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歌利亚出现之时代意义-郭祝寿

引言

撒母耳记上十七章

颂词: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撒上十八7)

小牧童(大卫)打败大巨人(歌利亚)的故事,就象是一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传奇神话般,在人们心里流传,一再颂扬……

然而,当我们赞叹大卫的英勇,鄙视扫罗的软弱之时,可曾想过,堂堂耶和华的军队,何竟被歌利亚嘲讽藐视四十天;在那段时间里,天上的真神为什么任凭这个未受割礼的人在此咆哮﹖神的权能可以很轻易地把歌利亚除掉,可是祂却让他存活,一直到大卫打败他;因此,我们必须透过故事本身,来探讨歌利亚出现所呈现的时代意义,相信,对今日的基督徒定有不同的警惕。

一、为大卫这位合神心意的王之出现,作铺路工作。

众所周知,扫罗作王二年时,与非利士军争战,引发了扫罗勉强献祭的事件(撒上十三8~12),结果撒母耳先知宣告,扫罗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神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撒上十四14)。这个合神心意的人,我们都知道是大卫;所以,在神的计划里,大卫必要接续为王,然而,一直到大卫打败歌利亚之前,他似乎名不见经传,换句话说,他的知名度还不够响亮,(顶多是扫罗仆人中,推荐大卫去弹琴的那少年人认识他吧),即使在杀死歌利亚之时,连扫罗王和元帅押尼珥都不认识他(撒上十七55~58),如此这般大家都不认识他的情况,大卫要如何照神的旨意去继承王位,而得到全国百姓的拥戴﹖

想当初扫罗被立为王的景况:

「撒母耳对众民说:『你们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撒上十24)。

为什么百姓能够一下子就接纳扫罗﹖想必一个很简单的理由,「他站在百姓中间,身体比众人高过一头」(23节),至少他有「高过一个头」之优势,带来了慑服的作用吧!

因此,大卫这默默无闻的少年人,他要如何进入以色列国的政治舞台﹖问题不只在于他善于弹琴及专精于机弦甩石,如果没有机会,他仍是被遗忘的小牧童吧!

既然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神必定安排机会,让他很顺利登上王位的。要记得「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创十八14);其实想想古圣徒的遭遇,岂不同出一辙吗﹖约瑟一夜之间,从阶下囚升为全国景仰的宰相,神只用两个难解的梦,让法老头痛就可以了,否则你想约瑟要如何突破层层枷锁与人心桎梏,而取得宰相尊位且让大家悦服﹖(创四十一37)。

但以理的故事,也是一样,他如何从众多哲士中,脱颖而出,成为巴比伦国最高的总长﹖还不是那个被遗忘的梦及哲士见杀的命令吗﹖(但二12~13、46~48)。

因此我们发现,神要提拔一个人很简单,但他往往透过某个难处,来衬托出他所预备的人,使顺理成章的进入神所为他安排的地位,去遵行神的旨意,完成神的大计画。

试看大卫打败歌利亚后,真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众人无不喜悦他(撒上十八5)。甚至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也是与大卫心相契合,惺惺相惜,成莫逆知交(撒上十八1);等到扫罗他们班师回朝,凯旋而归时,妇女们简直是疯狂,万人空巷,从各城里出来欢迎,争睹她们心中的少年英雄,口中喊着「大卫杀死万万」(撒上十八6~7);全国一片鼎沸之声,大卫霎时红透半边天,难怪扫罗也黯然而神伤……

其实,造成这种情势的主要关键,就是歌利亚;神让他在那儿挑战,然后,安排大卫顺从父命到前线去探访兄长,巧遇歌利亚的骂阵,于是开创了那不朽的英勇事迹,谁说这一切的巧合,只是偶然发生的呢﹖在基督徒的信念中,所有的巧合都是神的手在暗中策划的,不是吗﹖

想想看:

以色列王亚哈所中的箭,岂不是有人随便开弓「恰巧」射入的吗﹖(王上二十二34)

路得拾取麦穗,也不「恰巧」到波阿斯田里吗﹖(得二3)

基哈西见证以利沙所行的事,「恰巧」书念妇人出现……(王下八1~6)。

难道这一切,真的都是偶然的吗﹖

所以歌利亚的出现,就像神的伏笔般,要引出大卫这角色出场,以完成神的计划。因此,若有心为主要作圣工的人,不必担忧没有管道,只该担心自己是否预备好了,再来就是等待歌利亚的出现,他的出现摆明了,就是「挑战」,可怕的挑战;你遇见时,敢不敢奋勇前行,如同大卫「迎那非利士人」呢﹖(撒上十七40)。

让我们期待更多的「歌利亚」出现,那将是一连串的挑战,使我们每经一次得胜,就多长进一分的力量而激发内在潜能,不断的超越,也不断地「迎向前去」。

二、突显扫罗和其军旅的无能

因为歌利亚所呈现的,就是一项可怕的挑战,扫罗和他部下们,面对此巨大的压力,他们的反应只是惊慌与害怕,任凭神的名被侮辱,其实他们是「不能也,非不为也」,本身力不够,信心不够,勇气也不够,那能维护神的名,彰显神的荣耀﹖不弃甲曳兵就不错了!

可悲,这种军队竟然表现出「军容壮盛」、「摆列队伍」、「吶嘁要战」的气势(撒上十七2、8、20);如此美好外表的军队,它的战斗力如何,则需要相当的对手,歌利亚就是最佳的「试金石」了。

古时候神曾用过一种工具,来管教神的选民,那就是外邦人;看神怎么说:「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恼恨的杖。」(赛十5)。

扫罗已经败坏,却还稳居高位,或许一般人犹未察觉(但神早知道),他的领导能否造福家国,总是要经过考验,所以歌利亚的出现,便是将扫罗军的素质作了正面的呈现。

今天,在属神的国度,真教会中,一样必须要有神属灵的军队,这大概是我们的领导阶层,而他们的领导能力如何,我们不知道,只有神知道,我们只知道一支受过严格训练的劲旅,必是军容壮盛,旌旗高举的,要考验出其耐力,必要有相当的压力,才可显示出能力来。

以较客观立场来看,虽歌利亚极尽辱骂之举,亵渎神的名,但若没有他的出现,也不容易发现扫罗领导阶层的无能;让我们试看扫罗军一分子的嘴脸吧。

以利押听见大卫与他们所说的话,就向他发怒说:「你下来作什么呢﹖在旷野的……我知道你的骄傲,和你心里的恶意……。」(撒上十七28)。

完全一副仗势欺人的嘴脸,可是却是欺善怕恶的表现,他为什么不用这种态度去对待歌利亚﹖他为什么认为大卫骄傲呢﹖我看,他比大卫更骄傲!可叹,这种人养尊处优,看似达官显贵,骨子里头却是欺善怕恶;也难怪啦,人家可是堂堂一表人才,身材高大呢!(撒上十六6~7)。

再看扫罗本身如何﹖

当大卫打败歌利亚之后,扫罗「甚发怒,不喜悦……」,又「从这日起,扫罗就怒视大卫……。」(撒上十七8~9)。

真是一鼻孔出气,这就是扫罗军团;平常只在乎人的荣耀,使自己享尽千钟;等到办正事时,却是一筹莫展,弃神的名于不顾。这种军旅竟为耶和华的军队,真叫人羞愧;他们能救同胞吗﹖能打击敌人,伸张神的正义吗﹖简直是白占地土的一群。

个人以为,若不是巧遇歌利亚的挑衅,扫罗军的真正素质,大概也不易显露,长此以往,则国家堪忧;彼得前书说明真信徒的必经路程,是「百般的试炼」、「火炼的试验」(彼前一6、7,四12、13),真金不怕火,若是满了杂质,必在烈火中焚烧殆尽,个人如是,团体亦如是!

「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

「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雅一12)。

神对祂自己的工作,是极重视的,因此,对于参与圣工的人,祂的筛选也是极其严格的;好的工人,完成美好的事工;试看基甸的三百精兵挑选的过程,就知道凡不具备真正好素质的人,迟早都要被淘汰的。过去,神藉歌利亚的出现验出了扫罗信仰、领导素质的好坏,今日,神也会藉着这时代的歌利亚,来显明我们真正的情况,如果你正投身于神属灵的军队中,请你深思,面对挑战,你是如何面对﹖是福﹖是祸﹖君当自知,也盼好自为之!

结语

「时势造英雄」,这是通俗的道理,问题是「时势」为什么能造英雄﹖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些不是英雄的人,都在时势的考验下失败了,惟有真正的英雄才能突破困厄的格局,扭转乾坤,脱颖而出。因此,我们期待更多的考验,淬炼出更精纯的人才,那未尝不是一种福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