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构造方法
一、解释题目
1、解释题目的背景:例如题目:“接待神人的书念妇人”在引论先把“神人”是指着谁?“书念”在何处?是一位怎么样的“妇人”等背景说明一下。然后才进入本论,论及该妇人“为何”接待神人,“如何”接待神人,“结果”又怎样等。
2、解释题目的重要字句:例如题目:“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在引论先把本题的三个重要句“信”、“受浸”、“得救”加以简单的解释,然后在本论就这三点详论。
二、叙述目的
1、在引论声明目的:每篇讲章都有它的目的,例如:“基督是教会的头”其目的在提醒信者,唯尊基督为首,绝不可容任何人占据基督的地位。这种主张是大部分信者都能同意的,故可在引论述之。
2、还未能得听众共鸣的题目不便采取此法,例如:“耶稣是独一的救主”若在布道会时先把你的目的声明,叫他们否定任何其他的信仰,只要相信、接受耶稣为唯一的救主,恐会招来反感,就无法冷静的听下去了。这种“开门见山法”布道会时最好避免使用。
三、建立情谊
1、到陌生之教会,可以简单的自我介绍为引论,以建立情谊。
2、在布道会时,若能直接或间接把自己和听众的美好关系讲一下,是有助于听道者之好感及兴趣的(参看:徒22:1-5;26:2-3)。
四、以故事为引论
1、属规谏和督责的讲章,以故事为引论甚为适当。
2、先知拿单向大卫王的谏言,就是以故事为引言,因此收效宏大(撒下12:1-4)。
五、以实例为引论
1、故事有的是假设的,实例却是确有其事。
2、例如题目:“人生又短又苦”在引论讲一宗众人共知的意外死亡大事件,使听众再一次的觉得人的性命,如同一片云雾,出现不久就要消散,使他们更愿意接受以下的讲论。
六、以名言为引论
1、引听众所尊敬的贤者之言为引论。
2、例如题目:“生死祸福在乎真神”(撒上2:6-7)。在引论你可提起众人共知的名言:“生死祸福天注定”,或引孔夫子的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之名训为旁证,使听众发生同感,对以后之讲论就有帮助了(参看:徒17:28)。
七、由感触说起
1、“触景生情”可由看到周围的事物,或最近发生的事故之感触作为引论。
2、例如题目:“灵恩大会应有的准备”假定你到了
某教会,看到他们为灵恩大会在会场及招待方面已作好了周到的准备,你即可在引论时对那些准备加以赞许,之后,在本论提出属灵方面的各种应有的准备。
贰、当注意的几点
一、不可说无心的客气话。
二、不可拉长,赶快进入本论。
三、必须与题目有关系。
四、态度要诚恳、友善。
五、要事先作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