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过了时的西装与不合身的衣裳

今年七月初,主赐我美好的机会,到台中罗东教会为国二班学生灵恩会的学院讲解“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在台中教会参加圣会的是来自中区及中北区的学员而罗东教会的是北区的信徒子弟。两个教会男女学员共二百多位,全是刚念完国一的青少年。我把握机会,想了解一下一个实际的问题,于是问他们:“你看过或听过自己班上的同学与异性同学通信或交往的请举手。”结果中级班大约有三分之二举手,罗东班的几乎百分之百都举手了。我再问他们:“这些同学通信的母的是什么?是为了结婚吗?”学员全都笑起来,因为这是“多次一问,当然不是!”那么国一学生异性通信的真正动机与目的是什么?他们不可能知道,因为并没有亲身体验,所以我没再追问下去。这些学员分别来自各乡村市镇,各就读于不同的国中,所以这个调查具代表性。我们从他们举手的情形,可以看出——都市国中生与异性同学通信交往相当普遍,乡村国中生保守,但也有后起直追之趋势。

中学生心智未成熟,与异性单独亲密的交往,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及学业并没有益处,因此目前国中、高中生都采用男女分班,甚至男女分校措施,以防止未成年异性同学亲密的交往。虽然如此,国中生与高中生瞒着父母,暗地里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还是大有人在。这主要原因是思春期的青少年,守电视、电影、小说中爱情故事的影响,较过去的青少年在观念上有很大的转变。虽然电影、小说中所描述的,都是婚龄青少年的恋爱故事,但是情窦初开、活在幻想世界的国中生,却忘了自己的年龄,把自己投入故事的情节里,当起故事里的男女主角来。不但如此,他么还认为现代的男女青年互相交往是合乎时代的举动,有了男友或女友是进步的标志,而禁止男女学生自由交往是落伍、顽固、不合理的措施。许多青年藐视性道德,于是被爱情冲昏了头的少女不愿一切后果,将宝贵的贞操奉献给男友,结果给自己带来不幸,更给社会带来莫大的困扰。下面是一位专家对于此事的高见:

名列前茅

台湾省妇幼卫生研究所指出,本省未成年少女怀孕者占怀孕妇女的比率,民国六十五年,及达到了千分之三十八,比日本的千分之五高出甚多,直逼美国的千分之五十八。五年后的今天,这个比率数字想必又提高了,在世界各国已名列前茅。日本能压低少女怀孕的比率,我们为什么不能?近年来由于营养改善了,少女生理的发育较以往为快,可是心里仍未臻成熟。未免于造成严重后遗症,有关机关应以类似控制物价上扬的手段,来降低少女怀孕的“成长率”。

以上是主张采取有效措施,指导未婚少年男女避孕的方法;但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如此做等于鼓励青少年婚前的性行为。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加强灌输性道德的观念。

有人用问卷方式调查国中生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动机与目的,结果承认是因“爱慕异性”的很少,大都是说“与异性同学建立纯友谊”。与异性同学建立友谊本来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对于“性的自我”已经觉醒的青少年,常常与单独与异性亲密的在一起时,这个“纯友谊”容易起变化。现在换个角度,听听这些正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学生学长的观感吧:“时时痴痴的发呆”,“神魂颠倒,连眼神都变了”,“功课退步”,“浪费时间写情书”。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情绪变化多端,当发觉自己要好的异性同学,不想以前那么热情、开始冷落自己,或与另一位同学常在一起,受到刺激,情绪便因此低落或冲动,甚至自暴自弃,影响求学的精神与成绩。因此国中生的父母没有人赞成子女交异性朋友。

我们教会的青年聚会是男女合班的。因为我们是同龄弟兄姐妹,弟兄姐妹理应互相关心,彼此照应。不顾这种照应与关怀,应该是属于整体性、公开性的。假如某一位弟兄与一位姐妹,在私底下秘密的通信、关照,就无法保证不出差错了。主的门徒守诫命约束,不敢像未信者那样放纵情欲,因为我么除了夫妻以外的男女私情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当主内青年与主内或未信主异性发生感情时,往往为自己造一个下台阶——决定将来与他(她)结婚。但麻烦的是欲让这个“结婚”的梦想实现,还得等上几年甚至十几年,而谁也不敢保证在这悠悠岁月中,绝对不起任何变化。

我做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林前十三11)。

青少年虽然肉体已经成熟,但心智未臻成熟,他的思想与观念及对事物的看法,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渐起变化。有时候对于昔日非常喜爱的事物,成年后却再也引不起他的兴趣;有时面对着曾经让自己热衷得发狂的事情,现在却感到索然无味。对于任人物亦然。万一在还不懂事时,曾经山盟海誓过的情侣,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时,一个已经改变了看法,觉得对方不是理想的伴侣,勉强结合,绝对不会幸福,而另一位却死心塌地的绝对非君莫婚,那该怎么办?

譬如有一位男孩,看到哥哥结婚是穿的西装很帅,就吵着自己也做一套同样的西装收藏起来,等自己将来结婚时穿。母亲拗不过他,真的替他订做了一套西装。可是等到男孩长大,到了结婚的时候,却发现这套西装不但不合身,且式样也让他觉得太土气。这套曾经让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觉的西装,到了真正用得着的时候,却派不上用场了。因为它是套已经过了时的西装。他怀疑自己过去的眼光,懊悔自己愚昧的作为、

对于年少时期所交的异性朋友,是否也是如此?他(她)将来未必是自己理想的终身伴侣呀!

有一个很糟糕的男孩,当他强求双亲替他做好了西装后,单单收藏他不放心,怕被人夺走,因此在西装上写了自己的名字,又在里子剪破了一个洞做暗号。他为此沾沾自喜,以为自己错了聪明事,从此不再怕被人抢走了。但是后来在结婚的前夕,他面对着这套过了时的西装却伤心得掉眼泪。因为现在他对它只感到厌恶,但自己已经写上名字,又剪破一个洞,所以无论如何非穿它不可了!

有些主内青年,学习世间流行的手法——先上车后补票——以为自己是聪明人,如此不怕有人敢再反对。其实这是最愚昧的可怜人,因为他(她)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到了要结婚时,尽管对对方的感受是:“一见就讨人厌,再见更伤心”,你还是非娶她、非嫁他不可。如果再与他人结婚,就是犯了奸淫罪,失去进天国的资格了。(申二十二28-29)。

偶尔会听到性急的青年说,好的姐妹都被人选走,等自己以后要结婚的时候,都找不到好对象了。所谓“好”的标准在哪里?你看到一对夫妻生活得美满而感到羡慕,觉得那位先生好福气,娶到这么好的太太;但是这位太太当初如果嫁给另一个人,是否也会如此圆满就很难说了。好比一件高贵衣裳挂在那里,人人都欣赏它,但并不是每个人穿上它都感觉到舒适、美满。

青年在择偶的时候,都过分偏重于外在美。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审美的眼光与标准也在改变。但是不管在哪个时代里,“物以稀为贵”的心理都是一致的。过去物资缺乏的时代,因营养不良,满街都是面黄肌瘦的女孩,那个时代丰满的女孩就是美的标记;然而在物产丰富营养过剩的今天,奇迹似的能保持瘦弱的身段的女孩,却被誉为美人。因此许多女孩为了拥有标准身材,而经常出于半饥饿状态中,以致影响身体的健康。主内青年若能以超俗的眼光来欣赏女孩,认为“健康就是美”,再配合他的内心与灵性的健美,那么相信会欣然发现教会的女孩有太多太多绝世美人!姐妹择偶时也不要专注重对方的体型与现有的经济条件,不妨重视对方的品德与灵性的健康,把前途交托给神;相信神所喜爱的人他必祝福。

有些青年相亲好几次,但一次又一次的都没有成功,一怒之下与不信主的人结婚了。每次看到这种情形,我就叹口气:“何苦呢!”其实一次又一次没有成功是神的美意,因为那些全都不是“合身的衣裳”。假如你为了争口气,或为了撑面子,而硬把它“买”回来,那么不管多么不合身也得终身“穿”在身上,决不能“再换一件”,那多难为情!若明白了这点,就会觉得没有成功是福,还选错了对象才是灾祸呢!所以不必自卑,不要冲动,适合于自己的“合身衣裳”只有“一件”;顺服主的安排,耐心的等待着,一方面求告主早一天赐给自己“合身的衣裳”。

英国查理王子终于结婚了。戴安娜小姐能压倒群芳被选为王妃,当然由于她有许多优厚的条件,但我注意到报道中的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她还没有罗曼史”。王子要选王妃的重要条件,是她必须是没有爱过别人的、纯情的女孩。

我们都是将来要继承天国基业的“王子”,我们要择偶时都有权利要求对方是纯情的男孩或女孩,但是否也有义务为将来的伴侣保持自己的纯洁呢?

(1)
上一篇 2020年8月2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