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聚会后,散步回家的路上,孩子若有所思地问:“妈妈,水鬼是什么?”原来,刚才聚会时,一位弟兄见证他在金门当兵的事情,说夜晚站岗时,要小心提防有水鬼(敌军)会跑上来……。
“哦,很好,你刚才聚会时有注意听,听到叔叔的见证,水鬼就是……。”未满三岁的小孩,竟能听到聚会内容而发问,我内心充满感谢与感动。
孩子大约在两足岁之前,随时可能会有状况发生,聚会时我们总是会堂楼下闭路电视前的观众。渐渐,升级到楼上会堂的后排,一有状况随时出走楼下。孩子从中学习聚会要安静,不但安静,还要学习听道理,当然聚会内容可能大部分都听不懂,但只要能听到一两句也值得肯定与鼓励,慢慢学习,就会愈听愈多,安静听道是需要学习的。孩子的注意力、耐力都有限,支持不下时,才给他画图或看自己的故事书。唱诗或翻圣经时,如有重覆出现的字词是孩子熟悉的,可指给孩子看,一方面增加孩子的注意力,一方面可让孩子学习认字。
等到孩子学会注音符号后,就可以有自己的注音版圣经、赞美诗,真的跟着翻阅或抄写经句,聚会对孩子而言就更实际了。
有时,看到幼年班以上的小朋友聚会时仍然在画图打发时间,未能建立起聚会应有的态度,实在堪忧。都已经读国小了,我们一般的聚会时间如果扣除唱诗祷告,真正讲道时间剩下不到五十分钟,可说比学校课堂短,但却没办法静听,那么在学校的注意力是否也不足呢?
有时,甚至看到小朋友把作业带到教会写,放学回家先玩、先看电视,作业等聚会时才写,完全不把聚会当成一回事,没有良好的聚会态度,如何能学到宝贵的道理呢?再说,聚会时写作业能专心写好吗?养成一心两用的坏习惯,常使小孩注意力无法集中,那就糟了。能带小朋友一起上教堂聚会是很美好的一件事,若能留意孩子建立应有的聚会态度,那就真蒙喜悦了。
“一定要去教会参加聚会吗?我觉得有时去聚会实在不能得到什么,自己看圣经反而能得到更多。”这是当年问“水鬼”的小孩高二时提出的质疑。
“这,有时候是事实。能发现聚会内容的不足,表示自己在道理上有长进,那么就要学习从接受而付出,以前聚会时可说是一味在接受,渐渐长大就要学习为教会付出了,这样教会才能进步。再者,聚会除了听道,另外也是学习弟兄姊妹互相关怀。当然,自己的聚会态度是否敬虔、用心是首先必须检讨的。”
“哦,……”孩子若有所思地准备去参加聚会。聚会不能只是一种习惯动作的好习惯而已。
“我见你的儿女,有照我们从父所受之命令遵行真理的,就甚欢喜。”(约翰贰书4节)。孩子懂道理,按道理而行,是父母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