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父母的干涉,你有些不平。你说:“我只是个fan(迷)啊!又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只不过把我的零用钱去订购有关这位歌手的相关产品、饰物,我又没有花很多钱,我也没有像电视上的那些迷一样,跷课去参加什么歌友会的,干嘛要这样大惊小怪的,好像我有个欣赏的人也不行啊!”
我瞭解你的心情,我在你这个年纪也不例外,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当时我喜欢搜集火柴盒,整箱整箱的火柴盒让我看得心情舒畅极了。可是父母的看法却不一样,总觉得为什么要搜集“这种”东西呢?他们着实很难体会我们搜集的快乐。
不知你是否听说当张雨生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唱“我的未来不是梦”走红时,有许多幼稚园教小朋友在教学时播放这首歌,常常鼓励小朋友:“你们要认真写字喔!如果你好好的写字,将来就可以到张雨生哥哥的大学喔!”当年小虎队的苏有朋不也一样要保持品学兼优的形象吗?为什么呢?
因为在社会学习论中有一个叫做“楷模学习”(modeling),也称为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是指个体会从模仿的对象(model)观察学习并仿照他的行为,认同并表现。所以欣赏歌手以至于到沉迷的阶段,也就难怪父母会紧张了。你知道吗?
我们经常因为欣赏某些人以至于将他圣贤化了,以为他的所作所为一定是对的,是值得我们效法与学习的。Fan的学科就是把对象完美化了。
据说,有一位国王微服出巡时,经过一个小镇。他发现镇里许多地方都有命中红心的箭,没有一个例外。
他非常生气,这样的高手,居然被埋没,下令立刻找到这名神箭手。
这名神箭手立刻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惊讶地发现这名神箭手竟然只有十岁。这孩子对他的高准确性做了一个说明:
“我把箭射出去之后,我会上前去把箭靶画出来,这样我就感到非常快乐,因为每枝箭都是射中红心。”
亲爱的孩子,你了解这个故事么?
也许你可以检视你所爱的偶像影歌星或作家,你欣赏的是他或者是自己的想像呢?
拥有巨大魅力、旺盛人气的影歌星、艺人作家、甚至政治舞台上的人,他们不是天上遥不可及的星星,都只是人,只因为他们被包装得很好,有了正面的形象。
假如在你喜欢欣赏他们之余,能够看明白这一点,学习他们的特质,而不是一味推崇仰慕,你的父母会放心的。所以不要责怪父母的不了解,也许趁机反省,自己是不是有让父母操心的地方吧!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四章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