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过去我们常常谈到「出埃及进迦南」,这是一段历史上发生过的事。这个题目,现在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了解它:一是历史的回顾,二是未来的展望,三是灵意的解释。以下是我的说明:
一、历史的回顾
历史的回顾,是指从前发生过的事。就是神藉着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过红海,然后接棒人约书亚带领他们进迦南的这一段历史。
当时会打仗的男丁,约有六十万人,若包括其他老少、妇女,约二、三百万人。要作这么大的移民工作,在古代什么都不方便的时候,是很困难的。摩西能够带他们走旷野路,而且很平安的到达,最主要的因素是有云柱、火柱的引导,即有神的同行。保罗解释那「磐石」时,就提到:随着他们而行的「灵磐石」,指的是「基督」(林前十4)。而这随着他们的灵磐石,是会移动的,并且一路的带领着他们。今天这个随着以色列人在旷野移动的灵磐石,也是在我们教会当中,因为基督和我们教会一直同在。
我们教会在台湾建立已有七十年,这七十年来,我们从前辈口中有所闻,真教会传来的初期,台湾已是一块天主教和长老会基础很稳固的地盘。天主教会由荷兰人传入南部,西班牙人传来北部。长老会则由加拿大传来北部,由英国传来南部。因此我们教会要在已有其他教派的地方传教,不但不容易,而且还遭受到很大的阻挡。
今天我们教会能在台湾站立得稳,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主耶稣和我们同在,也就是说,这个和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的灵磐石,现在亦在我们中间,使我们的教会走过了七十个年头,建立了二百多处的教会。
从这段历史的回顾,我们感谢神,三千五百年前,带领以色列人的那一个灵磐石,今天还在我们的中间。所以今后不管在我们的前面有多少的困难,就像撒迦利亚书所谈到的:就是有大山挡路,在所罗巴伯面前,必成为平地(亚四7)。因为灵磐石在我们当中,所以我们的将来是乐观的。虽然世界这么大,我们在各国的教会不很多,不过我们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目前五大洲都有我们的教会。这些教会可以成为据点,由这些据点一步一步的扩大,让我们的教会由点到线再到面,以致遍及全世界,使世界各地有真耶稣教会。这个时期已经不远了。
二、未来的展望
接下来要谈的是未来的展望,这未来的展望与历史的回顾有关连,是一环一环接下去的。
我们的展望是什么?就是主耶稣所说的:「要把天国的福音传遍天下」。有人说,天国福音早就传遍天下了。其实不然,现在有些福音是被更改过的「福音」,不是天国的福音,所以才有马丁路德的改教运动。马丁路德一直强调要归回圣经,的确他的改教是比原来的有进步,但新的教派仍然一再的出现,因为他们认为马丁路德的改教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新教才一直的产生。后来,我们教会在中国大陆建立起来了。
我们所领受的「真理」,是从上面那边来的,正如保罗在加拉太书里头所说的:他所领受的,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基督的启示来的(加一12)。有启示才有新旧约圣经,有启示也才有真耶稣教会,也就是说我们的教会是从启示而来的。早期的工人像魏保罗是生意人,没有受过神学训练,他对圣经懂得太少。他所知道的,都是领受主耶稣启示的,他所领受的启示只有结论,没有很多的神学理论来说明。我们这几十年来的进步,是根据圣经来证实他的启示。他把本会真理的大纲先写出来,然后我们才有信仰的基础。这个启示并不停留在旧约时代,也不停留在使徒时代,更不停留在早期我们的前辈那时代,这个启示是继续的,因为灵磐石仍与我们同行。
启示既然从耶稣来,我们就必须不断的从祷告中求启示;无论要读经、要讲道,很要紧的,就是要祷告求启示。藉着祷告,让我们衡量参考书本的道理是否正确,因为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启示或指听声音啦,翻方言啦,或异梦、异象,但是比较安全的启示是,圣灵在心里的感动之启示,也是在受感动之后,有经文关联的,就会不断的扩大,形成一个系统,一个完整的观念,而且有圣经的根据,那么我们就可确定,这启示是从神那边来的。因此,要常常读经,尤其要多祷告,领受上头来的启示。
今天我们来到耶路撒冷,发现以色列人多数不信耶稣。犹太人不信耶稣,最大的障碍大概有三:(一)独一神观念的问题:犹太人从古时摩西律法中,就接受独一神的观念,一直到今天。现在的基督教,多数传三位一体,虽然三位一体也是独一神的观念,但三位一体,好像神有三位的感觉,很容易给人造成误会。「名不正则言不顺」,三位一体的逻辑,对犹太人来说,不可能了解,当然也不会接受。(二)安息日的问题:犹太人看重安息日,遵守安息日。现在很多的教会不守安息日,他们改守星期日,圣经没有这种根据。(三)看重神迹:现在很多教会没有神迹,有的神学家竟否认神迹。犹太人看重神迹,旧约先知会行神迹,耶稣的门徒也会行神迹,所以耶稣的门徒传福音的时候,犹太人也来相信。门徒守安息日,也行神迹,而且传独一神,所以犹太人有人信耶稣。
既然犹太人当时那么多人会信耶稣,可见我们的教会也会被犹太人接受的。因为他们所看重的条件,我们都有:他们信独一神,我们也信独一的神,他们看重安息日,我们也看重,也守安息日,我们守的是恩典的安息日。主耶稣来成全了律法的安息日,使恩典的安息日比律法的安息日更完美,更实际,很多人以为我们守的是律法的安息日,其实不然,我们守的是恩典的安息日。有一天,他们也会接受这成全了的安息日。不但这样,他们相信的神迹,我们不但有,而且特别的多,所以相信有一天,犹太人会接受我们的教会,我们真教会的福音一定会传到这个地方。希望这个日子不会很久,也不可能很久,因为主耶稣要来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
那么为什么耶稣还没有为我们安排机会,让我们传进「以色列国」呢?先知弥迦说:「以色列阿!日子必到,你的墙垣必重修,到那日,你的境界必开展」(弥七11)。这段经文是神对以色列国的预言。墙垣可以保护城里的安全,所以先修好墙垣,城里得到安全,然后才能开展境界,如果墙垣不重修,城里就没有安全,开展境界有什么用呢﹖纵使境界开展了,敌人还是会攻回来,所以要进攻之前,更重要的是守。在孙子兵法中如此说:「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先要防守严密没有空隙,敌人才无法攻进来。箴言记载:「人不制服自己的心,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箴二十五28),一座城没有修好城垣,城就没有保障,敌人随时会攻进来;同样的,一个人没有制服自己的心,也就是没有作好灵修功夫,魔鬼也可以攻进来。我们将这两节经文联贯起来,得到一个观念:为什么神不赶快给我们开路,让我们把福音传遍天下,把福音也传到这里(以色列)来?因为我们的墙垣还没重修,我们个人的灵修还没有完成。若个人的灵修还没有完成,而现在神大降圣灵、大显神迹,当然那些知道我们「真耶稣教会」有圣灵、有神迹的人,会大量的涌进来,一涌进来竟失望了。因为他们来之前,有一种想法,认为这个教会一定很属灵,结果一进来,看到我们灵修不好,和他们原先所想象的不符,必大失所望,而必再离开。
使徒时代道理传得很快,因为神与他们同在,他们一祷告,圣灵就降临,所以就有三千人受洗,而且神迹显明。这种神迹如果行开了,或者类似的神迹多行几件,很快的福音就传遍天下。现在我们灵修还没完成,所以神在等这个时候,有一天我们灵修完成了,福音就会传开。
那么何以我们的灵修进步这么慢,怎么样才能够完成灵修的功夫﹖这跟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关,现在台湾太平安,没有战争,没有逼迫,大家以为主要来的日子还很远,因此就忽略灵修,拼命赚钱,拼命享受,等到有一天,圣经的预言应验,逼迫来,患难临到,战争发生了,每个人的生命没有保障,随时都可能被杀,随时都可能失去所有的,你还会贪爱世界吗﹖你还敢不灵修吗﹖所以环境会逼我们加紧灵修。那么现在还没到这时候,大家还很平安,以为主耶稣还要很久才会临到,所以大家就忽略灵修。但是按照圣经的预言,有一天,我们会遇到很大的逼迫、患难、战争,这是无法避免的。那些日子一旦临到,很快的我们就会完成灵修的功夫。也就是说,福音传遍天下前后这一段时间,有战争、逼迫、灾难,同时有大地震、有瘟疫。当这些患难临到,我们也在灵修,一方面教会大行神迹,圣灵大降,然后福音传遍天下。
约翰看异象:「……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他大声说,应当敬畏神,将荣耀归给祂,因祂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启十四6)。「天使在天空飞行」,表示速度很快。为什么福音传到各国、各族、各方、各民的速度会这么的快?因为神施行审判的时候到了,不能再耽延了。所以越接近末日,患难、逼迫越大,福音就会越传越快,福音一旦传遍天下,外邦得救的数目满了,福音最后就会传到迦南地──以色列国来。这是神给我们的工作,也是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等到有一天,真教会传到以色列国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主耶稣要来了。
因此,不要每次一发生战争,如几年前的伊拉克战争,就猛喊:主耶稣要来了!不要那么穷紧张嘛。我们相信有一天福音会传到以色列来,他们知道他们所等的弥赛亚已经来了,信耶稣就会很积极的。当然我们教会传到这边来,一定会行很多神迹,这不是我们人的能力,而是神的能力。因为有一天神要拯救以色列人,要履行祂和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时,一定会在这里行很多的神迹,而且一定会在这里大降圣灵,像五旬节一样,福音很快就会传遍的。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一块地的变化,这一块地的变化是决定主耶稣什么时候来的关键,除了这块地是我们的焦点外,不必去在乎其他地方的变化。
主耶稣要来之前,我们要赶快灵修,神才与我们同工,而福音就会向外开展,然后福音传遍天下,最后传到这个地方「以色列」来。这是从第二个角度来了解。
三、灵意的解释
我们知道这一块以色列人所住的土地,是神所赐的迦南美地。因为有好多牛羊可以挤奶,又有丰富的蜂蜜,所以称为「流奶与蜜」之地,表示这是一块肥美的土地。这一块土地的美好,即是预表更美的家乡,这个更美的家乡不是地上的,乃是天上的。亚伯拉罕一家人,「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来十一15)。所以地上的迦南,土地非常的肥沃,预表将来要去的天堂非常美好。就如保罗所说,那是一个好得无比的地方,作为我们的盼望,这是灵意的解释。
以色列民在旷野时代,都谨守诫命的安息日,却不能进入迦南,为什么呢?是因不信的缘故,因为他们在旷野犯罪,不听摩西的领导(来三18);虽然表面上是守安息日,不过是守「字句的安息」而已,他们并没有进入神的安息。那么这「安息」是代表什么?它有二个含义:一是「心灵的安息」,现在能够追求得到的;另一个含意是「天堂的安息」,也就是将来要去的安息。因为他们「以色列」活着的时候,不听神的话,所以活着没有安息,死了也不能到天上安息的地方去。
我们新约时代的信徒,得到应许,能够进入天上的安息,就要畏惧神,因「我们既蒙留下有进入祂安息的应许,就当畏惧,免得我们中间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来四1)。以色列人既已守安息日了,何以仍有人不能进入迦南地?就是不畏惧神,不听神的话,这可作我们的鉴戒。所谓「赶不上」,就是「没有达到标的」(某些译本所译)。也就是说,「目标」虽然瞄得准,却没有达到。我们信了可以得救的真教会,可以说我们的「目标」是瞄得很准的,但绝对不可中途而废,如有些人起初很有信心,也很有爱心,但是后来失去了当初的信心和爱心,很可惜啦!我们要进入安息,不但「目标」要准,而且要「达到」。现在耶稣让我们进入真耶稣教会,这个目标已经瞄得非常正确了,今后唯有达到「目标」,才可以进入天上永远安息。过去有些信徒离世时,传道者就会说:「我施洗的信徒又一位得救了」。这一句话提醒我们,有些受洗过的人不一定得救,因为他没有走完他该走的路,没有好的信仰表现。
保罗也说神有两面;一面是恩慈的,一面是严厉的。对常在基督里的才有恩慈,对跌倒的,祂是严厉的。因此,我们不要以为我们已经信耶稣,就可以得救了,我们只能说有得救的希望,而不是已经得到了(罗十一22)。因为我们是要打一场得冠冕之战,今天我们还活着的人,谁能说可以得救呢﹖很难说的,唯有不断的努力灵修,守住我们所要得的恩典。
以色列人要能进入迦南地,就要守安息,这个安息是指神所赐的迦南地。我们也要守安息,才能进入永远的安息,这个安息是预表将来天国的安息,所以要竭力进入那安息(来十9、10)。而我们今日所要追求的安息,就是守神的教训,以达到内心充满喜乐和平静。因为一个眼睛看基督的人,不管外界的环境何等的恶劣,他的心都是平静安稳的。就像彼得走海面一样,当他走海面时,因眼睛看着耶稣,所以有信心,走在海面上毫无惧怕。然而当他没看耶稣而看环境时,他的心就不平静,以致于沉了下去,喊着说:「主啊!救我。」我们周遭的环境就像大海一样,随时会起大风大浪,而风大浪就高,就有危险。但我们在主里很平安,只要我们的眼睛是看着耶稣。我们紧随着灵磐石走我们的路,只要灵磐石在我们中间引导我们,一定可以带领我们到达要去的目的地。
结语
最后我们可以作一个总结。第一,以色列人能够出埃及,过红海,走旷野路,后来进了迦南,除了有云柱、火柱的带领之外,还有一个灵磐石随着他们,与他们同行。那我们今天有灵磐石──就是主耶稣随着我们,有圣灵来带领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能够走完我们所要走的路程。
第二是,对于未来的望。未来我们必可将道理传到这里(以色列),但在道理传到这里之前,我们必须先完成灵修工夫。灵修功夫完全了,我们的工作才能开展,福音才能传到这里,也才能传遍天下,那时主耶稣就要来了。
最后一个,是谈到灵意上的解释。流奶与蜜之地,预表天国很美好。我们每个人信主的动机都不太一样,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也就是将来能到那流奶与蜜之地所预表的天堂。因此我们必须竭力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