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寿考、学识、势力……等都是世上虚浮的荣耀,是能坏的、易衰残的冠冕,追求这些虚浮的荣耀,有如捕风捉影,转眼成空。关心信徒、坚定他们的信仰,忍耐到底、至死忠心,必能得着神所赐的荣耀,唯有尽心竭力为主做工、为主打美好的仗,才能得着主所赏赐那不衰残的冠冕、永不改变的荣耀。
「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我是攻克已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24-27)。
冠冕代表荣耀,也代表成功;古代竞技较力,获优者得接受冠冕使他得到荣耀,胜利者在众目睽睽中戴上一项用月季花编成的冠冕,叫做月季冠,他已心满意足了;可惜月季编成的冠不能长久,只能代表极短暂且易于衰残成为过去的荣耀,这种冠冕是容易衰残的。
前面引述保罗的话,指出世人所争取的乃是能坏的、易于衰残的冠冕。凡属血气的一切荣美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唯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前一24-25);我们所要获得的,却是那永不衰残、不能坏的冠冕(彼前五4)。
一、能坏的冠冕
能坏的冠冕,是指世上虚浮的荣耀(腓二3),乃世人所全心全力追求的虚浮荣耀,结果转眼成空,有如捕风捉影,一无所得(传二11)。试举几件虚浮的荣耀,使大家知道这都是易于衰残而能朽坏的冠冕。
1.财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人所共知的名言,世人明知这是死亡陷阱,却仍趋之若骛,耶稣说:「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路六24),所罗门说:「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大祸患,就是财主积存资财,反害自己;因遭遇祸患这些资财就消灭;那人若生了儿子,手里也一无所有。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他来的情形怎样,他去的情形也怎样,这也是一宗大祸患;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并且他终身在黑暗中吃喝,多有烦恼,又有病患呕气。」(传五13-17)。
这样看来,财富不但不能带来福乐,反而带来祸患,有些人为了财不可露白而装穷扮窘,不敢享受,连吃喝也不敢使人看见,在黑暗中躲躲藏藏,自找苦吃。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多少人因财货招祸被杀,岂不是为财而死?也有因为追求财货,挺而走险,终至难逃法网,毁家丧命,这不也是为财而死?怎算福乐?怎算荣耀?也许他们拥有巨款时不可一世,得暂时的风光,但这不过是一时的荣耀。经一记着:「资财不能永有,冠冕岂能存到万代?」(箴二十七24)。
无知的财主,不知永恒生命之可贵,以为积存资财食物,必享福乐,却不知一旦撒手尘寰,财归谁属(路十二20-22)?富人离世,不但不能把财物带去,即使在生前,亦因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7-9)。事实上,敬虔加上知足备更是大利(提前六6),敬虔度日的人当知道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天父总不会撇下我们(来十三5)。而富有的人,生前已有祸患,到了离世后,又将因为富不仁而受审,受地狱之苦(路十六19-26)。
2.寿考
富贵寿考,人所共欲;富有的人,都希望有很高的寿数,敬神的人也不例外。雅各到埃及,法老曾问及他平生的年日是多少,雅各回答说:「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创四十七9)。雅各后来在埃及又居他了十七年,共享寿一百四十七岁(创四十七28);在现代人看来,这已是罕有的高寿了,但雅各仍觉自己年日又少又苦,可见人都希望享高寿。所罗门王有「强壮乃少年人的荣耀,白发乃老年人的尊荣」的箴言(箴二十29),由此可知,寿考也是人的冠冕。
然而,寿考果是不能坏的冠冕吗?请阅经中所载:「人若生一百个儿子,活许多岁数,以致他年日甚多,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又不得埋葬;据我说: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因为虚虚而来,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并且没有见过天日,也毫无知觉,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那人虽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却不享福,众人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吗?」(传六3-6)。事实上,世间没有千岁的人,更没有活千岁、再活千岁的人。
中国传说中,古代有一名叫彭祖的活了八百岁,但是否真有此人,却无法证实。圣经中记载有一人叫玛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岁,他是挪亚的祖父,是有记录可考的最高寿的人,但也还未到千岁。依照所罗门在传道书上所说:虽寿高两千岁,却不得享福,便连未到期而落的胎还不如,有何冠冕可言呢?其实,人生七十古来稀,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间充满了劳苦、愁烦,且转眼成空,只堪一声叹息(诗九十10),故寿考并非不能坏的冠冕。
约伯受试炼的时候,他的三位好友前去探望他,见他遭受不幸,硬指他是犯了罪过才受处罚,而自义的约伯力辩自己清白,这四个老者只重视自己的观点,全不考虑神的作为和美意,当时另有一青年以利户适逢其会也在场,他因尊重老人而不敢发言,但最后终于开口了,他说:「我年轻,你们老迈,因此我退让,不敢向你们陈说我的意见。我说:年老的当先说话,寿高的当以智慧教训人。但在人里面有灵,全能者的气使人有聪明。尊贵的不都有智慧,寿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因此我说:你们要听我言,我也要陈说我的意见」(伯三十二6-10)。果然,以利户说出一番精辟言论,胜于这四位老者。所罗门曾说:「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传四13)。所以,愚昧昏庸的老人,并不能以寿高为不坏冠冕。
3.学识
渊博的学识,使人有智慧,能庇护己身(传七11-12);但富有学识、充满智慧的所罗门却有他的看法,他说:「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道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一16-18)。
一般学识丰富的人,愁烦忧伤都比平凡的人为多;许多大政治家忧国、忧民,或关切世界大局,以致心力交瘁,尚在盛年便鬓发班白,满脸皱纹,且常多患有心脏衰竭而损天年;诗人哲士常悲歌落泪,沥血呕心;地球物理学家常关切人类安全,耽忧地震陆沈;这一切愁烦忧伤都是常人不会感触到的,却压在智者身心上。所罗门的话,确是事实。
事实上,人类的智慧知识再精博,也不能参透全能者的作为,所以,所罗门又指出:「我专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做的事(有昼夜不睡觉、不合眼的),我就看明神一切的作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凭他费多少力寻查,都查不出来,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也是查不出来。」(传八16-17)。
以所罗门的渊博学识和智能,也感叹神的奇妙作为无法寻查,人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在神面,人算得什么(诗八4、一一四3)? 我们的学识怎能成不坏的冠冕呢?保罗说:「知识是叫自高自。」(林前八1),有时知识又为圣工的障碍:因此保罗虽有精湛知识,却不以高言大智宣扬神福音的奥秘(林前二1)
4.势力
所罗门曾引述一少年人推翻一老年愚昧王,后来这少年人又被别人推翻之例(传四13-16)。势力常会因环境、形势、时间、和思想而改变,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今天得势,明日垮台是常有的事。因此,势力是能坏的冠冕。倚靠人的血肉膀臂,心中离弃真神的人有祸了,因为他必像沙漠的杜松,不见福乐来到,却要住旷野干旱之处,无人居住的碱地(耶十七5-6)。
神藉先知以赛亚责备那些下埃及求助而不倚靠祂的人,以为埃及人强马壮堪作倚靠,而不知神一发怒,求助与助他们的都被消灭(赛三十一1-3)。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下)。我们为了圣工,虽处身如在蝎子群的恶势中,也要有无畏的精神为主忠诚(结二6)在暴君烈火猛势力下昂然不屈(但三17-18);我们既不屈于势力,更不藉势力骄人,因势力并非不能坏的冠冕。
二、不能坏的冠冕
世人所争取的都是能坏的冠冕,我们却要获得那永不衰残、不能坏的冠冕。彼得说:「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五1-4)彼得已提醒我们,若能尽心竭力为主工作,必要得牧长所赐那永不衰残的冠冕,这是主所赏赐的永远荣耀,不因时间、空间、和环境而改变。
保罗舍弃一切能坏的冠冕,凡先前以为于他有益的,后来因基督都看作有损,并将先前所拥有的财富、寿考、学识、地位、和势力都看作粪土,而以认识主耶稣基督为至宝(腓三7-8)。既要得着不能坏的冠冕,当然要放弃那些能坏的冠冕了。
三、努力获取不能坏的冠冕
保罗极诚恳地对腓立比的信徒说:「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腓四1)。主的仆人当以信徒为自己的喜乐和冠冕,并关心他们能在真道上靠主站得稳固,因信徒坚定信仰是我们工作的果效,使我们得着冠冕,所以,得着信徒便是得着冠冕,保守信徒便是保守冠冕;想要获得不能坏的冠冕,必须首先获得信徒并保守他们。
保罗教训提摩太务要传道以尽职责,并提供要得到那不能坏的冠冕的条件,他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提后四7-8)。因此,我们当向保罗学习得着不坏的冠冕。
圣灵指示士每拿教会的使者,叫他们忍受患难,要至死忠心,便得生命的冠冕(启二10-11),由此可知,忍耐到底的忠仆必蒙主喜悦,将生命的冠冕赏赐给他们。
为了永不衰残的冠冕,我们不能自满,仍要努力追求,向着标竿直跑,才能得到这美好的奖赏(腓三12-14)。
另外,我们更应当收弃那些能坏的冠冕,不要因无价值的东西妨碍我们获得价值高超的东西。保罗之所以能那样有把握的说公义冠冕为他存留,乃因他已把先前认为有益的都看为有损,为的是要得着基督,并为主打美好的仗,跑尽当跑的路,守住所信的道。
保守冠冕和获得冠冕同样重要,若得而又失,等于未得,毫无益处。因此,圣灵也警告我们要持守所有,以免我们的冠冕被人夺去(启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