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团契的重要性
校园团契的成立,乃是在校园中已有一些本会的同灵在学校里就读,大家聚在一起组成团契,彼此互相照顾,在灵性上互相提携。因此,团契的成立与茁壮与否,与学生的灵性成长有极大的关系,她可以说是宗教教育的延伸,也是补足教会对出外游学青年牧养的不及处;再者,校园里的学生是教会未来的希望,而大专校园的学生,若能栽培得当,将来更是教会的柱石,故而不但要关心,更要在全省各校园中普遍的去辅导与设立。
目前教会在平地教区的教育组辖下,设有大专联契来辅导大专校园团契,可是,实际上在组织运作较上轨道的也仅止于北区,故在关心校园工作上,实在有待教会上上下下一起来努力。
二、校园团契的目标
校园团契并非一般联谊社或是学校里的社团,故她的成立应有其属灵的目标,使校园团契的运作有一定的轨道来遵循,一般来说,团契的目标应包括两大方向:
1.对内彼此造就─在爱中建立自己
(1)藉真理的分享,使契友更认识耶稣。
(2)藉团契的组织,使肢体间相扶持,彼此照顾,同苦同乐。
(3)藉爱的分享,使契友灵性增长,达到在爱中建立自己。
2.对外传扬福音─完成大使命
任何属灵团契的设立,最终的目标若非为传扬主的福音,那就失去设立的意义。因此着眼点应朝向:
(1)藉团契训练契友,成为福音的使者,体认受托的使命,终生以此为职志。
(2)藉团契的组织力量,在校园扩张神的帐幕。
三、如何使团契茁壮?
团契是属灵的团体,属灵的团体要茁壮,要素有三:不离开基督、真理的造就以及爱的分享。而为了使团契拥有这三要素的滋长,团契本身的追求以及外来力量的帮助更形重要。
1.不离开基督
主在「约十五4」言明我们不能离开祂,离开祂就无法获取生命,且容易被魔鬼掳掠,我们岂可不小心。而所谓「不离开基督」,就是指着我们的生活、动作不能离开神,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不离开教会─尤其不离开真耶稣教会」。团契的学生皆是青年,而且大部分是出外游学的学生,一方面人生地不熟,一方面青年本身较崇尚自由,所以往往造成团契的独立性极强,因此,团契的负责人有责任带领契友与教会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而教会本身更需要有长辈(年龄不要与他们相差太多,最好是他们的学长)出来关心与辅导,更需要试着去了解他们。这样,团契就容易与教会建立起「一家人」的关系了。
2.真理的造就
青年本身就喜欢追求真理,但碍于人生的历练不足,只凭一股热诚的追求理论,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不明白信仰就是生活,是一个历练一个领会,因此,较容易对真理有偏颇与疑惑的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故而,教会有必要,也有责任去引导与善用这股热诚,使所有的青年都能在「至圣的真理上造就自己」,且为主所用,人人成为福音工人,如此诚是教会之幸。
3.爱的分享
团契本身藉着组织,使肢体相互扶持、关怀,大家在团契中付出爱,也享受被爱,肢体的灵性自然就被建立了。但不可讳言的,团契若有教会的长辈主动关心与照顾,让契友在被爱的当中体会基督的爱。例如,北区有一教会,教会中上上下下都愿意,也主动关心学生,自然学生就成为「一家人」,学生得到造就,教会圣工也得到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也为主训练许多将来的柱石。
四、教会要如何关心团契?
1.区的关怀
(1)各区应成立「联契的组织」。
现各区已有辅导传道的设立,应由辅导传道出面组织联契,鼓励一些有团契实务经验的社青参与,一方面担任常委工作,一方面扮演辅导大哥(或大姊),使团契与联契之间不至于脱节。
(2)联契应负责策划、带动,与辅导各团契。
团契的独立性极强,但力量仍嫌单薄,且我们真教会的同灵,不论在天涯海角,都是一体的,故有必要藉联契来整合,以达同心合意的境界。
(3)区内的各教会与传道同工,应与辅导传道密切配合。
校园的辅导工作,若单凭一个辅导传道,是很难竟其功,必须区内的各教会全力支援,且传道同工共同关心。感谢主,北区有许多教会、教会同灵、传道同工都一起投入在这项圣工,使辅导传道不至于太孤单。
(4)被安排到校园辅导传道驻牧的教会,应能大力支持。
目前校园辅导传道除了驻牧教会,仍须负责校园团契辅导工作,所以,这些教会应能体谅且全力支援传道,给传道更多的时间去关怀团契。
2.教会的关怀
(1)教会的辖区内有学校或团契的,应主动去关心。
辖区内有学校,但没有团契,而学校内有信徒,则教会应主动与辅导传道配合,去联系校内的同灵,组成团契。例如:台北教会成立北商团契,景美教会辅导成立钟声团契。
(2)教会应与辅导传道联系,指派有团契实务经验的社青去辅导团契。
团契的成长与否,与辅导员有极大的关系,因辅导传道一人要面对众多的团契,有时会力有未逮,故需藉助辅导员的协助。传道负责决策大方针,而辅导大哥大姊负责生活的辅导,故选派时应考虑对方的时间、投入意愿等。
(3)若是可行,应有辅导家庭的设立。
辅导家庭的设立,对出外的青年会有家的感觉,但不能流于只是偶尔的接待,应是长时间的关怀,不论信仰或是生活,都能投入关心。
(4)教会要教导信徒,随时随地的主动关怀团契的学生。
关怀的工作不是某特定人的责任,而是每位信徒的义务(太十40~42)。
(5)教会应尽可能让学生投入教会的圣工。
团契的学生大部分有四到五年的时间在邻近教会出入,故应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安排他们担任各项圣工,以便为主训练工人。
(6)教会若是能行,尽可能设立学生中心。
学生中心的设立,对学生有极大的帮助,能照顾学生的生活与信仰,对学生的辅导是最方便,也使学生有一出入聚会的场所。这种圣工,其他教会做得很好,他们几乎每所大学都设立,并且每个学生中心,都派有牧师在辅导。我们教会要做,若要等总会来办的话,大概很困难,但若由每个地方教会来做,就不是困难。设立的方式,可用购置,也可用租的,或是在教会中挪一空间也可,总之,只要有心就不会有困难。笔者所负担的教会,就是为了设立学生中心,想尽办法挪空间,不够再到外面租,由于大家都有这样的心,自然上上下下就能关心学生了。
(7)学生中心设立后,辅导员的投入辅导是最重要的。
学生中心的设立,对辅导工作有极方便的地方,但若只空挪空间给学生,而不去实际的辅导,那就失去意义了。
结语
关怀校园的工作是极其繁复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全教会上上下下愿意去投入,要让我们的青年在团契中茁壮并非困难,只要我们一点一滴的进行,终会看到我们浇灌的成果。笔者每每在灰心的时候,一想到团契的学生,将来就是真教会的柱石,我就充满喜乐的去辅导,也愿有更多的毕业青年投入这项圣工,让这些团契的学生,因着我们的关怀,能在团契的生活当中,把自己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