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圣经的特色

引言

天上真神晓谕神的仆人摩西,交代神的百姓:「凡我所吩咐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申命记十二章32节)。

圣经是一本由天上真神所默示的书,经过约一千六百年的时间,约四十位作者编写才完成(详见附录)。作者虽多、背景互异,圣经的内涵却表现出奇妙的一体性,因为真正的作者乃是神。神所启示的真理同时具有渐进的性质,例如对于独一真神的属性、基督的位格及工作,在旧约中已有隐射,直到新约才清楚表达出来。从整个新约、旧约的启示来看,虽然启示的时间不同、对象不同、方法不同,赐启示的却是同一位。因藉先知多次多方晓谕列祖的是「神」,藉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晓谕我们的也是「神」。由此看来,圣经的确不同于世上一般的书籍,它是神的话,人若认识圣经、尊重圣经,必可由神的话领受到活泼的生命,并且更加肯定圣经的权威性。为了让我们更清楚明白圣经的特色,本课就以圣经的一体性、圣经的渐进性、圣经的权威性,加以说明。

一、圣经的一体性

圣经的尊贵及其伟大,就在于它是由神的灵默示人而写成的,神在各个时代选用合宜的人并写下祂所要启示给人的事。写作的人原本不知道他们的著作会被编成为一部经典,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写作的体裁不同,甚至所用的文字也不相同;然而在神的灵引导下,我们可以看到每卷圣经相互贯通成为一部完整的经典──旧约39卷、新约27卷,兹就结构、立场、主题来探讨它的一体性。

1.就结构而言(详见附录)

a.在旧约圣经摩西五经里,从创世记开始可以看到人类的起源及堕落,接着神从万民中拣选亚伯拉罕,选民的历史由此开始,在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所记载的历史次序、信息都互相贯通;例如选民下埃及和出埃及,其间的主要人物是顺着历史次序而记载,并且神藉摩西所传递的律法信息,各卷内容互相贯通。

b.历史书由约书亚记开始,神吩咐约书亚:「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约书亚记一章8节)。很明显地确定五经是神的律法书的地位,之后,以色列人从士师时代到立王、分国,直到亡国,全部史实都是贯串的。此外祭司制度由五经中不断延续到被掳归回。王位的世袭是立国之后,在此时期政治宗教都是以神为中心。

c.先知书实际上是与历史书并行的,以色列人在立国之后,政治上已有君王执政,宗教上有祭司主持,但是教导、劝慰、警告、责备的职责,乃由先知承担。因此先知的言论都和历史书紧密不可分。欲明白先知书,必须先读历史书。足见先知书和历史书有高度的贯通性。

d.诗歌类:诗人,就是旧约时代信心的伟人,他们生活在旧约的各时代。神藉他们把若干信仰生活的个人经验或格言记录下来,其中含有重要的预言。诗歌类所反映的历史背景都与旧约历史背景相合。

e.四福音与使徒行传:新约圣经福音书第一卷开头的家谱,把新旧约的关系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四福音记载耶稣生平及死而复活,使徒行传记载耶稣复活升天后,藉门徒建立最早原始的教会,其中多次引用旧约圣经,证明复活的基督正是旧约应许中的弥赛亚(参:使徒行传廿八章23-31节;罗马书一章1-5节)。

f.新约书信:福音书注重记载基督生平事迹,保罗或其它使徒的书信,却把福音书上的历史事实的意义和救赎的原理予以解明,并且多次引用旧约圣经,证明基督所成就的救恩是应验旧约的应许(参阅:罗马书十一章26节;加拉太书三章13-14节;彼得前书二章4-8节)。

g.启示录是新约中唯一纯预言性的经卷,在体裁上和四福音、书信有所不同,但内容却贯通全本圣经;例如人子、金灯台、犹大支派的狮子、大卫的根、羔羊、兽的异象、新妇等,都与先前的经卷有紧密的关联。

由上述的介绍可知整本圣经,没有一卷是与别的经卷无关,而完全独立的。就历史事迹前后的贯通,和在结构上的一体性,就更显出圣经的特殊价值了。

2.就立场而言

从新约圣经引用旧约圣经时所表现的观念,可以看出新旧约圣经对于善恶的看法,表现了一体性的立场。

a.对敌神者:新约作者常引用旧约人物雅尼、佯庇、巴兰、该隐来形容一切不信、背叛神的人(提摩太后书三章7-8节;彼得后书二章1-2节;约翰壹书三章8-12节;犹太书11节)。

b.对有信心的人:新约作者常把有信心顺从神的人,看作都是亚伯拉罕的子孙(罗马书四章11-12节)。又把当时信主的姊妹算作有信心的撒拉之「女儿」(彼得前书三章5-6节),也就是有信心的亚伯拉罕的子孙。

3.就主题而言

整本圣经的主题论到基督的救赎。旧约的内容都是指向基督而写的,例如(1)律法书中让我们看到基督的职份有君王(创世记四十九章10节)、先知(申命记十八章15-18节)、祭司(加拉太书三章23-24节);(2)先知书中预言基督的国位直到永远(撒母耳记下七章8-17节);(3)诗歌、智慧书颂赞基督的人性、神性、受苦、得荣(诗篇二篇7节,八篇1-7节,廿一篇1节,一一O篇1节;箴言八章27-31节)。新约的内容则指出耶稣就是旧约所预言的基督。

a.就福音书而言,作者从四个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基督的生平,马太描写主耶稣是君王,马可描写祂是仆人,路加介绍祂是人子,约翰宣告主是神的儿子,道成肉身的神──人。

b.使徒行传主耶稣是借着使徒继续其所行所教训的;因此,我们从彼得和保罗的讲道及所行的神迹里,似乎听到基督仍向群众说话,看到基督借着使徒显出神迹。基督的福音也因着圣灵的能力,在短短卅多年里由耶路撒冷传到欧、亚、非洲各处。

c.紧接着使徒行传之后,新约的书信更进一层的为基督作见证,显示祂的位格和救赎工作是何等荣耀,信徒与教会跟祂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d.圣经对基督的启示在约翰所著的启示录中达到颠峰,约翰根据异象用特有的象征手法描绘这位救主。起先祂出现在七个金灯台之间;然后背景由地上移至天上,以羔羊的形像出现,意即祂的牺牲使人称义;世界末了,祂骑着白马满有威严的施行审判,最后祂像一位新郎来迎娶新妇──教会。

综合上述的分析,圣经各卷各具不同内容、体裁、目的,然而以上对整本圣经的概述,足以证明圣经的话:「预言中的灵意,乃是为耶稣作见证。」(启示录十九章10节),因此我们要认识基督,就必须明白圣经。

二、圣经的渐进性

神的启示是渐进的,祂要把祂的旨意完全启示出来,是在许多不同的时代,透过许多不同的人,分别把这些启示记载下来。这是因为神的启示是超时代的,而人的属灵悟性和程度有限,无法在有限的年龄及经历里全然明白并领受祂的启示,只能把部份的领受记载下来。

神渐次的使用不同时代的人物,选用不同时代的历史教训,把祂的启示显明给我们,直到祂的启示完全为止,所以圣经本身已含有超时代的特性,因为许多人类重演的历史,在真理原则上,足以给历世历代的人做为奔走天路的指南。

神的启示渐进显明,如同一般学校教育由浅入深,按照一定的层次步骤才能收效。例如祂要启示救赎的计划,早在旧约里渐次显明,直到新约才完全显明出来。在旧约中让我们看到,蒙神称义的圣徒都是因着信──当神拣选亚伯拉罕为选民时,神应许亚伯拉罕说:「万国必因你『后裔』得福。」(创世记廿二章18节),这里所应许的「后裔」,在圣经的历史中逐渐显明,直到「基督」降生,这应许才得着应验,让我们看清唯有藉基督才能叫万国蒙福(加拉太书三章16节)。

圣经中许多宝贵的真理如婚姻的真理、会幕的真理、献祭的真理等,都是经过长时间渐次的显明,因此,读圣经不能只凭其中几段的经文来断定它的正误。凡要明白神旨意的,唯有查考全部的圣经,再加上圣灵的启发(约翰福音十六章13节),才能明白其中完整的观念。

三、圣经的权威性

很多人承认圣经是一本很好的书并且尊重它,却不知道它是神所默示的书。中国人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万金之价值乃因家书是出自家人的心意。同样的,圣经之价值,是因为它是神写给全人类的书信──一封感人的家书。

圣经的写成是圣灵借着人而写出神的话来,它是一部天书,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神并不是像在巴比伦王宫里,用看不见的手,在墙壁上写出那出名的警句般地写成圣经,神是以人为工具,但是每个人都保留他的人格、特征、才能、智力以及写作的能力。然后圣灵协助作者正确的了解神的启示,忠实地写下无误的真理。我们可以这么说:圣经的默示,绝不是完全取消人努力的背景,他们也如历史家一般地准备史料(路加福音一章1节),然而神的默示引导人用人的话来表达神的话。

圣经的权威性,可以由圣经奇妙的一体性、渐进性而察觉出来;也可以经由圣经作者自己宣告:「主耶和华如此说」,或彼此互证权威的话语中,肯定圣经的权威性(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13节;诗篇十九篇,一一九篇;彼得后书三章15-16节),其中主耶稣为圣经作的见证,使我们看出祂重视又顺服圣经的权威(路加福音廿四章26-44节;马太福音五章18节)。因此我们要强调的是,接受圣经的权威,是每位基督徒应有的信心、应做的事。

结语

圣经的启示具有一体性的主题,当我们阅读圣经时,要读到看出它的一贯性,和它的完整概念。同时从圣经的启示渐次显明的特性看,在解释圣经时应注意圣经前后的脉络,以免断章取义。最后,我们若能肯定圣经的权威性,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异端邪说时,圣经的真理必能成为我们衡量或辨别所面对的问题的标准。为了发扬圣经的真理,活出基督的生命,唯有更殷勤地读圣经,才能明白神的旨意,甚至读出兴趣来,尝出神的话语甘甜无比(诗篇十九篇7-10节)。

附录

(一)旧约圣经

1.写作年代:首卷创世记约写于主前1500年,而末卷玛拉基书约写于主前400年,神藉犹太人以希伯来文写成的。而始祖亚当距今约6000年。

2.旧约作者:代神写经者有先知(如以赛亚书等:路加福音四章17-19节)、君王(如大卫王:马太福音廿二章42、43节)、政治家(如但以理:但以理书六章1-3节;马太福音廿四章15节)、农夫(如阿摩司书:阿摩司书七章14、15节)等约卅名,全为希伯来人(参看罗马书三章2节)。

3.内容结构:共39卷,分为三类。

a.历史书17卷:自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等摩西五经,再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纪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等。

b.智慧书5卷: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等。

c.先知书17卷:内容较多的大先知书、有以赛亚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旧约预言书);内容较少的小先知书12卷,即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等

(二)新约圣经

1.写作年代:最早的是主后34年写好的马可福音,而末卷启示录约于主后90年,以希腊文写成的。

2.新约作者:写新约的有渔夫(如彼得、约翰:马太福音四章18-22节)、医生(如路加:歌罗西书四章14节)、税吏(如马太:马太福音九章9节)、文士(如保罗:使徒行传廿二章1-3节)等约九名。

3.内容结构:共29卷。

a.四福音书:马太、马可、路加、约翰等四福音。

b.使徒行传:由耶稣被接升天、五旬节圣灵大降、建立原始教会,至保罗被软禁。

c.保罗书信:罗马书、哥林多前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等13封书信。

d.其它书卷:希伯来书、雅各布书、彼得前后书、约翰一书、二书、三书、犹大书、启示录等九卷。

(2)
上一篇 2020年8月13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