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教育普及下,观念渐开放,男女接触频繁,若是一味的不准男女的接触、交往,绝非良策,而应该从中指导两性相处的原则:要保守己心,对于教会异性、同工、工作的同事视为好伙伴或是家中的兄弟姊妹;保持一定适当的距离不踰矩,不留给魔鬼地步,也不过于自信而使自己跌倒。
在时机未成熟时,保守心、保持距离是最好的座佑铭;
不论笔谈或面谈,能时刻不忘圣灵的交通并尊重对方,
这段交往的经验将是令人愉快的。
经过了怦然心动的一刻后,你所关心的必是如何与异性相处了。其实,与异性相处这问题不是从现在开始,早在怦然心动的时刻未到前,一般人即免不了与异性接触,只是有了怦然心动的对象后,才更想去了解箇中奥秘。
现代教育普及,男女教育水平相当,在社会上工作也各展所长,异性接触频仍,已非祖父母时代所能比拟。然而随着接触日多,男女之间牵扯不清的感情纠葛也增多,这也是颇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教会中的青年从小在儿童聚会中培养青梅竹马的情谊,稍长则在圣工中一起服事。相处既不可免,若一味谈「禁止乱爱」、「男女授受不亲」,只是讳疾忌医,实非良策,最好是能提供较佳的相处原则,使青年有所依循,也不致盲目去「尝试错误」,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坊间已有不少指导青年人交友与婚姻的著作可供参考(当然,仍是需明智智地加以选择),本文则是根据圣经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建议,盼能对青年基督徒有些许助益。
壹、消极的保守
一、保守心─培养同性情谊
经言:「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四章23节),心思之所向常脱缰野马,一疏忽即四处奔窜。有人自以为没尝过恋爱的滋味,却在怦然心动后,不觉间对某人有过深的迷恋而不自知。这种心结若没有合适的人予以搭线沟通,便可能暗藏心底而受尽折磨。轻者会随岁月的流逝、个人心智的成熟而逐渐淡化;严重者则固执的「终生只要他那一型的人」,而错失许多姻缘。
所以,不管在教会内或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与异性相处中,都先要与自己的心立约,不要越雷池一步,如约伯与眼目立约:「怎能恋恋瞻望处女呢?」(约伯记三十一章1节);先有心理准备,不随意付出感情,则出差错的机会可减至最低。把异性不当异性看待,而以同性般的情谊相处,就如同在家中,视男性为兄弟,视女性为姊妹,反正我们也常说,教会、公司就是一个大家庭。把同事纯当做工作上的伙伴,把同灵纯视为好同工,有此心防,则虽异性相处,也不致有感情纠纷发生。
与其在感情受创后才指责对方不负责任,何妨先检讨自己是否设下严密的心防。
有人说男女间没有友情,只有爱情,这未免失之偏颇。其实,只要清清洁洁的交往,彼此不存非非之想,既不「来电」,又何「情结」之有?反倒听说很多已达适婚年龄的同灵,当介绍人为其介绍同教会的同灵为对象时,都委婉地拒绝了,原因是「从小一起长大,参加宗教教育,像自家兄弟姊妹一样,不来电。」所以不远千里,效法「以撒娶妻」。当然不是以撒式才是唯一可行的,但此种方式可免除不少感情纠葛倒是显而易见的。
二、保持距离─举止端庄大方
「保守心」是一种抽象的心理建设,但心防设好后还不够,下一步是要化为具体行动;此部份若不小心提防,则易落入感情的陷阱。
为了有具体的概念,分点叙述如:
1. 不制造一对一的接触机会
尽量多数人一起行动,即便有需要单独相处以讨论公务,也要选择较公开的场合,避免隐密的处所,如私人卧室、书房等,免得无端引了发遐想。郊游时大伙行动,避免落单;研究功课也以同性为宜。同事间则尽量婉拒单独的邀约(如参加舞会或看电影),若真难以拒绝,则干脆表明自己基督徒的立场,及在主内通婚之原则。
旧约圣经中记载大卫王的儿子暗嫩,诈病而玷辱了同父异母的妹妹他玛,至终演成手足相残的局面,究其因也是他玛太大意,没有警觉暗嫩已支开了众人,留她单独在房中。于是,原本两人或可循正当途径而结婚,却因他玛为暗嫩制造了为恶的可乘之机,造成无可挽回的错误(参看:撒母耳记下十三章)。
2. 极力避免肌肤的碰触
人的触觉极敏感,异性间不经意的指触、碰肩,都有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触电般的震撼,进而想入非非。或有人言:「我们培养了同性的情谊,我们彼此间并无异性之分别。」以此而勾肩搭背、嬉笑打闹,无所顾忌,则又失之轻浮。须知年轻人血气方刚,因习惯成自然,而一旦热情起了火,便一发不可收拾。
磁铁的两极相吸有其一定的范围,相隔磁场之外,就不致紧紧吸住不放。「保持距离,以策安全」是很实际的警语,因为错误的造成往往是临时起意,即「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3. 衣着不惹人想入非非
男孩子的冲动常是「眼见而心动」,看到风姿绰约的女孩子,有心克制的还好,自制力弱的则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在学业、事业还没告一段落时,若尚不欲与异性有任何牵扯,更当谨慎衣着。端庄的服饰,能得到人的尊重,不会自取其辱。
三、不要过于自信
内在与外在都有了消极的保守,尚须注意不要过于自信,以为自己绝对能站稳。随时听取亲友同灵的建议:「小心,你们走太近了。」「他好像对妳有意思了」,有此警语就该稍节制自己的行为,感情的触角在不觉间伸出去了,要及时缩回,免得伤了彼此。
行文至此,或许有人要抗议:「如此严密的防范,等于阻绝两性交往的孔道,难道要制造更多的旷男怨女?」其实不然,在「怦然心动的时刻」一文人已分析过,感官式的爱慕如惊为天人、体贴柔情、巧遇奇缘等,往往不能持久,若因而导致与未信者通婚,更有诸多不便,因此以上所谈消极的保守,即在防止此类的怦然心动造成不良的副作用。
若能把怦然心动视为一种「纯欣赏」,而不掺杂一丝感情成分,就如在美术馆中欣赏一件艺术品,被其美所感,却不思占有,直等到该属于你的时刻来到,则不会尝怦然心动的苦果。而且消极的保守可制造双方距离,用较客观的眼光来审视异性,所得的印象也较真实。
积极的交往原则应以属灵的交通为基础,藉由教会的事奉、团契里的相处,彼此分享属灵之乐,灵修的增进灵命的成熟度,更以属灵的眼光去洞悉他人,不再被外表所蒙蔽,以圣经作为准则也要尊重对方在未正式结婚应保持一定的社交礼貌不逾越界线。最简单的原则是泰然自若地做自己,有心寻求另一半则要以灵相通。
贰、积极的交往
在积极的作法方面,还有两种较佳的怦然心动的途径:佳人贤德、心有灵犀,这是值得鼓励的方式。而其基础是建立在有属灵的眼光,故以下要来谈异性相处的积极原则。
一、圣灵里的交通
主内同灵相处,重要在能互相帮补,造就灵性。当然若能蒙神安排,走向红毯的那一端,是再好不过,只是在谈婚姻之前,还是以灵修为要,能有健全的个体,方能组织幸福的家庭。故最好的相处机会是一起参加聚会、团契,或参与教会圣工如宗教教育、访问、布道、编辑刊物等。
青年人的团契活动有讨论会、见证会、查经会及郊游、联谊活动等,集体行动可免一对一的尴尬,又可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坦诚分享属灵之乐,即使是木讷、内向的人也能与大家打成一片。彼此关心代祷,能提升灵命的成熟度,更能以属灵的眼光洞悉他人的内在美,而不再被外表所蒙蔽,经由属灵的交通获致的印象比较实在,因为以圣经为标准,若能进一步发展为心灵之相契,则为感情交流的极致。
因此,经由一个人的信仰去透视他,进而结成美眷,是最有保障的,因其有基督馨香之气,双方能以基督的爱互相包容,此种爱方能持久。「娶妻娶德」不是老掉牙的婚姻观,而是所有已婚者的肺腑之言。
灵里的交通可用「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形容,看来似乎不合时代潮流,「万一心动的对象被追走了怎么办?」「怎样让他知道我喜欢他?」……其实不用急,真的出于神的安排,神会感动对方也有相同的感觉,或者感动一个「老仆人」帮你俩牵红线。
或者你自己已经由祷告,有了感动,觉得时机成熟,也可自己找传道长执,请其代为出面撮合。只是你要有心理准备,当尊重对方也有拒绝的权利;而即使被拒绝了,也无须沮丧,不合神的旨意的感情早日断了更好,或许早先的感动只是自作多情。切记勿毛遂自荐,当面表白,否则碰了钉子徒令人不快,引为笑谈,双方必也极为尴尬。
其实眼前所见的好对象,可能全不是神为你安排的,你想强求也得不到,不如耐心灵修自己,如果你够好,神必会预备一位与你相当的伴侣。有位姊妹如此见证:「我原遗憾眼前的好弟兄一个也不属于我,谁知神却在远方为我预备了好得无比的另一半。」
总之,异性相处务必清清洁洁,勿轻易涉及感情。但求每一步都走在神的旨意中,而不急急走在神的前头。灵里交通不但能造就自己,且能帮助我们找到合神心意的另一半,这是青年同灵当竭力争取的。
就算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对象,那也无妨,至少已在灵里交通中找到属灵之乐,与神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独乐乐也是另有一番体会。
二、尊重对方
如果在灵里的交通中感受到对方合神心意,又透过第三者传达了彼此的心意,而安排了进一步较深入的交谈,此后最重要的是彼此尊重。因为即便到了这阶段,双方仍在寻求神的旨意,故不能限制对方的自由,举止也避免轻佻,当尊重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已有某种程度相知,便不再保持应有的社交礼貌。须知过了这一阶段,两人还不一定会结合,所以保持相当的礼貌,万一日后分手,方不致造成缺憾。
最好是能顺利结合,而这种互相尊重的习惯,将是日后婚姻美满的基石。
如果在平常相处的异性中,没有谈论婚嫁的对象,而经由媒妁之言初识异性,上述的原则仍是非常实用的。尤其透过第三者的安排而做一对一的接触,在时机未成熟时,保守心、保持距离是最好的座右铭;不论笔谈或面谈,能时刻不忘圣灵里的交通,并尊重对方,则这段交往的经验将是令人愉快的。有缘结合者,会常回忆这段罗曼史;即使没有成为眷属,当作是多认识一位同灵,也是一件收获。
人与人相处,坦诚、尊重是必备的条件,只是异性相处更要注意感情的触角,避免感情纠葛。以上所述消极、积极的原则,可供青年同灵作参考。若嫌所述繁杂,则尚可提供一简单的原则,即「泰然自若」而已,以平常心对待从眼前经过的异性。若有心寻求另一半,则「以灵相通」可为指针,余则求神带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