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文明社会回顾在古老的历史中因「真理」之名而引发的「宗教战争」所带来的浩劫,以及当年自视拥有「唯一之真理」而出师的宗教团体在今日社会中所显露的缺失,不禁摇头叹息问道:「真理是什么﹖」(约十八38)。
一、宣扬绝对真理,散发人间至爱
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以及信息交流的快速,很快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各个民族都有她独特、适应环境的宗教(或宗教观),而且多少都含有吸引人的「相对真理」。于是宗教逐渐地在非宗教的学术界中被融合,再转而回头渗入宗教界本身。「容忍、接纳」成了现代人在谈及宗教的标记。「万神归一,其名不同」,主导着现代人的心理。「排他性」(例如:除了我以外,你们不可有别的神)的论说,在现今听来是那么地令人生厌。因此,在当今社会,尤其在学术界中,有多少人愿冒天下之大讳起而挡潮流之所趋﹖圣经说:「嘴唇紧闭的,成就邪恶。」(箴十六30)。不幸的是,在对「不可论断」的错误了解下,我们现今的世界,尤其教会,总因昨日好做绅士学者「不言、不评、不介入」,以致于今日无时不刻的在苦尝昨日紧闭嘴唇而来的恶果。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分辨清楚「是非不明」的论断和「大是大非」的阐述。耶稣对法利赛人不留情面的指责,在今日好做绅士的基督徒看来岂不是一个典型丧尽爱心的「自义」大错﹖使徒书信末了,一一提名论某某人为人如何又如何的部分,岂不是该当撕去销燬﹖末日惟一之黄钟,若因我们对圣经教导认识不清,且又太顾惜自己在世人眼中的形像而弃鸣,可怜天下之苍生谁怜﹖保罗那句「我是不得已的!」(林前九16),道尽了真信徒在大是大非的真理宣扬事上,必须要有接受因为指明真理而为人所恨的果决,就像我们的主一样(约七7)。当记住,旗帜不鲜明的争战,注定失败!
今天,最令人忧叹的是先辈所高举过且因而得胜的鲜明旗帜,今天谁举谁就被同侪施以眼色。为了生存于潮流之中,为了展现我之宽容,也为了所谓吸引现代人,我们将先辈得神启示且基督耶稣和使徒甚至为之丧命的「真理」给模糊化了。一方面,面对同一信仰之宗教,为了让自己也能和众人一样,不再那么令人讨厌,企求进而使人喜欢和我们做朋友以便能将福音传给他们,我们下意识一步一步地陷入「真理散住各会,得救教会并非独一」的模糊意识中。另一方面,面对学术的压力,面对千古以来各国各民所敬拜的万神,以及各神对各方各民亘古以来所具有的「真实临在」,我们亟欲显出自己客观的人文学养和宽广的悲天怜人胸怀,不禁暗暗迷恋「万神归一,其名不同」的海阔天空。
可惜三千多年前,在雷轰、闪电、密云和角声中,我们的主已在西乃山上以祂令人闻而心栗的话语(出二十19),道明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事先粉碎了我们在今日社会,想做一令人尊敬、且又同时拥有不具排他性的真理的人文宗教学者之美梦!当然在这里我们必须再三强调,真理必因她的「绝对」而「排他」。坚持绝对真理的人在人际的范畴上也连带的带有排他性。
那在真理的层面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的主,不也叮咛在人与人的相处上「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的祷告」吗﹖经验也告诉我们:惟有确信绝对真理必然具排他性的人,才有可能「无我」地破碎自己,为切求他人也能拥有唯一的真理而做出「为他」的牺牲。我们甚至可以说:真理越是绝对,独一性就越强,排他性就越大;为了这排他性强的绝对真理得以普及人心,传讲的人就得高举鲜明的旗帜,同时散发出至高的人间情爱,以「至爱」来化解「排他」的反感;而不是以「模糊」来使人错以为真理「有容乃大」。那厉声责备法利赛人的主,那说「不信我的,必被定罪」的耶稣,为要使包括法利赛人、保罗等的天下苍生都能藉祂得救,于是舍了自己,死在十字架上,流出宝血,开出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这就是绝对真理的排他宣告,这就是为他的至爱表达!依同一心情,当保罗见雅典人拜错了神,心里着急,明白地向他们宣告必须离弃假神归向真神。今天如果我们也有相同的真理与至爱,也当毫不作难的坦然宣称:看似极具包容性的和平「万神归一,其名不同」之论说,至少不被那禁止选民去拜「巴力」的神所认可!因此,若说「万神」,则「神」至少有二,其名当然不同!
二、神对列祖圣徒深藏祂的名
你我的「名字」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是个代号,它不是绝对的,它是可更改的。尤其在东、西方哲学共有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影响下,我们太习惯了人世间的这题「代号」游戏。许多人喜欢对同一事物,以不同的「名」随意称之,以凸显出事物的多彩多样面。可惜的是,在对一切必须是「绝对」的属神领域,我们竟也毫不加思索的以人事物之相对经验,糊里糊涂的划以等号,以至于「万神归一,其名不同」不但不使人有偏差的警觉,相反的,竟直让人有染上些许人间哲学色彩的诗意飘然呢!
在何烈山的荆棘火燄中,神要摩西去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摩西问说:「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祖宗的神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祂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出三13)。从外表看来,这类「请问尊姓大名」的问句,本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是由于摩西在这关键时刻竟然只关心对方「尊姓大名」的举动,不由得不让我们震惊。终究「祖宗的神」叫「耶和华(YHWH)」这是摩西从小就知道的事,甚至在四十岁那一年的奋勇一击,摩西还直以为以色列人必然知道这一击是出于「祂」的意旨呢!(徒七25)。回头再看当年雅各和他哥哥以扫重逢之前,在路途中呼求YHWH他祖宗神的名(创三十二9)。之后,神来和他摔跤,改他的名为「以色列」。之后,他竟然和摩西一样,明知是YHWH祝福了他,却急切的要求:「请将你的名告诉我!」(创三十二27~29)。从这些急切问句,我们发现了一个为人所忽略的讯息:自古以来,以色列民就知道,至少雅各和摩西知道,在他们所熟悉的「YHWH」之后,有一真名被隐藏着!他们极切的想要知道这名是什么!
虽然摩西祈求神示真名,好让众人知道真是祖宗的神差了他,那知神却出乎意外的竟只答以那对世人来说是一团迷雾的「我是我是」(I am who I am)。既问不出主的名,摩西也就心灰意冷,一迳的说:「他们必不信我,也不听我的话,必说,YHWH并没有向你显现。」(出四1)。因为百姓必说果真YHWH向你显现,请问YHWH的真名为何﹖最后,神为了要让摩西能在不知YHWH真名的情况下,仍能证明真是主YHWH差遣了他,便以「杖变蛇」代替「示真名」,好叫「他们(以色列人)信耶和华他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是向你(摩西)显现了。」(出四5)。
出埃及记六章二、三节这样记载:神晓谕摩西说:「我是YHWH。我从前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全能的神,至于我名YHWH他们未曾知道。」这节经节对那些所谓的「圣经高等批判学者」来说真是如获至宝!他们拿这节经节来与创世记中的「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YHWH起誓……」(创十四22)和「YHWH又对亚伯兰说,我是YHWH,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创十五7)一比,理出既然说了「我是YHWH,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怎有可能在四百年后说「我名YHWH他们未曾知道」﹖于是欢天喜地的「发现」了圣经的矛盾性,继而左推右测的将摩西五经完全支解,断言其著作乃后世之人假借摩西之名所为,并且资料来源至少包括「YHWH」和「ELOHIM」两版以上!刮起一阵强风,吹得圣经「神启性」荡然无存,强得连基督教界也少有人敢起来对抗这一「高等」学术潮流。惜乎!「真耶稣教会」在末流学术领军的迷思下竟也被泼及!痛哉!主身主体!
矛盾性果真那么大吗﹖希伯来书十一章记载:「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豫备了一座城。」(来十一13~16),细读这一节,我们将不难发现「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似乎隐藏着不被了解的辩白(并不以为耻)和不愧为「他们的神」的坦然。事实上,这一节经节最能解释「至于我名YHWH他们未曾知道」(by my name YHWH did I not let myself be known by them译为「按我名YHWH之意,我未曾被他们认识」,这是个被动句,是我不被他们知道)。要知道YHWH,这一今日无人能正确知道如何发音的四个字母(「耶─和─华」之音是附会上去的),意思乃是「永是」、「永存」者,在祂之内无虚假、谎言,祂的应许必都实现,因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后二13)。
圣经一开始就写得很清楚:YHWH曾应许将迦南地赐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可是圣经也记载到他们离世的时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都仍然未拥有YHWH所应许给他们的地土。所以说,按这名YHWH所显的「忠于应许」之属性,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终其一生未曾具体明白过。所以神告诉摩西说「按我的名YHWH(那忠于应许者)之意,我未曾被他们认识。」可是「未被认识」并不代表着「我之不忠实」,而是说「我做到了,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YHWH,那定会实践诺言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纵使世人不知道神那超乎应许的更美作为而讥笑神背乎了自己,不配为神YHWH,可是神「并不以为耻」,事实上,在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尚未能认识神的忠实之前,神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更真实美好的家乡。所以「我是YHWH,曾领你(亚伯兰)出了迦勒底的吾珥」和「我是YHWH。我从前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全能的神,至于我名YHWH他们未曾知道」不但丝毫不具矛盾性,反而在希伯来书作者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的说明下,更加的凸显出圣经的神启性以及新、旧约的一脉相传!至于隐藏在YHWH之后的真名,雅各问了,却得到「何必问我名」(创三十二29)的回答。
当以赛亚先知被圣灵大大感动,急欲说出创世以来所被预备的救赎者之名时,我们看见圣灵运行在先知心中,在他口中,他急欲吐出那名,可是我们也看见似有一隐情牵住,以至于圣灵未向先知揭露那婴孩的真名。所以我们读到的只是:「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他名称为……」称为什么呢﹖灵在感动,心在焚烧,然而那名,那救赎者的名,称为什么呢﹖神至终没有向祂的先知揭露!只以一连串圣灵工作的跳跃,示以串串的属性:「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九6)。在这其中,没有一个「名」!
至此,我们内心不得不产生一深沈的疑问:为什么神对祂所重用的大先知,在圣灵大大的感动下,竟不以明语出示那「既是婴孩又是永在的父」者的名字呢﹖为什么神对祂面对面所认识的仆人摩西,竟不以真名相告﹖为什么神对祂所亲自拣选,在当时受造物中惟一的选民─亚伯兰,竟也未曾让他认识主的名﹖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神这样的隐藏祂的名呢﹖当神道成肉身来到世上,教我们祷告时,为什么最起头、最是重要的竟是「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不论我们是不是能够会意,至少从这些蛛丝马迹之中我们必然意识到「主的名」必然有其极隐密、神圣的一面。要不然,如果「名」只是一个称呼,如果「万神归一,其名不同」是一个真理的论说,那,父神又何苦这般的让祂所爱的仆人心痛,忍心对他们深藏祂的名﹖
三、神的名「耶稣」是救恩的源头
时间的脚步,在神的意旨中,相继的带去了亚伯拉罕、雅各、摩西、以赛亚。「主的名」仍长隐未现。直到许久之后的一天,神差遣天使加百列向童女马利亚显现,告诉她,她将由圣灵怀孕生出至高者的儿子,叮咛她要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这是圣经中一极平淡的故事记载,然而这名字的指定,却是一惊天动地的启示,因为,真神亘古以来所预备的大恩、苍生万民之罪的得赎,全系乎这名──耶稣!
或说这名是子的名,与亚伯拉罕、雅各、摩西、以赛亚所面对的父神何干﹖是的,「耶稣」是子的名,不错!然而这名在是子的名之前,已先是父的名了!主耶稣在与门徒分离的最后祷告中将这一极大的奥祕完全的表达清楚:「圣父阿!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你的名保守他们(直译Holy Father,keep them in thy name,which thou hast given me……)」(约十七11)。由这儿,我们完全明白雅各、摩西所问不出来的神的名,以赛亚所称呼不出来的子的名,竟然就是我们习以为常、毫不费力就可以知道的「耶稣」!原来为了救恩,也为了在救恩成全之后,我们可以靠「耶稣」得救,父让子继承了祂的尊名(来一4)。继承(inherit)意即将本已存在的事物,过继给之。因为是父传子式的「继承」,所以父将祂的名赐给了子,让子来继承。显然父子之名是同一。
话说回来,我们已经知道人世间的任何名字只是个代号,不具任何的能力。如果依这样的一个认知来看待「耶稣」这个名字,我们所犯的大错将是难以弥补。因为「耶稣」是「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9~11)。清楚的告诉我们「耶稣」这名不是一个代号,也不只是一种称呼,「耶稣」这名是救恩的源头,是能力、尊贵、荣耀的展现!
当彼得被圣灵充满,站了起来讲说父神在耶稣身上的大作为时,众人听了极其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门徒问道:「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二37、38)。另外,当扫罗被主亲自选召,亚拿尼亚来见他时,即刻要求他「起来!求告祂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徒二十二16)。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读出「使罪得赦」的洗礼系乎在「耶稣」这名的能力。倘若耶稣之名未被求告,人只求告「父、子、圣灵的名」受洗,罪就得不着赦免。因为只求告「父、子、圣灵的名」,这无非是仍生活在亚伯拉罕、雅各、摩西、以赛亚的影子之约当中,父神的名未被显明。一切看起来似乎是真实,但实际上却又只是个影子而已。影子只能让我们感觉到事物的存在,却不能让我们触摸事物的真像。列祖克苦己心遵从主命,感到人如尘土的卑微,需要神的救恩,却无从具体知道,人竟可以不靠行律法的规条,单靠「耶稣」的名就可以因信称义得生!
所以,真神之所以未曾向列祖出示「主的名」,无非是因为实体的救恩时期未到,他们只处在影子之中,人只能知罪,却不得洁净;是故,亚伯拉罕最多只能远远的望见、「欢欢喜喜的仰望(耶稣)」(约八56),却无法亲自沐浴于主神所预备的奇妙大恩。单因这一点大恩,凡我真耶稣教会同灵就应该更加感念真神对我辈本会的厚爱。因为,论信心,我们不及亚伯拉罕;论忠心,远在摩西之后;论启示,未得以赛亚的深远;论条件,我们不及他人;然而神却恩待了极其卑微的我们!列祖圣徒极盼能知晓而不得知的主之真名,却让我们得以以罪人之身听见、明白;在今日众人只求告「父、子、圣灵的名」当中,我们竟得以因奉主耶稣的名而得赦罪大恩,使我们的恩典、喜乐达到最高的满足(约十六24)!圣哉!那惟一藉着主的血可以靠着得救的名,竟然就因主的拣选白白的赐给了我们(徒四12)!
四、世人当尊主名为圣
此外,主耶稣说:「……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十八20)。这和现今基督教界不分奉「父、子、圣灵的名」或是奉「主耶稣的圣名」,凡是以「神看内心」、「神就是爱」等等为重的论说大异其趣。在这儿,主耶稣所要求的是在「内心之诚」、「爱心之真」之外,还须加上「奉我的名」,否则无功。说这样太形式化吗﹖不,这是严严责备法利赛人只注重形式而失去敬虔真意的主所吩咐的!这样的吩咐实在是因为「耶稣」这名大有权柄与能力!若聚会、行圣礼之时,「耶稣」尊名不被靠圣灵的大能而奉称,只凭自认是信心的信心求告「父、子、圣灵的名」,虽有烈风、崩山碎石、地震和火,但主并不在其中,罪也不得赦免!
当使徒们奉主耶稣的名为众人施洗后,不多几日,有一素常坐在圣殿的美门口求賙济的瘸腿者,定睛望着要上圣殿的彼得和约翰,指望得着什么。多少年来,见了多少熟读圣经的文士、法利赛人、祭司进出这门,多少年来,就这样靠伸手所得来的过活。那天,一如往常,定睛望着要进圣殿的彼得、约翰指望得着什么。可是在当时有许多信主的人将所变卖的所有摆在他们脚前的彼得、约翰竟然对他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徒三6)。于是拉着瘸腿者的右手,扶他起来,他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就健壮了。就跳起来,站着,又行走。同他们进了殿,走着,跳着,赞美神。
一句「奉拿撒勒人耶稣的名」的祈求,胜过天下的药石,立时改变病者的一生,带来无限欣喜快乐。耶稣之名能医治病痛、解肉身之苦、带来平安生活的大能,岂是今日因失去对耶稣之名的认识而得不到能力的人以及教会所能磨灭的吗?这批人无视于施洗约翰使众人回心转意,但经上却明明的说他一件神迹也没行过的事实,企图以「行为的改变」来充做「神迹」,或更离谱地以「医药的发达就是神迹」、「求神迹是较低层次的信仰」等等高姿势来掩饰自身无力的尴尬。再者「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告诉了我们将来我们留传给孩子们的产业,重要的不是金银,重要的是那没有重量、携带容易、在任何景况下都能带给孩子平安的「主的名」。可是,事实上,你我今日为孩子汲汲忙忙为的是什么﹖为他们堆聚金银﹖祈望他们认识主名﹖
有一天,保罗心中厌烦一为巫鬼所附的使女在他身边一直叫喊,于是转身对鬼说:「我奉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从她身上出来!」那鬼当时就出来了(徒十六18)。试想,如果当时保罗以诚意之心,一一奉尽天下之人的名字来赶鬼,鬼会出去吗﹖为何亿万人名被数尽,却不能与耶稣之名相比较﹖在「人智渐开」的环境中,我们是不是耻于被视为迷信,且对主之圣名所能展现的权柄失去了信心,所以面对真被鬼所附的人,常常草率地将他归为精神不正常﹖于是明知人世间的「权威」少有超过三十年的事实,煞有其事的搬出心理大师理论,配以专家学者个个不同、甚至反向而行的辅导技巧,很学术面具地想将「心理有问题」的人引回正轨。像类似这样「挂耶稣牌,用名人方」的现象在今天基督教界中处处可见。这也是为什么在基督教界许多的层面里,外人接触越深,越彻底见不到神存在的症结所在。「耶稣」﹖仅是其中挂名「是我家之主」,实际上只是属「宗教类」者罢了!「非宗教类」,如教会的「管理」、「人事」的安排,福音的「传播」……等等专业,就只好另外就教于其他大名大姓的「专家」。可不是吗﹖分工的概念是如此地深入现代人心,甚至在神的家里,耶稣尊名也就只在与「十字架」有关的事务上才被认真地、非点缀式的提起……唉!在连恶者魔鬼都闻而拜服的耶稣尊名之前(路十17),看来只有硬着颈项的人类不以为至尊。既然人弃用耶稣尊名这能力,恶者得以处处得逞、变本加厉的破坏圣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可否认的,今天我们已不知不觉地将单纯神国的事专业化了!专业化到人人以为「传福音,牧群羊」,就像社会各行各业一样,是必须要具备有专业知识才能做的工作;专业化到教会不得不征用专业人才来做决茦。一个人在社会事业上的专业成就如何,几乎就等于他将来在处理类似性质的属灵事上的成就。既说「专业」,当然就不是指奉靠主名,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恩赐,而是指由世俗人那儿学来的一套世俗之方。既征用「专家」,当然就是要他能在教会中发挥他世俗专业知识式的方向与决定。于是教会粗看是组织建全专业化了,但是细想,神国世俗化的结局却成了迟早必然发生的事。若我们退一步地反过来说,「传福音,牧群羊」真的是一件得用专家而不是人人奉靠主名就可以成就的事吗﹖当时使徒为了饭食的事,没有特意从数千人中去找管理人才来治理,却要门徒选出「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徒六3)的人来担重任,然后祷告,按手在他们头上。众人就欢喜,道理就兴旺,许多人归服了主。类似这类在特定的专门事上提出「非专业」的选人条件,若在今日会议上被提出,将会是怎么样的一个结果呢﹖
主耶稣在受难之前哀叹耶路撒冷说:「……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太二十三38~39)。这话显然的告诉我们,一切学术性的推论与耶路撒冷被毁并无直接的关系;被毁,只因她弃绝了主的名!当时一城被毁是这样,将来凡有形体的被灭也是这样,今天个人沈沦更是这样:「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弃绝你们的,就是弃绝我,弃绝我的,就是弃绝那差我来的。」(路十16)。慈爱的主如此严重的生死宣告,不是因为话中的「你们」是政治家或神学家、科学家、学者专家,而是因为这「你们」是被奉主名所洁净、所差遣的人。因此,我们更当尊主的名为圣,留意听主仆奉主名所传讲的福音,当然也不可失去拿一杯凉水给最卑微的弟兄喝的爱心。终究,我们虽然眼不能见主亲自的临在,但已受洗披戴基督、奉靠主名而来的人所带来的恩典、生命和审判,却是轻慢不得的(太二十五31~46)。
结语
「主的名」的尊贵、荣耀、权柄、能力是我们所知道的。所以虽说今日世代是人类历史上罪大恶极的世代,但是今日世界也是恩典最显明的世界。因为基督在创世以前被预备,却在末日,为了我们才显现(彼前一20)。众圣徒和先知切切渴望遇上我们所遇上靠主名而得的救赎大恩;切切希望知道我们所知道父神主耶稣的尊名;然而,主却独独厚待了最不配得神恩典的我们!保罗因深知这尊贵的爱情,所以苦口婆心的劝诫已靠主名得救的我们说:「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提后二19)。也就是说,凡知道奉靠主名祷告、奉靠主名说话的人,定要离开不义。因为主的名是神圣圣洁的,是大有权柄能力的;自愿陷在不义中的人,既甘愿与神疏远,怎能「妄称」主名﹖「妄称」的,主必不以他为无罪!因为主的圣名,不是知识上的一个名词,若要配得说出,就要追求圣洁。
末了,但愿我真耶稣教会同灵,人人在任何事上,都能尊主的名为圣!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