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四个法利赛人-翁溯利

引言

路7:36-50;11:37-41;14:1-6;18:9-14

法利赛人(Pharisees),一个犹太人的宗派,曾在主耶稣时代很流行,过于强调摩西律法的细节而不注重道理,有些人还反对耶稣基督所传扬的福音信息。他们夸大对摩西律法的敬重,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完全遵守,在守法的问题上悍然顶撞耶稣。自从主耶稣在《马太福音》二十三章里入木三分地揭露了法利赛人的虚伪嘴脸后,从此“法利赛人”在犹太人乃至整个基督教世界里,就成了“虚伪、虚假、做作、伪善”等贬义词的代名词。何谓“法利赛人”?请听主耶稣的解释:“就是假冒为善”(路12:1)。主曾屡次警诫凡跟从他的人:“你们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太16:6;可8:15;路12:1)。

本文从《路加福音》中找出四个法利赛人,对他们进行剖析,好让我们较为客观、全面以及具体地了解“法利赛人”的真正本质和实际内涵。

一、第一个“法利赛人”

“有一个法利赛人”(路7:36-50)。这个法利赛人名叫西门,从可14:3中得知,他曾经患过大麻疯,后被主治愈。这个法利赛人设筵款待耶稣,很大可能是为了报答主的治病救命之恩,故这桌筵席应该说是感恩之筵。从表面上看,这个法利赛人的道德和信仰均不错,其道德的不错体现在:受人之恩,懂得图报;其信仰的不错体现在:请耶稣到家里,可让同时到家的亲戚朋友也能接触到主耶稣,或许为此有悔改归主的表现。但要注意一点,这只是我们对这位法利赛人流于表面的观察与了解。

我们来看看这段经文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罪妇的表现。从西门以及旁边更多的人所流露出对她的轻视和鄙弃中可知,这位妇人的品行曾是多么的臭名昭著。从外表上看,她跟这个法利赛人比起来,真是一个脏似黑炭,一个洁如白雪,但是,实际上谁好谁坏呢?从耶稣的大篇幅论述中,我们处处可见这个法利赛人的不是,相反,这位妇人却得到主的称赞:“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路7:47)。她对主的爱体现在她的八个一连串的动作:拿、站、挨、哭、湿、擦、亲、抹。

而这个法利赛人呢?除了让人将主请到家里来,没有其他任何对主的表示。而且,对于一位罪妇的流泪悔改,不但不为之高兴、欣然接纳,反而鄙视她、厌弃她,拒她于千里之外。

法利赛人只注重外表上对人热情、仁爱的表现,却缺乏发诸内心的真诚爱人之情。而主耶稣注重的是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爱人的真诚和实在。

二、第二个“法利赛人”

“有一个法利赛人”(路11:37-41)。巴勒斯坦的东边是一片无垠的沙漠,疾风挟着黄沙滚滚而来,给以色列人的起居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故而,以色列人每当出外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掸身、净手、洗脸、洗脚。客人来到,也是如此对待,此乃以色列人最基本的待客之礼。

耶稣讲完道时,正值吃饭时间;这个法利赛人见之,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吃饭。耶稣来到这个法利赛人的家,不掸身,不洗脸,甚至不洗手,就直接上座吃饭。此举让这个法利赛人感到惊诧,继而心里涌出一缕鄙视来,他在心里嘲笑着耶稣。在这位法利赛人看来,像耶稣这样一位无论从学识还是人品都备受人们敬仰和爱戴的“夫子”,在生活上应该讲究卫生、注重礼节,怎么能如此不讲卫生,不懂礼节呢?

乍一看,这个法利赛人是个讲究卫生、富有修养的人,其实不然。正如主耶稣所揭露的:他们饭前洗盘、洗碟、洗手,而内心的肮脏、污秽、邪荡,却不能将它们洗净涤尽。

法利赛人只注重外表的干净、清洁和整齐,只在乎外表上的繁文缛节和虚礼;而耶稣却注重一个人内里心思意念上的清净、圣洁,注重一个人精神境界上高尚、真挚的表现。

三、第三个“法利赛人”

“一个法利赛人”(路14:1-6)。这个法利赛人在安息日请耶稣到他家里吃饭,在他家里坐席的,同时还有一个患水臌的病人。若不留心的话,我们会误以为这个法利赛人很有接待人的爱心。其实正相反,他对主耶稣真正怀持的是一颗歹毒的心:他要藉着这个病人来引诱耶稣去触犯摩西律法,以致好治耶稣的罪。据摩西律法规定,在安息日,神的选民除了敬拜神,其他任何事都不能做(出20:8-11;申5:12-15)。而这个法利赛人清楚知道,耶稣看到这个患水臌的病人时,一定会向他施发爱心医治他的。

果然不出这个法利赛人的所料,耶稣医治了这个水臌病患者;但令这个法利赛人始料不及的,是耶稣对他的信仰和人格所作的一针见血的批评。耶稣的批评,使他感到无地自容。

法利赛人只注重律法的条条框框,以条文字句作为处事为人的生活准则,以此为自己敬虔和属灵的表现,实际上完全丧失了敬虔的真义。而主耶稣却注重信仰(包括摩西律法)的实际,重在治病救人,让人接受神的福音真理,也让人经历神的丰富慈爱和伟大权能。

四、第四个“法利赛人”

“一个是法利赛人”(路18:9-14)。这个法利赛人进圣殿祷告,他进入殿里,看到一个税吏也在祷告,于是他就有了祷告的内容了。这个法利赛人的祷告有条有理,描述生动,富有文采。整篇祷告里,体现着他如何爱神,如何遵守神的律法诫命,在生活上时时处处流露出一种敬虔守道、规言矩行的信仰风范。同时,他严厉地谴责后面那位税吏的种种劣行败迹,显示出一种嫉恶如仇的卫道精神。

这个法利赛人真的这样爱主,真的如此有属灵生命吗?实际上,喜欢夸口、自我标榜向来是法利赛人的本色。他们经常“仗着自己是义人”,就随意“藐视别人”(路18:9);他们“暗地里侵吞寡妇的家产”,但表面上还能“假意作很长的祷告”(太23:14);他们“好象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太23:27)。他们喜欢借着批评和指责别人,来显示自己的“圣洁”与“虔诚”。

而那位税吏虽罪愆累身,却能深知已过,且能谦卑坦诚地向神认罪悔改。二者比较起来,主耶稣说税吏比法利赛人“倒算为义了”。因此,税吏深蒙主爱,而法利赛人却深受主厌。

结语

法利赛人只注重外在所表现出的对神的那份敬虔,以及生活上造作的“义行”,内心里却离神很远,恣意犯罪,惹神生厌。而主耶稣却注重一个人“用心灵和诚实”去敬拜神,去热爱神,去讨神喜悦(约4:23-24)。

(1)
上一篇 2020年8月19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9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