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爱与恨-谢忠光

引言

爱与恨是相对之词。世上多有对立之言,如天对地,阴对阳,男对女等。俗云:「爱如心肝,恨入骨髓。」经上说:「恨,能挑起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十12),也是把爱与恨之相对词说出其不同的结果来。

壹、爱是快乐源、恨是心中癌

兹根据圣经来查考爱与恨不同之果效,以供灵修之参考。

爱心之果效

1.在爱里面没有惧怕:

使徒约翰说:「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壹四18)。一个爱子女的父母,即使孩子会为非作歹,别人惧怕他;但是做父母的人,并不怕他,因为有爱在他们身上。甚至子女会杀害他们,父母之心仍是爱他所生所养之儿女。

天父对按照自己形像所造的人类,虽然是犯罪,仍然赐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为他们死(约三16),这显明神对人类(罪人)的爱(罗五6-8),有爱之处,何怕之有?因此,我们若愿过着平安喜乐的日子,就必须对众人行出爱心来。孔子也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有爱心的仁者,既然能无所忧,必然亦当无所惧怕了。

2.惟有爱心能造就人:

保罗说:「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林前八1下)。「助人为快乐之本」,造就人就是帮助人,帮助人可享快乐。这种帮助人的爱心表现,既然是快乐之源,何乐而不为呢?一个作先知讲道的人,是天天在造就、安慰、劝勉人(林前十四3),必当日日享受喜乐无穷。

所以保罗勉励信徒说:「你们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属灵的恩赐,就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林前十四12)。即使我们不作先知讲道,也当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弗四29下),以享受助人的爱心之乐!

3.爱心就是联络全德:

保罗勉励我们说:「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西三14)。这就是说,我们若能行出爱心来,就等于表现出所有的品德来;因为主耶稣说,这两条诫命(爱神与爱人如己),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二十二37-40)所以能行出爱心,就能完全了律法(罗十三10;参:提前一5)。

4.信望爱最大的是爱: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十三13)。因为爱是永不止息,有全备的信,若没有爱就算不得什么(参:林前十三8、2下)。信心与盼望乃关于个人的事,当我们进入天国时,或将不需再相信、再盼望了;因为到那时,我们就要面对面看见天父真神,并享受天国的福气了。但是爱心在天国还是需要的,天国若是没有爱心之表现,天国就与地上没有什么两样了!天国因满有天父的爱与弟兄姊妹之间的爱,所以才能是天国;因此,我们若现在能行出爱来,也就可以享受「在地如天」了。

5.神赏赐有爱心的人:

保罗说:「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笔者访问英国教会时,发现这节经文所记载的应许,应验在英国同灵的身上。真的,真神给英国的弟兄姊妹之祝福,是他们在鸭州岛当渔民过着穷苦生活时,未曾看见、未曾听见、也未曾想到的美景。

主耶稣也说:「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太十40-42)。

英国教会的信徒能蒙神那么大的祝福与赏赐,乃因他们能尽心、尽意、尽力爱神;并且信徒之间彼此相爱的缘故。

嫉妒之后果

1.嫉恨便将挑起争端:

箴言教训我们:「恨,能挑起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十12)。爱能带来和平,恨只会引发战争;爱可搭起友谊桥梁,恨则是破坏友谊的杀手。许多忿恨,乃从嫉妒而来;嫉与恨常连在一起。因此,经上说:「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三16);又说:「那不信的犹太人心里嫉妒,招聚了些市井匪类,搭伙成群,耸动合城的人闯进耶孙的家,要将保罗、西拉带到百姓那里。」(徒十七5)。这就是「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之一个适当的例证。

2.凡恨弟兄就是杀人:

使徒约翰说:「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约壹三15上)。经上记载:耶和华真神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重该隐和他的供物,以致该隐由嫉妒而生恨,便杀死了弟弟亚伯(创四1-8)。又有:「以扫因他父亲给雅各祝福,就(因嫉妒而起恨)怨恨雅各,心里说,为我父亲居丧的日子近了,到那时候,我要杀我的兄弟雅各。」(创二十七41)。

主耶稣也因法利赛人与祭司长等当时宗教界的领袖们之嫉妒而被钉十字架(太二十七1、18;参:十二22-37)。真是「因为人的嫉恨成了烈怒,报仇的时候,决不留情。」(箴六34)。经上又说:「忿怒为残忍,怒气为狂澜,惟有嫉妒,谁能敌得住呢?」(箴二十七4)。真的「嫉恨如阴间之残忍」啊!(歌八6下)。

3.恨弟兄是在黑暗里:

使徒约翰说:「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惟独恨弟兄的是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那里去;因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约壹二9-11)。他又说:「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壹四20)。

所以他仍是在黑暗里,不知道往哪里去,怎么说是认识神、爱神,且说是在光明中行的人呢?佛斯狄克说:「仇恨的行为,就像为驱逐一只老鼠而烧掉自己的房屋一样的愚蠢。」这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写照!世上有多少因仇恨而不顾一切地以手段报仇,结果伤身害命的愚蠢人呢?怎不能忍一时,以得海阔天空呢?

、除恨之良方在于神的爱

使徒约翰说:「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约壹四7-8)。我们能爱神,因为神先爱我们;不是我们能拣选神,是神的爱拣选了我们(约壹四19;约十五16)。

因此,除却嫉恨之良方,惟有倚靠神的爱。若没有神的爱之浇灌,人怎能爱神爱人呢?第二代的人类该隐,就是杀死弟弟的人类史上第一个杀人犯,岂不是未有爱之先,已有恨存在于人间呢?唯有倚靠主耶稣的赎罪,人类始能体会神的爱,并且藉着神的爱之充满,或可开始学习真正爱神与爱人的工夫罢!兹将如何获得神爱,以清除嫉妒之痛苦略述于下:

以读经明白神的爱:

神拯救世人经纶写在圣经里面;因此,必须熟读圣经始能明白神的大爱。一个小孩无法明白父母的爱,长大之后,多听家人或长辈们回忆父母过去的劳苦牺牲;或当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才得真正了解父母的爱。同样,若没听传道者之讲解,或自己查考圣经,以及亲身体验,人是无法明白看不见的神之大爱。兹举一些神爱世人的经节于下,以便了解圣经所介绍神的爱。

1.神说:「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赛四十九15)。

2.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

3.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6-8;参:赛五十三4-9;诗二十二14-18)。

4.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结三十三11)。

5.体验到神的大爱之后的保罗说:「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么?是困苦么?是逼迫么?是飢饿么?赤身露体么?是危险么?是刀剑么?……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八35-39)。

以祷告体会神的爱:

以祷告体会到神爱的信徒,他的忿怒与嫉恨必将为神爱之感化而消失。有一传道者说,正如有一种细菌能把水中之污秽分解成干净的水一般,祈祷能把仇恨分散掉。一个被圣灵充满的人,必能以圣灵的力量把心中的癌细胞(恨)消灭掉;因为神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五5)。这种爱的阳光,就可消灭恨的细菌了。

如果我们在祷告的时候,想起主耶稣的教训:「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可十一25-26)。

既然如此,我们还敢以怀恨之心来祷告吗?所以我们祷告的时候就要说:「免我们的债(罪),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罪)。」(太六12)。我们若在祷告时,说不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怎说得出「免了我们的债」呢?因此,愿多祷告体会神之爱的人,就不能常抱怨在心了。兹略举几节以祷告得体会神爱的应许之经文以资参考:

1.神应许:「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诗五十15)。

2.神又应许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济助了你。我要保护你,使你作众民的中保,复兴遍地,使人承受荒凉之地为业。」(赛四十九8;林后六2)。

以神迹体验神的爱

藉着祷告体验到神应许、神迹的人,一定会感激神的爱,自然而然地爱起神来,也能将爱神之心推及到众人,甚至于他的仇敌。有人说,祷告是基督徒的特权,因为藉着祷告,基督徒可以体验到神应许的神迹,而笃信神的存在了。

一个小孩喊叫在楼上做事的妈妈时,妈妈从高楼上回答一声「我在这里!」小孩便知妈妈是在楼上的;同样,基督徒在地上以祷告呼喊在天上的真神时,体验到天父垂听了他的祷告,他所求的得到应允时,怎不会相信真神在天上呢?今天世上有这么多的基督徒,就是因为他们藉着祷告体验到神的爱之缘故。

尤其是本会之信徒,至少藉着求圣灵之祷告而领受到圣灵的人,皆会相信主耶稣升天在天父右边作我们的中保,赐下圣灵来给我们的事实。(西三1;来八1;提前二5;约十四16-17)。又如医药无法医治的病人蒙神医治了,或是在人生的路途上碰到走投无路的绝境时,藉着祷告祈求而得蒙真神关怀,重见光明的人,怎么不会感激流泪,而将从神所得的爱施给别人呢?他们在感恩喜乐的生活中,怎么还会有嫉恨之痛苦呢?

本会信徒中,有种种神迹体验的信徒不少。我们当以他们为榜样,多祷告体验神的爱!我们若真能体验到神的大爱时,一切嫉恨之心必将云消雾散了。

叁、立志行道者,始能见其效

除恨之良方在于神的爱;但只知这良方,而不去求这良方者,永远得不到其药效。虽然这良法摆在圣经里面,你若不去寻找,或找到了却不去使用(即藉着祷告去体验),尤其不求消除心中癌细胞(恨)之特效药──圣灵,你就无法除去心中之不安与痛苦。但是,除了藉着祷告求圣灵充满以体验神的大爱之外,本身必有行道之决心,始能见其果效。因凡事有神的恩典之预备,也必有追求之心、实行之志,才真能体验到神的恩典。

那么,要如何立志以除心中之癌呢?

记住:「爱是快乐源,恨是心中癌」,以追求爱心之灵修工夫。常想:有爱之处,就是人间天堂;有恨之心,却是人间地狱。我们若愿住在人间天堂,就要消除嫉恨之心,多行爱人如己之灵修工夫。如保罗所说,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喫;若渴了,就给他喝。(罗十二20)。又如主耶稣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五39-44)。这种灵修工夫若做不到,心中的癌细胞就无法赶尽杀绝。

记住:「恨如回力球,掷出即速反」,以抑住心中恨之发散。俗云:「冤宜解,不宜结。」但世上常因冤仇的事,无法解消,甚至有「不共戴天之仇」──有你就没有我,有我就没有你的深仇大恨,以致冤冤相报而世上永无安宁之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人间之常态,为世人所公认;因此,如无基督教「爱及仇敌」之博爱精神的实现,世上便无太平安乐之日。俗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因此,「恨人者,人也必恒恨之」,怎能过着安乐的人生呢?

旧人钉十架,使罪身灭绝。保罗说:「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五24)。一个决心把罪人和耶稣基督同钉十字架的人,就能使罪身灭绝,怀恨之心也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了(罗六5-6)。圣经说:「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来十二4),主耶稣也说:「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太五29)。一个抵挡罪到这种流血地步的人,有何困难不得克服呢?「有志者,事竟成」啊!

结语

以上藉着圣灵之教训,使我们明白「爱之利与恨之害」,并「除恨之方在于神爱」之道理了。问题在于我们应当如何实践「除恨与行爱」之道理罢了。一个认识癌症与艾滋病可怕的人,必定避之犹恐不及,怎敢接近,怎会将此害命之细胞常留在心中呢?相反的,我们若知利之所在,必将争先恐后,趋之若骛。如今既然知道了爱之利与恨之害,而不趋之若骛,避之若浼者,唯有那些不愿进入人间天堂,只愿跳进人间地狱的愚蠢人吧。愿一切怀恨在心的人,能藉着神所赐爱的力量,遗忘过去的愤恨,宽恕你的仇敌,以享受爱中的喜乐!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