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教导我们的祷告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太六12)。我们祈求天父赦免我们的债,首先要能赦免人亏欠我们的债,债就是罪,人得罪了我们,就要赦免他、宽恕他,两方重建和平,然后才能到神的面前祈求神的怜悯。
无条件免去人的债却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我们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们总是要求别人必须为自己所做的事付出代价。主耶稣在这里却要我们体会天父的爱,学习天父的赦免。
一、赦免七十个七次
谁能够赦免人的债?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太十八21、22)
彼得认为能赦免人七次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且容忍总是有限度的,到第八次我就不会再给他机会了,不能再怪我。然而主耶稣却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这里不是真的要用数目来计算,因为犹太人对数目都有特殊的观念,「七」代表一个完全的数目,例如一周有七天,以七为一个循环,神以六天创造天地,第七天就安息了,「七」是成全的数目。因此主耶稣所说的七十个七次乃是表示要有完全的赦免,不论人得罪你几次,每一次都要赦免,而不是计算到490次为止。只要他肯悔改,不管多少次,都要完全赦免他。
接着主耶稣说了一个比喻。有一个国王要和他的仆人算帐,其中有一个仆人欠了一千万两银子,他根本没有什么偿还的东西,也没有偿还的能力,因为一千万两银子大约250年的工作所得,这个仆人一辈子也还不完。主人就吩咐把他和他的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在地向王恳求宽容,并承诺将来都要还清,但这明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句话只是要拖延时间,安慰自己罢了。那仆人的主人却没有戳破他的谎言,反而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无条件免了他一切的债务。
后来那仆人出去,遇见他的一个同伴,只欠他十两银子,就逮到机会,揪着他的同伴,掐住他的喉咙说:「把你所欠的都要还我,一文钱也不可少。」这个同伴也一样俯伏在地恳求宽容,也承诺将来必要还清。这句话是真的,十两银子不是很多,一段时间后确实可以还清,只是现在无法还钱。这仆人却不相信同伴的诚意,认为他的同伴只是在拖延时间、编造谎言而已,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对国王说的。他不肯宽容,竟把同伴下到监牢里去,要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众同伴看见这件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件事都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叫了仆人来斥责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债都免了,你所欠的是一辈子、永远也还不清的债,但我都赦免了,你的同伴才欠你十两银子你却不能赦免,像我赦免你的一样,太可恶了。」主人就大怒,将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了所欠的债。
主耶稣说这个比喻的目的就是说,天父都能赦免我们的债,为何我们不能也赦免人的债?如果我们不知感恩图报,也以怜悯慈心对待得罪我们的人,天父也不能赦免我们了。所以主耶稣作了一个结论: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太十八35)。心里饶恕就是完全的饶恕,不计算次数的饶恕,不是累积人的债,每次的饶恕之后都要烟消云散,船过水无痕,不再纪念,因为计算次数好像吹气球一样,你得罪我一次,我就吹一口气在气球里,二次再吹,三次再吹,总有一天这个气球就会爆炸。这样就不是从心里饶恕,只有表面的饶恕。我们不要把气吹到气球里,而要吹到空中的大气层里,没有了,不见了,这才是真正的饶恕。
主耶稣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
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兵丁就拈阄分祂的衣服。(路二十三33、34)
众人都在耻笑耶稣、污辱耶稣,兵丁甚至玩拈阄的游戏,要分耶稣的衣服,可见他们根本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不对。当时主耶稣对天父祈求赦免他们,因为他们真的是无知啊!主耶稣没有罪,却被捉来钉在十字架上,无罪的却要担当罪的刑罚,这是非常不合理、不公义的事。所以那些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人罪恶极大,但是主耶稣甚至为他们祈求天父的赦免。那些得罪我们的人有比将荣耀的主钉在十字架上更大的罪吗?耶稣都赦免了,为何我们无法赦免?
得罪我们的人有时连自己做什么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也不明了严重性。已经造成对我们的伤害了,他也不知道,这时我们就要效法耶稣的饶恕与忘记。
二、宽恕的艺术
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1、2)
弟兄有软弱,偶然被过犯所胜,就会得罪我们,但是我们属灵的人体会主耶稣的心肠,当用温柔的心、同情心、同理心把他挽回过来,因为我们知道他不是故意犯错,故意得罪我们,如果我们能用温柔的心设想他的处境,就能担当他的重担,如此便能完全基督的律法。
基督的律法是什么呢?基督的命令只有一条,就是叫门徒彼此相爱,使众人因此认出是主的门徒。所以我们要切实彼此相爱,互相担当重担,互相赦免得罪的事及所犯的过错。我们赦免人的罪,使他卸下重担,重得「无债一身轻」的自由,得释放了,这就是基督的爱,我们也以这种爱去爱弟兄姊妹(约十三34)。
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地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用温柔劝诫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牠的网罗。(提后二24-26)
主的仆人要温和对待众人,温和使人容易亲近,才能进行有效的对话与沟通。善于教导就是要用各样的智慧,将真理清楚地阐释、讲解得明白。存心忍耐就是不放弃任何希望,一而再,再而三地教导,不灰心、不气馁,或者神会改变那些抵挡的人,给他们悔改的心,我们就抱着这种有希望的爱,有宽恕的包容,才能温和、教导、忍耐。
朽木不可雕也,就是放弃对一个有过错的人的希望,没有希望,没有赦免。我们要效法基督的赦免,就是永远抱着他会悔改、转回到正确道路上的希望。有希望,有赦免。
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四31、32)
圣经说的都是彼此饶恕,可见你得罪我,我饶恕你,我给你一个恩,有一天,我也会得罪你,也要求你饶恕我,求你也给我一个恩;这就是「恩慈相待」的道理。
首先我们要从自己做起,我先对你有恩、有赦免,将来也能得到你的恩、你的赦免。
我们犯错的时候总会恳求别人的赦免,交换彼此的立场来想,别人有过失的时候也是如此恳切期望得到赦免啊!我们得罪别人之时会害怕报复,会担心无法偿还所欠的债务,每天愁眉苦脸,东藏西躲,不敢遇上债主。同理可见,当别人亏欠我们的时候,他的心里也是如此,若能一笔勾消所有的债务,人就活起来,生命就有喜乐。
有的人犯过错,受了众人的责罚之后,要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林后二6-8)。赦免是为了拯救与帮助,要得着「你的弟兄」(太十八15)。
曾经有一对夫妻,丈夫每天工作完了就去喝酒,总是喝得醉醺醺,到三更半夜才回家,敲门大叫开门,妻子每天忍耐着为他开门,每天早上起床丈夫就悔改,立志要戒掉醉酒的坏习惯,可是每天总是禁不住酒气的诱惑、朋友的邀请。
终于有一天,妻子忍受不了,决定今天晚上一定不要为他开门。到了半夜,丈夫果然又在敲门大叫,但是里面都没有任何回应,于是丈夫就在门边睡着了,这天刚好寒流来袭,隔天早上妻子开门,发现她的丈夫已经冻死了。
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因祂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弗二14-16)
得罪的事就是中间隔断的墙,让我们效法耶稣基督的典范,不要做一个筑墙的人,而要做一个拆墙的和平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