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主内青年求学之道

青年热心聚会是可喜现象,青年热心为主工作也是值得感谢神,但不能因为热心聚会或工作而荒废了学业--本分,并要尽力用功,充实自己以便学习谋生技能,因神所要的信徒或工人不全是博士,反而需要各行业的信徒,在各行业里为主发光,结出善果并奉献各人专长,服事主。

一、上大学之益处

从前台湾上大学的人很少,但这十几年来,上大学的越来越多,已经很普遍了。教会初期,少数上大学的同灵道理基础不怎么好,上了大学后,信仰退步很多,因此有人主张信徒不要上大学比较好。但是现在有青年班的设立,主内青年在上大学前就已经有很好的道理根基,因此上大学的同灵信仰不但没退步,反而进步,且毕业后,能学以致用,在教会更有效地工作,服事神。

青年上了大学,所学的不一定对道理的研究有帮助,但在大学中脑力训练的机会多,因此了解能力、思考、分析、论述等能力增强(学理科的更强),表达能力和做笔记都较强,若能再配合虚心和信心,在学习、研究道理上,吸收、研究的能力较强。因此在家庭经济许可下,若有能力上大专的,鼓励他们升学是需要而有益的事。现在稍微具规模的公司、工厂,他们都采用大专生,难道主耶稣不能用更有能力的青年吗?

二、聚会、圣工、唸书都重要

以前有些青年到了高中,为了升学考就很好来教会。升学考很需要主的祝福与帮助,怎么可以忽略聚会敬拜神的义务呢?但最近有些教会青年反而因来教会聚会、工作或其他活动而没有能专心准备升学考,因此考得不理想。。曾有一位青年向一位辅导员说:「我刚信主的时候(高一),只知道要热心,忙着为主工作,却不懂得好好用功,所以我考到现在还没有考上理想学校(快十年了)。我真后悔!」

以上两种情形都不对;青年热心聚会是可喜现象,青年热心为主工作也是值得感谢神,但不能因为热心聚会或工作而荒废了学业-本分。因此我们必须劝勉青年,聚会时应抽出时间来聚会,为主工作时,要把握时间,赶快做完了,应该回家去尽自己的本分,就是唸书和帮忙父母工作……。

主内青年若不能专心用功,成绩都不好,怎能在学校为主发光,带领同学来信主?不但不能荣耀主,也对不起父母。因此教会需要鼓励青年好好用功,要请他们帮忙的工作,比较费时间的,最好安排在假日或刚考完试。而青年自己不要带著书包来教会聊天或打球,因为家长误以为他们真的在教会认真唸书。其实教会里人多,彼此又熟悉,话也多,不是能专心读书的好地方,因它本来是聚会的地方。有两位教会负责人虽然不禁止青年来教会唸书,但不许自己的儿子在教会唸书,因为他们知道在教会聚在一起聊天的时间多过于唸书的时间,自己又管不到,结果他们的儿子都考上大学了。学校或城市里的图书馆里就不能说话,到了那里,不能不跟着别人静静地看书。现在家长都注意儿女学业,在家不会让小的吵闹,影响大的唸书。我们没有专心唸书,在家父母也可直接随时劝导。

三、无论唸哪一学校、科系都要专心

有些青年以为自己唸的是职业学校或五专的,就不太用功。现在是工业社会,只要有一技之长,不怕没有工作,工作没有贵贱,只要是合乎道理的正当工作就是好的。并不是挤进了普通高中或大学就有光明的前途。现在大学毕业生要找国中教员的工作也很不容易,收入又少,但像司机或大的工厂技工,多加班时,每月可领到一万元以上。

智力是神赐给我们的,只要尽力用功,不一定要留学,因为真信徒的人生目标不在得博士学位,而是要「荣神益人」,「丰丰富富地得救」。求学是充实自己以便学习谋生技能,神所要的信徒或工人不全是博士,反而需要各行业的信徒,在各行业里为主发光,结出善果并奉献各人专长,服事主。

无论唸的是哪一种学校或科系,我们都该专心用功,充实自己能力,不要辜负真神与父母的爱。因此不需要因自己唸的好而骄傲或轻视别人,也不需要自卑,因万事都互相效力,叫敬拜神的我们都有益处(罗马书八章28节)。可见,我们不要跟别人竞争,要跟自己竞争、比较,看现在的我是不是比从前的我更进步?这样,自然不会骄傲、嫉妒别人或有自卑感。

四、不要为分数、奖学金唸

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有个很大的毛病,很喜欢争取分数,一分、半分也好。比别人高一分就高兴,少一分就嫉妒,在普通高中里,这种争分数、为分数唸书的很可能考不上大学。也有些人是为了得奖学金而争分数,更有作弊来取得高分数,这种事在现在这罪恶世界里是很普遍的。

有些社会上的奖学金或奖助金,一次可领到五、六百元或二千元以上,虽然金额大,我们还是不要去争取,以免误了我们的学业。尤其是要考大学的学生,更不能把奖学金放在心上,因为奖学金一定会误了您。为什么呢?为了领奖学金,一定会为分数而唸,就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准备升学考。

我记得高一时总平均得了九十几分,可以得到奖学金的机会,但因为我弟兄教我要放弃成绩单上的高分数积极准备升学,否则不容易考上。我们上一届每班考上专科的才两三个其他的都没考上。因此我下定决心,不领奖学金也不为分数唸,我也把这方法转达给同班同学,她们也同意用这种态度去唸,结果我们的成绩单上的成绩都退步了,有了红姑娘(不及格),甚至不及格超过三科而成绩单被直接寄回家。然而我们都笑了,也很快乐,我们继续专心准备升学考(那时学校还没为我们分组唸)。那时又有新的老师教我们,结果出乎校长和我们自己意料之外,全班都考上了,只有身体不好的一两位没考上,而且我们考上的学校也都不错。

主内青年必须认清自己求学的目的,消极方面,平常要用功,同时不要为虚荣唸书,不争分数,不为分数,不为奖学金唸书。积极方面,要热心聚会、热心为主工作,但也要把握时间专心唸书,为充实自己、为荣神益人而求学,因为若能为将来奉献为主传道而求学,那是更值得感谢神的。

五、奖学金无益

假如我领了奖学金,为了继续领,我不得不为分数唸书,这样,我哪里有那么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准备升学考呢?我能考上第一志愿,就是因为我没有为分数、为奖学金唸书。可见真正用功的学生,真想要考上大学的青年不需要奖学金,因为它反而有害。

在大学里仍有很多学生争分数,为国内、国外的奖学金争分数,甚至用作弊的方法得奖学金。作弊情形越来越严重,大学生作弊的技术也更高明。曾有一位弟兄(已犯第七诫)表演作弊给我们看,非常的精彩。有的老师知道这种情形,根本不抓,干脆不监考。有一次,园艺课的期末考,全班都偷看,其实不是偷偷地看,而是大家把笔记公然拿出来抄,那位老师只好走开。那次可能只有我一个人没偷看,成绩好的同学本来不必偷看的,但怕成绩比不上偷看的同学,影响成绩而不能得国内或国外奖学金,因此他们也拿出笔记簿抄。

平常我把所学的完全了解后,把重要的稍加记忆就不再背下去,可得八十分多一点就够了,因为我不为分数,又不为奖学金。我若想留学或想得奖学金,我必须得九十分以上。那么,我必须牺牲些研究圣经或聚会的时间多背几次,因为要得九十几分比得八十几分需要约多一倍的时间还准备,因此我没这么做。

那一次,我应该考得最差,但成绩公布后,才知道我的成绩不错,可能是神的帮助,大概是老师发现我不作弊而加给我很多分数。

有些大学生为了国外奖学金,不敢选修某些课程,因为他们知道那些课的教授分数打得低或严,怕影响他的成绩单上的分数。

有些同学看到别人领了奖学金就吵着要请客,奖学金是意外收获,也不便拒绝,只好请客,如果奖学金只有两、三百元,以路边牛肉面摊子请客,能请几个同学?当然不能上饭馆了。若喜欢装的阔一些的人,因奖学金请客,可能要赔本了,但哑吧吃黄莲,向谁诉苦呢?这种奖学金不能奖学,只能鼓励吃、喝。

各学校成绩不同,很用功的学生在程度高的学校里所得分数不一定高,但在其他学校程度较低,不太用功的学生却比他高。同一学校,各老师打分数的情形也不同。我当老师时,都给学生八十到九十七、八分(术科),有的老师不肯给高分,不是给高分就好。

由以上所说的可知,得高分而得到奖学金的不一定是成绩很好或很用功的学生,很可能是他的学校学生程度低,或运气好,遇到分数打松的老师,也可能是作弊的。因此主内青年必须认清自己求学的目的,为充实自己而唸,不要看分数唸,不要为奖学金唸。教会里的领导者更该鼓励青年要认真用功,但也要鼓励他们热心聚会为主工作,否则,青年会再躲在家为升学、为争分数、为奖学金唸书而没时间来聚会。

六、求学要有止境

有些青年求学无止境或拼他的命,把整个青春或壮年期全花在求学,像这样牺牲太多时间是不值得的,因为我们的人生目标不在此。这是虚荣心促使他们这样的。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为主做点工作不是更有意义吗?有青年因为外文的研究院以研究文学和文学史为主,对翻译的训练很少,所以决定不考研究院。也有青年有很好的机会继续修博士学位,但听从母亲的话修完硕士就回家了,他笑着说:「唸得太高了,有些公司、机关用不起。」他一定是因为能认清真信徒的人生目标,所以能选这条路,不但能多照顾家人,也有机会多做主工,不是很值得吗?教会里需要更多这种有道理的好青年。

七、主内青年求学应有之态度

主内青年求学之道,很需要传道、长执、年长者多指导。消极方面,平常要用功,不管如何,不要作弊,同时不要为虚荣唸书,不争分数,不为分数,不为奖学金唸书。积极方面,要鼓励他们热心聚会、热心为主工作,但也要把握时间专心唸书,为充实自己、为荣神益人而求学,若能为将来奉献为主传道而求学,那是更值得感谢神的,不是吗?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9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9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