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你抱怨连连,似乎没有一件事能顺你心、合你意。
虽然我对你所抱怨的事,并不一定完全认同,但对你抱怨之情,却是可以理解。
你总怨我,只是倾听,少有劝勉。只是,我亲爱的孩子,若是我多所劝勉,你会听进去吗?若是我多所劝勉,你会倾你所怨吗? 不过,今天我听了一个故事,愿与你分享,聪明如你,或可从中找到解决你怨气的方法。
有一位到美国讲学的日本教授,在一个美丽的周日下午,与太太在客厅泡茶聊天时……
“碰”的一声,窗户破了。教授夫妇了解,这是一群打球孩子的失误,而此时他们必然已一哄而散,所以他们也毋须再出去追了。
没想到十五分钟后,有人按电铃,他一看,竟是一位年约七、八岁的小孩,怯生生的站在前面,手上拿着一叠绉绉的钞票,他说:“先生,我刚刚打破了您府上的玻璃,这是我存钱筒内的钱,您数数看,如果不够,我愿意周六、周日到府上打工以偿还。”
日本教授夫妇好感动,除了不收他的钱外,甚至还拿了家里的饼干糖果让他带回去。
没想到,当这对夫妇正在赞赏孩子家教良好时,孩子的家长怒气冲冲的来拜访,他说:“我真不知你们东方人是怎么教小孩的?我的小孩犯了错,你不但不接受他的道歉,还送他礼物,这不是鼓励他犯错吗?我们美国人从小就训练我们的孩子,要对他的行为负责啊!”
日本教授不断道歉,重新接受小孩的道歉,并让小孩连续两周协助整理花圃。
亲爱的孩子,你今年已十六、七岁了,你是否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有的错误真是别人所造成的?所有的苦,真是别人对你的亏欠?你一点都不必为自己负责吗?
我们时常抱怨“我们应得却未得到”的事物,却忽略了我们能做而未去做的事。孩子!不要在过去的懊悔与未来的期盼中干等与抱怨,珍惜并在“现在”辛勤耕耘吧!不要忘记,每一行动都应自我负责!
圣经中有段话,时时勉励着我,不知你记得否?是保罗写给腓立比人信中的一段话: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己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祕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书四章11-13节)。
孩子,请注意保罗的知足,在于他的主动,“我”知道,生活是否满意,在于你自己,不在于别人。你的生命必须由你自己负责的,对不?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