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两难之间-东哥

引言

当一个人行到双叉路口时,他所面对的抉择是:「该往左边走呢﹖或该往右边走﹖」如果右边这条路是康庄大道,左边是崎岖小路,那无庸置疑地,他一定会选择右边的这条路,因为路是直的,走起来比较省力。但如果面前的这两条道路都是坎坷不平的羊肠小道,并且长满了莿藜杂草,那可得花些时间去衡量,到底要往那条路走﹖这就是两难之间。

英国著名戏剧作家沙士比亚所写的戏剧「哈姆雷特传」中,曾有一段刻划哈姆雷特王子内心挣扎的独白:「TO BE OR NOT TO BE,THATS THE QUESTION.」这个独白成为这部戏剧里最为后人熟知的一句话。哈姆雷特王子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机会,可以马上除掉叔父,为父亲报仇。但在此机不可失的紧要时刻,哈姆雷特王子却踌躇不前,犹豫不决。为什么他不立刻下手﹖这个时机不是他苦等许多时日,才盼到的吗﹖他到底在考虑什么﹖为何裹足不进﹖原来哈姆雷特王子当时正面临抉择:「下手可以立即为父亲复仇,但其叔父却可轻易上天堂;而不下手,其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则无法达成。」这就是哈姆雷特王子的两难之间。

一、但以理在生死之间

人的一生中,经常会面临抉择。当面临抉择时,你是靠人的经验法则,或是将这个决定权交在神的手中,让神为你做主﹖而在两难之间,你是否预设立场求神成全,或全然交托,等候祂的旨意﹖但以理知悉国王所颁布的禁令:「三十日内不拘任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人求什么,就必扔在狮子坑中。」祗要他在短短的三十日内不向神祷告,就不致招来杀身之祸,神或许会原谅但以理的。不过,但以理择善固执,依然一日三次打开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双膝跪在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难道但以理不知道不服从王的命令,会被扔在狮子坑中﹖当然,但以理了解不遵从国王御旨的下场会遭狮噬而尸骨无存,可是他并未屈服于人所立的法规下,仍旧和往常一般,跪在神面前祷告感谢,因为他懂得尊神为大,宁可得罪人,也不愿得罪神。后来,但以理被扔在狮子坑中,从人的角度看,存活的机会等于零,但神看顾敬畏祂的人,差遣使者封住狮子的口,叫狮子不伤害他。由此可知,但以理在面对生与死的两难之间,靠着信心,做了正确的抉择,非但本身未受亏损,神的名更在外邦传扬,这是但以理始料未及的结果。

二、年轻财主在神与玛门之间

主耶稣在世传道时,曾有位少年人来问祂说:「夫子,我该作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稣回答说:「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少年说:「这一切诫命我都遵守了,还缺什么呢﹖」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少年人听见耶稣的答覆就忧忧愁愁的离开,因为他的产业甚多。其实少年人忧愁地离开耶稣时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如果听从耶稣的话,撇下所有的财富,跟从耶稣,就会立刻孑然一身,比穷人还要穷。换作你是那位少年人,会选择变卖所有财产跟从耶稣呢﹖或者是像少年人一样,面带愁容地离去﹖很显然地,少年人并未能撇弃一切跟从主,而在事奉神和事奉玛门的两难之间,选择看得见的钱财,而不愿意进一步追求属灵的生活,为自己积存财宝在天上。

三、保罗在天国与牧养教会之间

保罗在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书信中,提及:「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腓一23)。假使保罗选择离世与基督同在,那是好得无比的,因为他自信死了就有益处,但若为了信徒的信仰,他愿意选择活在世上,与众信徒同在,使他们能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如果因传扬福音受捆绑,以致于死,可以坦然无惧到主面前,领受为他存留的公义冠冕;可是,他仍希望信徒能再次看到他,信心得到坚固,在基督耶稣里的欢乐越发加增,共同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所以,保罗选择「活着」,为的是能够稳固腓立比教会信徒的信仰。

四、主在十架苦痛与人类永生之间

带着心爱的三个门徒到客西马尼园,耶稣希望他们够和祂一同儆醒祷告。当时耶稣的心情是极其难过,甚至几乎要死。他即将离开朝夕相处的十二门徒,离开肉身的父母和跟随祂的信徒,更难过的是十字架的苦杯正等着他去尝。这么痛苦的生离死别和锥心的肉体刑罚,对一个强盗罪犯来说,必定感到极度恐惧,而主耶稣以一个无罪之人要为众人钉在十架上,当然也会感觉忧伤。耶稣带着肉身,也有软弱的地方,因为十架的刑罚是极其痛楚的,然而耶稣深知祂的任务:「要将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即使是这么残酷的十架苦刑,祂也必须去面对。如果他选择了逃避,世人的罪就无法得赦,永远要活在魔鬼的辖制下。因此,在被捉去审问前,耶稣带着门徒一同上山祈祷。祂向天父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鎅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鎅的意思。」后来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祂的力量。耶稣就毅然决然从容赴义,为人类的罪孽钉死十架,败坏那掌死权的恶魔,完成救赎的大功。因此耶稣在面临生死存亡关键时(亦即人类的永死和永活),宁愿牺牲自己,去解救万人免受硫磺火的永刑,耶稣的大爱即在此显明。

结语

当难题出现在面前,我们感到徬徨无助,无所适从时,祗要能抓得住神,祂必指示我们应走的道路,因为「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处于「两难之间」的困境时,惟有靠着信心,凡事交托,神必赐给意外的平安,并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

(1)
上一篇 2020年8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