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约珥书-耶和华的日子

引言

对于耶和华的日子,先知约珥巧妙地运用三种不同的角度来诠释他的观点。

一、以受难百姓的角度

当约珥看见蝗虫带来的灾祸之后,他的心情和其它百姓一样沉重,因为粮食从他们的眼前断绝了,素祭和奠祭也从神的殿断绝了。牛、羊没有草吃,田野的走兽也因为火烧灭了旷野的草场及干涸的溪而发喘。哀哉﹗所有的植物和田间的庄稼都损毁殆尽。对于耶和华的日子,他只能够悲伤地叹道:

哀哉﹗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

这日来到,好象毁灭从全能者来到。(珥一15)

二、以传警告者的角度

约珥深知道这一切都因为百姓犯罪,耶和华要来临。为了避免往后更大的审判,他向百姓传警告。因为百姓惹了神的怒而不自知,不知道这蝗灾乃是耶和华日子的前兆;他大声警告百姓,要他们在锡安吹角,吹出大声,因耶和华的日子已经临近。他形容那日:

那日是黑暗、幽冥、

密云、乌黑的日子。

好象晨光铺满山岭。

有一队蝗虫又大又强;

从来没有这样的,

以后直到万代也必没有。(珥二2)

他告诉百姓耶和华的日子将来,而在这之前必有空前的蝗灾,就是他们所受的灾害。他警告百姓当要悔改,要在神的殿中哀求。

三、以明白神作为者的角度

约珥亲眼看见蝗虫如何布满全地;如何啃食田野及旷野的植物;如何上城、上墙;如何毁灭一切。他说这匹蝗虫像马,又如勇士奔跑,像训练有素的军队、不乱的队伍。他形容牠们的牙如狮子的大牙,啃蚀、剥尽一切的树木。牠们未到以先,地如伊甸园,但当牠们毁灭一切之后,地成了荒凉的旷野,没有一样能躲过牠们。先知约珥知道这是因为耶和华的大能。祂的使者──蝗虫,在祂来临之前要完成一切的破坏;祂来临时,必施行严重的审判。约珥明白神的日子是伟大的,祂的能力是无限的,他只有存敬畏的心说:

耶和华在他军旅前发声,

他的队伍甚大;

成就他命的是强盛者。

因为耶和华的日子大而可畏,

谁能当得起呢﹖(珥二11)

经过约珥生动地描述之后,这些情景彷佛历历在目。耶和华的来临百姓都要惧怕,因为毁灭是从祂而来。究竟耶和华的日子对于百姓来说,是福,还是祸﹖

壹、背景简介

一、作者

约珥书的作者就是先知约珥。他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神」,这在旧约时期是一个很普遍的名字。虽然如此,在本书之外,很难找到任何有关这先知的可信资料,因此他的出生地以及生活背景就不得而知了。关于他的父亲毘土珥,我们也无从知悉。许多学者为了对约珥有更深的认识,只好从以下的方式来寻找线索:

(一)由于先知约珥熟悉圣殿献祭和祭司的职事,因此有人猜测他可能是祭司的后代。

(二)由他描述犹大及耶路撒冷城遭蝗灾的熟悉度来看,他很了解当地的社会阶层及灾情,故而有人猜想他可能是耶路撒冷的居民或在耶路撒冷奔走的先知。

(三)由他提及的列国来看,有人认为他是属于被掳之前的先知。

但不论他们如何推断,这些终究还是假设。幸而这并不影响约珥先知的信息。纵使我们无法熟悉作者的生平,他的信息还是可贵的。

二、年代

对于先知约珥所处的年代,意见就更加分歧了。早从主前第九世纪,一直迟至主前第四世纪都有人持不同的看法。因为约珥书中找不到任何有关年代的叙述或任何君王的名称,这样的现象是必然的。当然这些学者能够为自己的论点提出有关的证据,例如有的人比较约珥和西番雅及耶利米的异同,而提出约珥和西番雅的观念较相似,主张该将两者的著作一起研读,但这样的猜测同样地没有任何必要,因为约珥书中的信息,并不受时间因素的影响。约珥的信息是普世性的,没有明显的时间。他的信息在以前适用,而现在对我们仍然适用。

贰、内容介绍

约珥书虽然只有短短的三章(在希伯来文圣经有四章),但这并不表示它的信息不是重要的。先知约珥并不像其它先知一样,提出犹大民的罪状并加以斥责,但他以神的审判间接地告诉我们这民所犯的罪是何等的大,因为连不轻易发怒的神也无法容忍这样的恶。

其主要内容可分为两个几乎相同的核心:蝗祸、旱灾、耶和华的赐福与神的审判(珥二18~三21);这两部分的中心便是「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前一部分是由神的代言人──约珥对百姓悔改的呼召,劝勉百姓归向耶和华;第二部分则是耶和华的应许及审判,而第二章十八节为这两部分的转折点:

耶和华就为自己的地发热心,怜恤他的百姓。(珥二18)

叁、本书大纲

一、经卷的名称(一1)

二、先知的呼召(一2~二17)

(一)蝗灾与干旱(一2~二11)

1.社会各阶层受灾祸的影响(一2~20)

2.在国中传警告(二1~11)

(二)呼吁百姓悔改(二12~17)

三、耶和华的应许与审判(二18~三21)

(一)神赐福泽(二18~32)

1.物质的补还(二18~27)

2.应许浇灌圣灵(二28~32)

(二)神的审判(三1~21)

1.对万民施行审判(三1~16)

2.耶路撒冷必得福分(三17~21)

肆、重要信息

一、蝗灾

蝗灾之后来的是耶和华的日子,也就是审判的日子。这灾是那日子的前兆,为要在地上施行神的命令,将属祂的民分别出来,以拯救他们。这可说是神救赎计画中的一个步骤。因为悖逆神的民犯了不可原谅的罪,惹动了神的怒气,神要审判,将他们的恶报应在他们身上。这蝗灾是个警告,为要祂的民在审判前彻底地向神悔改,诚心一意的归向神,好在那日来到之前呼求祂的名,以得到救赎。约珥叫百姓「撕裂心肠」(珥二13)也正是这个意思。

二、主的日子

耶和华的日子在约珥书中有双重的意义:一是救赎,另一个是毁灭。在百姓尚未认祂,还不归向祂之前,耶和华的日子是可怕的。祂的军旅在前头毁灭一切的植物,断绝百姓的粮食及走兽的食物,没有一样留下不遭灭的。所有的人民都为灾难哭泣、悲伤。除此之外,他们的敌国又压迫着他们。耶和华的日子只为他们带来了不幸、悲哀和伤痛。

但是,耶和华的日子也是祂施行救赎的日子。祂应许祂的民要将那些年蝗虫、蝻子、蚂蚱、剪虫所吃的,都补还他们,并要使他们得到快乐及饱足。他们的敌国也都要被赶入干旱的荒地。祂要在他们中间做保障,且要使犹大存到永远,耶路撒冷存到万代。耶和华要在祂的日子显出奇事,并要将圣灵浇灌在凡有血气的身上,使他们能说预言、见异象、做异梦。

这两种情况竟有如天壤之别。神的日子是因为信与不信而产生如此的差别。信的人何其幸运,得到神的赐福,而不信的人则要承担自己的报应。

三、耶和华的审判

耶和华要在祂来的那日审判万民,因为他们做了恶事。他们将以色列民(神的子民)分散在列国中,又分取他们的地土。祂的审判要将万民的恶报应出来,使埃及变为荒凉,以东变成凄凉的旷野。因为他们流无辜人的血,又向犹大人施行强暴。祂的审判是公义的,是正直的,没有人能够抵挡,也没有人能够逃过。若是祂的民犯了错,祂的审判也必临到他们。但神在严厉之后,还有祂丰盛的慈爱,只要百姓能够向神悔改,一心归向耶和华,祂就后悔不降所说的灾,转意后悔,留下余福,拯救祂的民。

伍、本书特色

约珥书主要以诗体呈现主题,这点使它的风格异于其它的先知书。它的特色如下:

一、不斥责百姓的罪

约珥先知并没有数点以色列民所犯的罪恶,这与其它先知的态度不同。他直接将视野带入百姓的悲哀,让我们感到这场灾难的最初缘由是因为耶和华的民悖离了祂的道。这种间接的方式,仍然达到它的效果。因为百姓深深经历了这严重的惩罪,斥责他们的罪过也无济于事了。悔改的信息才是重要的。

二、一个中心主题

本书的中心就是「耶和华的日子」,而其它的叙述则绕着这主题发展。好象一个故事的发展一样,有起、承、转、合,环环相连,没有间隙。而且藉由这种连续性,使得中心主题更加明显。约珥有系统地安排不同的情节,而这些都让中心的主题特殊化。

三、巧妙地运用譬喻的方法

对于蝗虫形状的叙述,约珥先知并不用实际的形容词,反而用许多明喻的方式去描写。例如在第一章六节对蝗虫牙齿的描述,便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它除了告诉读者牠们牙齿的犀利,还隐含了牠们的破坏力。还有在第二章三节至九节,同样也有类似的效果。除了比喻之外,拟人法的技巧也可以看到。

四、善于利用对比

对比适当的运用之下,产生很大的震撼效果。伊甸园变成荒凉的旷野,丰饶的埃及和以东地区要变荒凉,成为凄凉的旷野;像这种叙述方式在约珥书中非常丰富。

结语

约珥书为现代人所传达的主题是什么呢﹖蝗祸、旱灾吗﹖还是列强的侵略﹖约珥预言在耶和华再临之前会将祂的灵浇灌,在使徒时代这预言已经应验了,我们现在处于晚雨圣灵的日子,耶和华的日子不久就会再临。那日来临以先,末后的日子要像彼得在众民面前受圣灵感动所说的一样(徒二14~21),也就是约珥所说的预言。在启示录也有类似的预言。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天地都要因为这日将近而震惊。我们就是在等待这样的日子。那日是可怕的,因为神要毁灭世界。这世界充满了罪恶,祂要审判,定它的罪。那日也是可悦的,因为凡属神的民,都要蒙拯救,都将得到神所赐的福分。有那日来临之前,祂的百姓在祂面前悔改、哀求,祂必怜悯他们。而到那时候,凡求告祂名的就必得救。

(1)
上一篇 2020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