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制度是神亲自设立的(创二22-24)。神为了使人有同伴,有帮助(创二18),并且生养众多,治理世界(创一28),以及得虔诚的后裔(玛二15)而设立婚姻制度。神既然为人设立了婚姻制度,我们就该相信,他比安排我们与主内的同灵成婚。
我们是天国的子民,为了得到虔诚的后裔,与主内的同灵结婚是理所当然的。可是我的那另一半在哪里?是不是靠着自己努力去寻找?不,神早就为你预备好了;神造一男,就必造一女与他匹配。等到他所预定的一对男女该成婚的日期一到,这两个人必成为夫妻。教会内青年婚姻的正常途径是:经过传道者、婚姻介绍委员、年长的同灵等介绍,或青年本身把本身把中意的对象透过介绍人像双方家长提亲,若家长都同意就订婚,然后结婚。会内的介绍人与一般的媒人所不同的地方,乃在把双方的长短处都老老实实地讲述,而当事人与家长都有慎重有异议,就不是神所配合的,绝对不会成功。有些介绍人,看准了一对男女青年,认为无论在哪一方面有非常相配,就介绍他们认识,结果很意外地并没有成功,因而感到失望、不悦,其实动这种怒气是多余的,为什么不成功?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不是神所配合的一对,所以不会成功。介绍人只是神的器具,成不成功在乎神,因此不能因被拒绝而骂人“不知好歹”,也不该发表声明:“以后绝不会再为某人介绍”,应该更勤快地再接再厉,为他们介绍另一位主内的对象,知道成功。不过青年们应以谦虚、感激的态度,来接受各位介绍人的安排,不宜过分的挑三拣四,应坚持着大原则——非主内的誓不嫁娶,多祷告,把握时机把自己的终身大事决定下来。
有一位介绍委员曾经安排一对男女青年相亲,结果男方点头女方摇头,因此再为男方介绍另一位姐妹,但是又得到同样的结果。这位青年一怒之下,不顾一切地娶未信主的女孩。这事好像等着搭一路公车的人,因左等右等都搭不上车,由烦躁转为愤怒,就随便挑上二路公车,一路上闭着眼睛告诉自己,有车坐就行了,总比站在路边生闷气强得多,管它开到那里去!但等他睁开眼睛,发现车子开向前所未到过的陌生地方时,才后悔自己的意气用事。婚姻不比“搭车”啊,岂能为了一点小挫折就改变大原则呢?其实不要说两次,就是失败了九次也不着自卑、气馁,应该明白神的旨意,九次为何都不成功?因为这九次都不是神为你所预备的对象。说不定那第十一位才是神所为你配合的另一半,如果因等不及而娶未信者,岂不辜负了神苦心的安排?
一位从小受过洗,长大后不乐意亲近神的青年,经他母亲的一再要求,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位各方面都可以打满分的好姐妹,希望他能藉着贤惠妻子的帮助来重新建立起,美好的信德。但这位青年看到姐妹后就一口拒绝了,因为她不是他心目中的美人。这位姐妹是否因自尊心受损,而感到委屈万分?一点儿不,她被回绝后仍泰然自若地微笑着。因为她明白,他不是神为自己预备配合的人,他根本不配娶自己。
传道者拿一张姐妹的相片给一位青年看,相片不大,只照到肩部以上,青年端详了半晌,说我不中意,因为只看到脸型,不必看身段也知道这是一位肥胖型的女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太太是位“肥婆”。我感叹时下许多青年都还患了“短视症”,只看得见眼前的食物,一位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就代表永恒。且不要论胖与瘦、美与丑,一个人年轻时体型,并不能代表着终生的体型。不信你可以找邻居、亲戚的“胖妈妈”们,向她借年轻的照片去研究看看,她们在青春期时期那一个不苗条?记得又一年我参加嘉义高女(日据时代女子高中)毕业三十周年纪念那一年,连日本同学也组队远从日本各地赶回母校来参加同学会,大家都已年近半百,我们很惊奇地发现,昔日有“骷髅”绰号的同学,今天居然是赛肥的总冠军军,倒是学生时代显得“胖嘟嘟”的同学,现在反而成而“老苗条”了。不问对方的信德如何,只以体型与外貌为择偶的标准不大妥当吧?
为了女儿年纪已不小,但在会内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而心焦的一位母亲,拜托长执介绍,这时仍不肯降低择偶的条件,还特别强调:一定要大学,至少也得三专毕业,因为女儿是五专毕业的。“丈夫的学识高过妻子,在家庭里总是站在领导的地位,婚姻生活才会美满。”这这是一般家庭的情形,也是事实,如果在家庭里妻子的地位总占上风,那么这个家必注定吵吵闹闹,过着没有安宁的日子。此种家庭问题在从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不会存在过,可是自从男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后,就层出不穷了。今天大专院校的某些科系仅是女孩子的天下,对于国家社会来说,女性知识水准的提高是可喜的现象,但在家庭就不尽然;时有所闻主张女权至上的家庭,总是闹得鸡犬不宁,甚至夫妻反目。像此类的家庭问题,在基督徒的家庭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我们遵行经训“你们做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弗五25);“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他的丈夫。”(弗五33)。丈夫应先爱妻子,然后才能期待妻子敬重他。妻子与丈夫的关系,相似于教会与基督及身体与头。所以保罗说:“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弗五22-23)。一位只念过初中的丈夫与大学毕业的妻子,其在家庭的地位仍然是头与身体的关系,不能因学历的高低而改变头与身体的位置,所以仍然是夫唱妇随,妇随并不是盲从,是在和乐的气氛之下共同商讨,决定一件事。上届北区婚姻座谈会在三重教会举行的时候,与会的青年参加小组讨论会时,提出了一项决议:选择会内的对象时,把学历条件放宽一点,例如自己是高中毕业的。则对方的学历只要初中到大专的均可。我听了感到非常的欣慰,教会年轻的一代,思想之开通已超过上一辈人了。
年龄问题也是会内联婚的一大阻碍。通常二十八岁的青年,都故意娶二十四岁以下的姐妹,他当然如愿以偿去得到,但那些二十五岁以上的姐妹,要在主内找对象就成就难题了。
其实一位女孩,等她身心成熟,认真的考虑婚姻问题,要在二十五岁以后,因此常导致矛盾现象的发生:一位年近三十的青年,看上二十一岁的姐妹,托人去做媒。这位姐妹因年纪尚清,结婚两字对她尚发生了切身的感受,难免说些使该青年发窘或不中意的话,他一怒之下说:“我不相信非在教会娶不可,否则就讨不到老婆!”于是匆匆地跟不信主的人结婚了。岁月不饶人,转眼间该姐妹已到连亮起红灯的年龄了。她在教会里遍寻对象而得不着的情况之下,抱着沉重的心情嫁到未信主的家庭去。这是多么可悲的恶性循环呢!难道没有解决得的办法吗?我想用有的,只要大家肯把观念改变过来。首先警告年轻的姐妹们:有人给你介绍对象,而你觉得尚早时,只能婉转地说:“会内比我年长的姐妹还多着呢,不该先输到我。”切不可说该弟兄的长短,或以傲慢的态度来伤别人的自尊心。再奉劝弟兄们:男子长成有了生活能力后,必须娶妻组织一个家庭。妻子与情人不同,情人只是游伴,所以只要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就行了。但是妻子可不同咯,她必须是懂得如何珍惜爱情,甘心与你共苦,把家事处理的条理井然,知道怎样养子女,明白对公婆的孝顺之道,能够殷勤招待你的朋友及来访客人,让你无后顾之忧,能安心在外工作……,这么烦的内务,身心皆未成熟的年轻女孩,能够胜任吗?常看到有人娶进二十岁左右小媳妇,全家人都把她当做大人看待,她却因稚气未脱,言行难免无法完全取悦于家人,给丈夫带来莫大的烦恼,妻子又受尽委屈,以致夫妻失和。是否应该是身心皆成熟,见过世面,处变不惊,遇事能泰然应对的较年长者女孩子才是你理想的妻子?甲姐妹没有娶成,也还有乙姐妹,丙、丁姐妹……为何死心塌地的非甲姐妹不可,否则就要娶未信者?这是跟谁赌气呢?主耶稣?教会?甲姐妹?或是跟自己?教会内虔诚敬畏神爱人的姐妹,随便哪一位都强过不认识主的姐妹,但你都不中意,然而当你看上一位姐妹时,怎能要求对方非喜欢你不可呢?切不可因一时的冲动娶进不信的妻子,因为如此一句可能改变你一生的命运,直接影响你的亲人,更得不到虔诚的后裔;同时使姐妹们因找不到主内的对象,被迫嫁到未信主的家庭去受苦受难,甚至灵命灭亡……这不是“手足相残,两败俱伤”吗?
青年弟兄姐妹们,主内的对象不难找,只要把偶像的条件降低一点就行了。姐妹的内在美重于外在美,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箴三十一30)。请看结婚典礼的时候,只听见一片“新娘子好漂亮哦!”的称赞声,从来就是没有听过(哇!新娘子的妈多漂亮!)的惊叹声。其实新娘子的妈,在二十多年前也跟她女儿一样,曾经漂亮过,只是青春易逝,人老珠黄,永远不可能再漂亮了。为何弟兄择偶时,总爱把暂时性的外在美放在第一条件?哪能够带给你美满的生活,奠定子孙幸福基础的信仰与才德应该是最先考虑的重要条件。你说对不对?姐妹择偶时也不要把对方的学历、目前的财产、体型的高矮肥胖当最重要的条件;因人的旦夕祸福全操在神的手中,目前的安定不能安定不能代表永远的成就。唯有敬畏神,以神的家为念的诚恳青年才能让人看透他的将来:“终生比在神的看顾中,走在平安的坦途上。”还有比这个更可靠、更理想的条件吗?其他都是属于次要的条件了。
让我们一同来祷告:在主的引领祝福之下,每一位弟兄姐妹都能在主内找到理想的伴侣。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