图扑灭瘟疫;在将近六个月的时间,瘟疫终于消失。但它可能卷土重来,永无止境。李尔医生知道他的胜利绝对不能持久,他也知道这次瘟疫意味着一场永无止境的失败;但他却认为他没有理由放弃奋斗,他必须勇敢地面对那永远的失败。他不怕失败,在危难中坚忍奋斗的精神,确实非常伟大,令人肃然起敬。但他的胜利却是那永远之失败的序幕,奥兰城的市民在灾后的欢呼之声,正隐伏着永无止境的绝望和悲哀。李尔医生深知这点,所以正当无知的市民在欢笑的时候,他竟独自进入了深沉的思索。他之所以决心继续奋斗下去,向命运做无望的挣扎,并非因这行为有什么可贵的地方,乃因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2019年底,由中国武汉开始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危及世界好多国家。依据媒体的报导,到2020年六月中旬为止,确诊染病的人数已经超过八百万人,死亡人数超过四十三万人。因此,各国各地不少的居民都活在恐惧、焦虑、悲惨、绝望的境地。为了防疫,使染病的人数不至于急速增加之计,各国各城所采取封国封城之紧急措施,使群众在社会上被隔离;不但令人觉得生活上诸多不便,甚至连经济都衰退啦!
奥兰城的牧师说,那场瘟疫是神所降,用以惩罚奥兰城的居民。因为瘟疫是神借以惩罚罪人常用的方法,祂的目的是要罪人悔改(民十六41-50,二五1-9)。依据《旧约全书》所记载,藉着瘟疫击杀悖逆神的恶人,确实是神常用的方法(民十四36-37;耶十四10-12;结六11-12)。依据主耶稣的预言,用瘟疫来惩罚世人,乃是世界末日前的预兆之一(路二一11)。由此可知,奥兰城的居民以及今日世界各国的人所遭遇的瘟疫之袭击,并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而是神藉着它来唤醒沉睡之人的作为啊!
一、瘟疫象征今日绝望的世界
猖獗于奥兰城,夺取了许多人之生命的瘟疫,经过几个月的奋斗,终于被李尔医生所带领的医疗队扑灭了。但李尔医生却知道,它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他很清楚他的胜利绝对不能持久,这次瘟疫意味着一场永无止境的失败。
1.现在的胜利是永远的败仗之序幕
卡缪说:「在瘟疫猖獗的期间内,奥兰城的居民之生命,真是朝不保夕,人人内心极度不安。李尔医生眼睁睁地看着病人,一个一个由他的手里溜向死亡。李尔医生说,他要尽他的全力击退瘟疫,与死亡奋斗到底。果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瘟疫终于被他所领导的医疗队扑灭了。但那并不意味着一场胜仗,而是永远的败仗之序幕。李尔医生知道,瘟疫的病菌从来不会真正地从地球上消失或死亡,它可以一年复一年地潜伏在家具,做着它的冬眠;而总有一天,为了教给人类一个痛苦的智慧,它将再度驱使成群的老鼠,把死亡带给一个快乐的城市。」
2.瘟疫的病菌如同荆棘和蒺藜永远除不尽
亚当犯罪后,神对他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创三17-18)。
农夫都知道,荆棘和蒺藜不但会妨碍他的工作,而且会吸收农作物所需要的肥料与地里的养分。于是为了保护农作物得以正常地成长,农夫便费时费力去除掉荆棘和蒺藜了。没有想到,刚刚除掉的荆棘和蒺藜,不久又长出来啦!原来荆棘和蒺藜的生命力都很强,而且扎根很深。所以农夫所除掉的,不过是地面上的障碍物罢了。要连根都除掉吗?如果伤到了农作物怎么办?
3.世界末日前灾难接踵而至
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都是灾难的起头(太二四7-8)。
诠释
「民要攻打民」:发生于不同种族之间的战争,例如中东诸国的战争便是。「国要攻打国」:由几个国家所发起的战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两次的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叫欧洲大战,发生于二十世纪初,1919年6月28日停战;死伤三千万人,为空前之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4日停战。停战的原因是,美国的空军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一瞬间二十万人丧命,受伤的人不计其数。结果,日本帝国的天皇陛下实时向美国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距大约二十年。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都肯定,第三次世界大战无法避免,只是难以预测何时会发生罢了。他们又说,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旦发生,世界各地的居民将面临空前绝后的祸患。因为未来的战争是核子战和生化战,杀伤力极其强大,人人内心所感受的是,焦虑、恐惧、无奈!
「人子啊,主耶和华对以色列地如此说:『结局到了,结局到了地的四境。现在你的结局已经临到,我必使我的怒气归与你,也必按你的行为审判你,照你一切可憎的事刑罚你』」(结七2-3)。
诠释
「结局」:终末。「主耶和华对以色列地如此说……现在你的结局已经临到」:显然,这是以色列地的终末。「结局到了,结局到了地的四境」:地的四境,原文的意思是,「这个地球」。由此可知,这是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换句话说,由以色列所引起的战争,必发展为世界大战。说得清楚一点,以中东为起点的哈米吉多顿大战,将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接着,基督再临,审判万民。请看下列的预言:
「万军之耶和华说:『刀剑哪,应当兴起……。』耶和华说:『这全地的人,三分之二必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我要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神」(亚十三7-9)。
诠释
「刀剑」:象征战争。「这全地的人,三分之二必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将来在中东发生的战争是核子战和生化战,杀伤力极其强大。因此,以色列全国被杀死的有三分之二,死人比活人更多,遍地的尸体无法立刻处理好,瘟疫就蔓延。「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有些人虽然活着,伤势却甚重;而且要面对瘟疫之威胁,身心都得不着安宁。这种空前绝后的巨灾,令人觉得生不如死。这就是即将在哈米吉多顿发生的战争。
「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那时本会所传扬真理的道,能叫人得救的福音(弗一13),已经传到以色列。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十一26)的预言,就完全应验了。请看下列的经文:
「第六位天使把碗倒在伯拉大河上,河水就干了,要给那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道路。我又看见三个污秽的灵……出去到普天下众王那里,叫他们在神全能者的大日聚集争战。……那三个鬼魔便叫众王聚集在一处,希伯来话叫做哈米吉多顿」(启十六12-16)。
诠释
「河水就干了」:象征障碍物被除掉。目的是要给那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东北方诸国的势力)。「预备道路」,障碍一旦除掉,道路就开通了。「那三个鬼魔便叫众王聚集……哈米吉多顿」:哈米吉多顿的大战,是魔鬼的作为。
「我又看见一位天使从天降下,手里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一条大链子。祂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牠捆绑一千年。扔在无底坑里,将无底坑关闭,用印封上,使牠不得再迷惑列国。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后必须暂时释放牠」(启二十1-3)。
诠释
「一位天使从天降下」:祂是耶稣基督(启一18,十1)。「祂把撒但捆绑一千年,扔在无底坑里」:一千年是一段时期,发生于晚雨圣灵降临至末期,这也是撒但的作为受限制的时期。「使牠不得再迷惑列国」:这是基督捆绑撒但的目的。「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后必须暂时释放牠」:基督释放撒但的目的是准许牠迷惑列国,但这个释放是暂时的。因为正当撒但被释放,迷惑列国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同时疯狂地逼迫教会的时候,便有火从天降下,烧灭了他们。接着就把魔鬼扔在硫磺的火湖里,使牠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了(启二十7-10)。
二、挽救世界的途径
面临瘟疫、战争、地震、饥荒等各种患难之威胁的现代人,该怎么做才能化险为夷呢?简单说,就是悔改,并且信耶稣。何以见得?摘要叙述如下:
1.效法尼尼微人
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拿三4)。若以一日的路程为32公里计算,则三日的路程便是96公里了。
约拿奉神差遣去尼尼微城传警告。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拿三2-4)。
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致灭亡,也未可知」(拿三5-9)。
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祂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拿三10)。
诠释
上列的经文告诉我们几件事:其一是,约拿只对尼尼微人传警告,并没有教导他们必须悔改。其二是,尼尼微城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但约拿却只走了一日,就不再走了,而悔改的人却是全城。显然,第一日听见约拿所传的警告之人,立刻把约拿所传的警告传开了。其三是,尼尼微城的人悔改的心态非常积极,悔改的行为极其实际。其四是,神察看他们已经离开恶道,实实在在地悔改,就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其五是,神所憎恶的是罪恶,而不是罪人(耶十八7-8;结十八21-23)。
2.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四六1)。
诠释
神就是爱(约壹四8),所以乐意做我们的避难所;神全能(创十七1),所以我们无论遭遇任何患难,祂都能随时帮助。
圣经说:「道成了肉身」(约一14)。又说:「道就是神」(约一1)。所以「神是我们的避难所」一句,也可以解读为「耶稣是我们的避难所」。主耶稣也说过:「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约十四9-10)。祂又说:「我与父原为一」(约十30)。
「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搧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申三二11)。
诠释
「如鹰搅动巢窝」:老鹰为了训练雏鹰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有时候会故意搅动巢窝,使雏鹰从高处掉下去。雏鹰觉得虽然十分惊险,却第一次知道只要展开翅膀,自己也能在空中飞翔几下。「在雏鹰以上两翅搧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当雏鹰从高处掉下来的时候,老鹰早已展开两翅,要接取牠,背在两翼之上了。这就是说,神确实是我们的避难所,祂必救我们脱离毒害的瘟疫,也必救我们脱离一切灾害(诗九一2-11)。
3.免去大试炼之应许
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启三10)。
诠释
「忍耐的道」:我们所接受的是真理的道,也是得救的福音(弗一13)。惟因在「守道」的生涯中,难免受逼迫;那时惟有忍耐到底,才能得救(太二四13)。尤其是世界末日前,灾难更多(太二四21;路二一26)。因此,我们所信从的道,就可以称为「忍耐的道」了。
结语
「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世界末日,发生巨大的灾难之时(彼后三10-12;启六12-17)。「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那时我们若还活着,则不经历死的过程,而活着变成灵体,被接到天堂,与主永远同在了(帖前五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