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婆媳与母亲

有几位同灵建议,要我发表些有关婆媳问题的文章。藉以沟通主内婆媳之间的感情。我提起笔来内心感到惶恐,因为我生平既没有当婆媳的经验,也没有当过婆婆(外子外省籍,婆婆沦陷大陆,我连她的照片都没见过,老人家现在已去世;而吾儿尚未娶亲)。但若已就事论事的观点来说,也许反而更能客观。愿主帮助我,所论述的内容合乎神的旨意,更愿主内的婆媳都能成为母女,荣耀神。

一、媳妇多比女儿听话

婆婆有别于母亲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外面遇到一老一少在一起的两位女性时,路人从她们的谈吐举止所流露的神情中,不难判断她们是一对母女或婆媳。走过别人家门口,看到有老人家对女孩说:“阿美呀!快把客厅扫一扫。”这时候,如果阿美很不耐烦的回答说:“哎呀,什么事都叫人家做!”她必定是女儿无疑;如果阿美顺从的说:“知道了,我马上来。”那么他一定是媳妇儿。尽管媳妇多比女儿听话,但为什么婆媳之间的关系还如此的尖锐呢?

我们是否能否把主内婆媳之间的感情,化成母女般的感情呢?答案也是肯定的。不过这要看两位当事人肯不肯丢弃成见,在经年累月的相处中,慢慢增加感情,才会大功告成。

二、跺脚

有些女孩结婚后,与婆婆意见上发生冲突时,就感叹说:“还是母亲好,婆婆到底是比不上母亲的。”其实这种论调对婆婆来说是多么不公平!因为婆婆本来就不是母亲,你忘了“结婚”所带给自己的立场应有的改变,硬要拿记忆中的母亲形象来与现实中的婆婆做比较,是极不合理的事。我们且以“跺脚”一事来谈吧!

婚前女儿对母亲跺脚是撒娇,母亲会眯着眼笑着看女儿跺脚;婚后媳妇对婆婆跺脚,婆婆会大眼睛怒斥媳妇大逆不道;那么嫁出去的女儿回来再向母亲跺脚呢?母亲也许仍会眯着眼睛看女儿跺脚,但这次的“眯眼”决不是笑容,而是女儿的不孝使她伤心欲绝,老泪纵横,真不开眼睛来。

前述三种情形中的母亲与婆婆的反应,都是极自然的正常表现。同一种“跺脚”的动作,为何引起三种不同的反应呢?让我们来分析它的心里过程吧!母女亲情是天性,不必经过培育。母亲十月怀胎,在女儿出生后,从婴儿到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在母亲的脑海里留下太多太多她小时候幼稚可爱的回忆,使得母亲忘了脸上长满青春痘的妙龄女儿不再是娃娃了,因此当她有些任性的表现时,也当成撒娇包涵过去;婆婆与媳妇没有感情的基础,当她把披着白纱的新娘娶进门后,所看到的是一位成人,她无法把媳妇当小孩看待,因此媳妇有些不成熟或任性的表现时,他无法忍受,会感到受辱而愤怒,并记恨在心;女儿出嫁是母亲难堪,但母女之情使她不忍苛责,也深怕张扬出去而影响到女儿的声誉,只得暗自流泪,但她不记女儿恶,仍然无条件的原谅她。如此说来,一个女孩子是应该以结婚为界限,好像由蛹蜕变成蝴蝶般的有所变化才对呀!

三、不要“怕”婆婆

那么如何把婆媳的感情化为母女之情呢?往往在女人一生的过程中,婆媳相处的岁月,远比母亲相处的日子来得长久。同样的一起过生活,婆媳之间与其怒目相对,钩心斗角,倒不如相亲相爱,和睦快乐的过日!媳妇不要老是把婆婆与婚前的母亲做比较婚后需承认人间沟通的最佳桥梁,不要一天到晚与婆婆“无话可说”,要多找话题与婆婆交谈。从报纸或电视的新闻中找到话题,或有关小孩的事,也可以请婆婆谈谈她的往事,或让她陈述丈夫小时候的趣事。。。。。。等。若媳妇是职业妇女,更可将在外的所见所闻告诉婆婆。绝不可只与丈夫有说有笑,老是把婆婆冷落在一旁,让她对儿子产生“取了妻子忘了娘”的感慨。

四、分享

有位年轻的太太说,她与丈夫想去看电影时,一定邀请婆婆同去,但老人不喜欢到人潮涌动的电影院,每次都说要看家。当电影散场时,他们带些小点信心回去,婆婆一面吃,一面津津有味的听着媳妇叙述刚看完的电影故事。其实小夫妻俩每次所看的都是洋片,而这些的情节婆婆不敢兴趣也听不懂,因此每次从媳妇口中讲述出来的电影故事,都变成中国古老的历史故事,好在媳妇所念的是历史系,不怕没有题材,她在故事的情节里加油添醋,再配上明间传说,讲的十分生动,使老人家听得乐不可支,常要求小夫妻再去看电影。

从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在感情上,由婆媳转为母女,是需要婆媳两人共同合作的。这位婆婆宽宏大量,不嫉妒小两口感情好,不计较年轻人在外游玩而自己老是看家,且她之所以心甘情愿的看家,乃是出于自愿,因为她虽然没有同行,却从未被冷落过,她相信所疼爱的媳妇,一定会让她分享快乐。

五、我十分爱她

有位姐妹告诉我说,她的婆婆很善良,对她关心体贴,使她非常感激。她没天出发做生意,早出晚归,工作十分劳碌。婆婆一心想分担她的辛劳,当她在外奔波时,婆婆替她做家事;当她一进家门,婆婆就高兴的迎过来问长问短:“今天赚了多少钱?客人多不多?今天赚的比昨天多吗。。。。。。?”婆婆巴不得媳妇一进门就把今天在外的一切经过情形,一五一十的全都报上来。可是她在外笑脸招呼顾客,忙了一整天,疲惫不堪,多么希望静静的歇息一下,有时候生意不好心情烦闷,或被啰嗦的客惹得一肚子气回家,再说还没有算账,赚或赔?这时候被婆婆疑问,就觉得很烦,竟没好气的顶撞过去,但随即心里就被罪恶所充满,因为明知婆婆是出于关怀,自责居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为姐妹还说,她有读经的习惯,有时候在晚间想静静的读圣经,但婆婆在一旁问东问西,使她无法集中精神来灵修,觉得苦恼万分。她说:“不知有什么好办法,既不使婆婆伤心,又能不是她不常来烦我,且让她知道我不是讨厌她,我十分爱她?”

我建议她,和婆婆约定好不要一进门就问赚了多少钱,等算好账后,和婆婆一起上教会,挽着婆婆慢慢走,一路上把她老人家所开心的事,一项一项报告。同时告诉她,别人在祷告的时候,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祷告;别人读经的时候也是一样,因为读圣经也跟祷告一样,是在和神灵交通。这位姐妹欣然接受我的建议。

六、时间加耐心

俗云:家家有本难年的经,每个人的处境、难题不尽相同。婆媳之间发生了问题时,要想办法沟通,不要老怪对方不通人情,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同时让对方,但最重要的是以实际行动来表现自己是多么关怀对方;切忌所谓的“各怀鬼胎”,明争暗斗,只希望对方来体谅自己,不管对方的感受如何,是误会与仇恨加深。婆媳之间没有感情的基础,培养感情如同建筑,需以爱心为材料,慢慢的一块一块堆积下去,这工程需要靠“时间”来协助,还要以“耐心”来执行,再加上神的帮助,等它累积成为一道坚固的城墙时,就再也不怕风吹雨打,永远屹立不倒塌了。有了坚固的城垣,城里的居民是多么安详快乐!婆媳之间常闹问题,所带给整个家庭的阴影与痛苦是无法形容的。

七、以行动表现深情

路德记的那对模范婆媳,可以证明婆媳也能情同母女。不过我们知道内奥米与路德之间的亲情,不是与生俱来,二十婚后在一起生活,婆婆的慈祥与媳妇的孝顺相辅相成,慢慢培养出来的。当全家男丁全部离世后,年老的婆婆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以后的生活问题,乃是年轻媳妇的前途,因此劝媳妇回娘家去改嫁。但媳妇却因爱婆婆,不忍心让年迈的婆婆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因此说:“除非死能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的降罚与我!”她为了照顾婆婆的生活,毅然离乡背井,一同回到婆婆的故乡去。若内奥米是自私的婆婆,要求路得不可改嫁,必须陪自己回犹太地,我想不一定会被路得接受的。在属灵的大家庭里,让我们主内的众婆婆都做现代的内奥米,以慈祥的亲情来关怀媳妇;让主内的众媳妇都当二十世纪的路得,对待家里的“内奥米”不但要妈妈长妈妈短的嘴巴甜,更以行动来表现自己对她的深情吧!

高堂慈母贤娇妻,婆婆媳妇两相宜。

(2)
上一篇 2020年8月2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