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浅析先知以利亚的经历-子健

引言

当我们品味一位家喻户晓的圣经人物─先知以利亚,可从他活生生的故事和事奉神的成长轨迹,得到很多在事奉主、抑或在灵程追求长进上的典范。先知以利亚的生命亮光,虽然没有专书著述,但他服事神的具体事迹,以及他在神的救赎经纶上,却占有一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参:玛四5~6;路九28~31;太十一14;可九12~13)。

综观以利亚先知的闪电式出现与消失,对于当代亚哈王的恶行有着震憾性的审判(参:王上十七1~2,十八16~18,二十一17~19),然而先知以利亚毕生事奉神的粹炼、成效,实奠基于「基列」养成阶段、「基立溪和西顿撒勒法」进修阶段,及「何烈山洞中」深造阶段等三项不同方式的操练,此三个阶段是我们不可轻忽的课题,同时也是自我追求与省思的方向:

一、基列养成阶段─成就对亚哈王的警告

「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亚。」(王上十七1)。

「身穿毛衣,腰束皮带,……这必是提斯比人以利亚。」(王下一8)。

这是先知以利亚最简短的介绍,我们很难有更多的资料,可以进一步确知他的家世背景,不过可以从「基列寄居」和「提斯比人」的简介,略知先知以利亚出身的端倪。他的家乡并不是个有名的城市,而是默默无闻的乡下;后来他在荒僻、落后的基列,过着四处为家的「寄居」生活,因此给人的感觉,他是个大自然的儿子,不修边幅,身披粗羊毛皮衣,面带孤独生活与严厉性格的线条,塑造成一个执法与审判者的典型。

先知以利亚之所以敢冒着生命的危险,来执行奉召后的头一桩使命─面对恶王「奉主的名」宣告「我若不祷告,必不降露,不下雨」的警讯,此种誓死如归的背后,端赖于基列的寄居生活,过着与神灵交的日子,进而明白神的启示,如同主耶稣数度的离开人群,退至旷野的灵修一般;因此能在信仰极为败坏的阴霾之下,奉神的名作出明确而有力的审判信息─回归敬畏神,否则只有刑罚的来到。

二、基立溪和西顿撒勒法进修阶段─成就真假神分辨的信心

「耶和华的话临到以利亚说:你离开这里往东去,……我『已吩咐』乌鸦在那里『供养』你。」(王上十七8~9)。

「耶和华的话临到他说:你起身往西顿的撒勒法去,住在那里;我﹃已吩咐﹄那里的一个寡妇『供养』你。」(王上十七8~9)。

先知以利亚「不降雨」的警告,对于顽梗悖逆的亚哈王而言,并没有带来任何回归的作用,相反的,他不视百姓因三年六个月大饥荒所带来的影响,反而看重牲畜胜于同胞(参:王上十八),此玩物丧志的昏君,真是比神所用的乌鸦还不如,更惶论能与一个未信神的穷寡妇相较。惟神为使其工人得以完成阶段性的使命,次第地以环境和生活等不同层次的考验,孕育其笃实的信心。

1.基立溪的课程─学习「信靠与顺服」的生活

然而在以色列国信仰极端堕落的同时,神正在基立溪旁训练工人的信靠和顺服(我「已吩咐」……「供养」你),以应验「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的话。」(申八3)的敬虔信仰生活;旱灾的来临和乌鸦早晚叼饼、肉,除了成就神对先知的应许之外,也表明神是信实的,且是主宰万物的神,这种因盼望所存的忍耐及等候的生活体验,加添了先知以利亚在未来工作的信心。

2.西顿撒勒法的课程─学习「只要信,不要怕」的信息

于是在满怀对神信心的时候,神又给予新的课程─「只要信,不要怕」,这也是面对恶势力必备的精神力;因此来到一个完全是西顿王谒巴力所管辖的撒勒法,是一种生命与生活再度考验的环境。先知以利亚带着信心的口吻,对心存绝望「死就死罢!」的寡妇说:「不要惧怕!……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罈内的面必不减少,瓶里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华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王上十七13~14),乃至以后再面对顿失希望所系的寡妇怨言与「看哪,你的儿子活了!」之间的情感交集(王上十七17~23),充分说明先知以利亚,在面对外在不确定的困厄操练上,依然流露出笃信神的信仰成熟度,如同寡妇对以利亚所肯定的:「现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华藉你口所说的话是真的。」(王上十七24)。

有了基立溪、撒勒法的学习与基础,因此能靠着神以一人之力,勇敢斥责、反驳愚昧的亚哈王,讽刺、讥笑假神的先知,及责难、鼓励一群心持二意的无知众民;于是耶和华的火,在迦密山大大彰显了耶和华是真神,基顺河边也成了假先知的挽歌,选民的信仰觉醒也成就了神再降雨在地面上的允诺(参:王上十八1、42~45)。

三、何烈山洞中深造阶段─成就恩典使人回归神的真义

「耶洗别……告诉他说:『明日约在这时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样,……』以利亚见这光景就起来逃命,……就坐在那里求死,……耶和华的使者

第二次来拍他,说:『起来喫罢!因为你当走的路甚远。』……耶和华的话临到他说:『以利亚阿,你在这里作什么?』他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因为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毁坏了你的坛,用刀杀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他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王上十九2~14)。

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雅五17),虽然他有看似严酷刚强的一面,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是软弱。若是单就先前不怕死传警告的魄力和力挽狂澜的表现,我们可以确信,先知以利亚的事工确已大大的震憾民心,甚至威胁到巴力异教在以色列的生存空间,但是他的流窜逃命、求死,以及与神二次对话的表白,暴露他气馁的真正原因─自义、自负。

神的工人虽然有其软弱的一面,但神并未因而放弃或改变心意另觅他人,却要祂的工人懂得自己的软弱,从新得力,如同保罗的自勉「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林后十二10;腓四13),因此神要他离开代表软弱的洞中,站出来面对神的训诲与得力的更新。

神的训诲给了先知以利亚是什么呢?原来藉由「神均不在烈风大作、崩山碎石、地震以及火」之中的形像语言,告诉先知以利亚真正改革人心归向神,并不单是一部威吓或恐惧的严峻律法,反而是代表着柔和、慈爱,神在其中的「微小的声音」,才能使人知罪并自内心去聆听、领受,以致铲除「内心耶洗别的假神势力」,而真的认识神、回归神。因此重得灵力的以利亚举起下垂的手、挺起发酸的腿(参:希十二11~13),再度的回到他的工场,赓续神交付的责任。

结语

先知以利亚的学习过程与成就的事工,都在神的旨意中默默进行(参:诗三十七23~24),藉由亚哈、耶洗别、撒勒法的寡妇等人物,及基列、基立溪、何烈山等地的环境,交替的操练,使神的工人得以在灵程上不断的成长,粹炼成精金蒙神的悦纳,而不经死亡乘旋风升天。

因此先知以利亚一脚一印的经历,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教导:当落在百般的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信心经过试验,比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并能成全、完备,亳无缺欠,得享主再来时的称赞、荣耀与尊贵(参:雅一2~4;彼前一6~7),基于此我们当自洁,经由操练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参:提后二21)。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