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谈教会之发展原则-许恩得

引言

世界顶尖的趋势预测专家皆指出,宗教复兴是二十一世纪的重大趋势之一。Alvin Toffler在「大未来」一书中更清楚预言,宗教团体、巨型企业(Megafirm)、犯罪集团,将是挑战国家组织的新兴势力,未来的「全球斗士」(Global Gladiator)。

其实宗教复兴不是预测,而是既定的事实,因为不论是目前各国政府(包括台湾)对宗教所采取的政策,或宗教团体在世界各国所呈现的影响力,都证实宗教复兴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要掌握此时代趋势并促进教会的发展,实在千头万绪。但我们坚信,只要能察觉环境的需要,并掌握圣经的教训作为发展的原则,必能创造本会的竞争优势,达到教会增长之目标。

教会是耶稣的身体(弗四11-15),教会发展的原则亦应以耶稣为榜样。圣经对耶稣成长的模式,有明确而深刻的描述:「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二52)。应用此模式到教会发展上,即教会必须把握智慧增长、身量增长、受人喜爱增长、受神喜爱增长,及一齐增长的五个基本原则。

一、智慧的增长

我们知道,真正有用的智慧都出于神(耶八9)。圣经谈到许多种智慧,如:约瑟及所罗门王治理百姓的智慧(创四十一33、39;王上三8-13)、专门技艺的智慧(出二十八3;王上七14)、说服众人的智慧(王下二十14-22;箴十13)、军事才能的智慧(赛十13),及经商贸易的智慧(结二十八3-17)等等。

今日要教会增长,也要追求来自神的各种智慧,尤其是管理教会的智慧,让本会的领导者,拥有分析环境趋势的能力,为教会化危机为转机,不但能因应生存之威胁,更能掌握发展之机会。具备分析教会现况的能力,为教会转劣势为优势,不但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更能整合资源,达成教会宣扬福音与牧养信徒之使命。

具有规划、组织、用人、领导及控制之管理能力,创造并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管「事」方面,必须采用科学的办事精神,提升工作绩效,达成教会的目标;在理「人」方面,必须重视人际关系的艺术提高,信徒的满足程度,促进团体的和谐。

管理理论与经验都告诉我们,运用有系统的科学分析,透过学习,可以获得管理的能力。因此教会在人才培训方面,除了圣经知识与事工能力的训练外,管理能力之培养亦不能忽略,应该有系统地纳入本会之训练课程。另外只要对圣经中的领导人物稍加研究便可发现,了解神的旨意是教会领导者必备的基本能力,读经、祷告是圣职人员的基本工作。

因此每位在教会从事圣工的信徒都必须对结果负责,一味地将失败的原因归咎给神是没有担当、不负责任的作法。较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成果良好时,感谢神的带领与信徒的同工;成果不佳时,则勇于面对失败,虚心检讨原因,以作为改善的依据。所谓对成果负责,不是以成败论英雄,透过工作绩效评估,作为升迁或加薪的依据或捷径;而是要检讨过失,累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进而打稳发展教会的基础。

二、身量的增长

对人而言,身量的增长是指长高、长壮;对教会而言,是指信徒人数增加(量),及信徒的信仰更坚定(质)。其实对生物而言,只要具有生存的条件并给予有计划的培养,身量的增长是一件极自然的事。因此,教会只要不违背圣经教训,并且有智慧地运用管理知识,规模扩大是自然的现象。

教会规模扩大之后,便要加强组织化(organizing),因此,分工合作是必然作法。教会将任务分工,是为提高生产力;教会分工之后,信徒之间的协调合作,是为整合各种专业力量,以达成组织目标。但在教会分工合作过程中,要注意作法上应有别于其他组织团体。

在本质上,教会与其他组织体不同。因为一般的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政府机关以权力为基础;但教会却是以爱所组成的大家庭,在认知上,教会也与其他组织体有别。一般的组织团体,重视具有优势的部门或部属;但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必须各肢体彼此相顾,使不体面的肢体越加体面,不俊美的肢体越发俊美(林前十二12-27)。

可知教会的组织方法,与一般企业或政府机构应有所差异。例如:在任务的界定与分工上,要相辅相助,避免政府机关走向僵化的官僚体制(Bureaucracy),以免让组织章程阻碍了圣工之发展;在人事分派上,除了考量能力、办事绩效之外,也要兼顾忠诚、纪律与努力等要素,避免像企业坚持能力主义与绩效导向,而造成人事斗争,或短视近利之后遗症;在资源分配决策上,要兼顾圣灵与众人的意见(徒十五28),而不是单纯之民主决策或英雄主义,以免教会走向分争结党之弊端;

在协调与整合过程,要兼顾沟通与职权之运用,而不是事事只强调对神负责,凡事自以为是,或强调职权神授,要求信徒或同工绝对顺服,导致教会各肢体士气低落,成为不能发挥功用的一堆零件。

三、受人喜爱的增长

要受人喜爱,对个人而言,要重视人际关系;对教会而言,对内要符合人性管理,塑造符合圣经的教会文化,对外要广结善缘,善尽社会责任。在人性管理方面,教会领导者应像仆人一样,以协助信徒发展,达成其目标为职责,因为没有人愿意留在没有发展或限制其发展的团体中。在塑造教会文化方面,任何仪式、规范或活动,都必须以彰显圣经精神,并且使信徒获得造就为原则,因为我们是以圣经教训为做事的指导方针,应避免任何因一时的兴致或潮流而产生的活动。

在广结善缘,善尽社会责任方面,教会应推行「有两件衣裳的,就分给那没有的;有食物的,也当这样行。……不要强暴待人,也不要讹诈人,自己有钱粮就当知足。」(路三11-14)。尤其不要对其他教会或教派批评,因为「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林前四5);如此,久而久之,其他教会或教派便会对我们有进一步的了解,体会耶稣所说不是敌挡我们,就是帮助我们的指示。

四、受神喜爱的增长

要受神喜爱,最高境界就是与神合一(约壹三24,四13)。按圣经的教导,我们必须追求(一)神的话──即追求符合圣经的管理(参:约壹二3、5,三24);(二)神的灵──即促进灵性的复甦(参:约壹三24,四13);(三)神的爱──即建立彼此相爱的教会(参:约壹四16)。此原则,本会一向把持良好,我们应继续发扬光大。

近年来,许多其他教派亦重视神的话、神的灵与神的爱的追求,本会有些圣职人员因此而沾沾自喜,认为此为将来归向本会的前兆。其实此现象对本会是一项威胁,因为当其他教派都在追求进步,回归圣经,而本会却自满于现状,没有较其他教派进步,实在难以达到受神喜爱的「增长」。

五、一齐增长

智慧的增长强调「脑」的增长,身量的增长强调「体」的增长,受人喜爱的增长强调「心」或「魂」的增长,受神喜爱的增长强调「灵」的增长。保罗说:「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前五23),意指整个人的每个部分都要一齐成长,方符合神的旨意,教会亦然。

近来教会管理的观念渐受教会中有识之士所重视,但我们要知道,神才是最伟大的管理者,一切管理的智慧都来自神,圣经就是管理教会的宝典。所以在观念上,我们应以圣经的准则作为判断管理理论与作法是否适用,而非以管理理论来评论圣经的有效性。在引进管理观念的过程中,是为增强教会的优势,而非取代本会良好的传统;是为将有用的管理融入信仰中,而非突显管理,而忽略信仰的目标。

结语

目前教会要发展,应从专职同工先着手,因为专职同工是本会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也是最坚强的工作阵容,在义工制度尚未健全之前,专职同工是发展教会的关键。因此,一方面教会决策单位对传道者或专职人员要有更多的尊重、照顾、沟通与训练;另一方面,传道者与专职人员要有自律的理念,时时效法耶稣的榜样,追求智慧、身量、受人喜爱及受神喜爱的一齐增长。惟有如此,教会才能迅速发展。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