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行路感怀

行路虽难,若主赐我敏慧聪颖,当更能尝到至甘露的神恩。

「爱心」在纯朴的年代,一如涓涓溪流涌动在人心扉。多少年过去,当芎苍的视野不再广阔,当绿野平畴一寸寸消失,人的爱也变得有所保留。

昔日情景,何时能再?或许,偶然有一点儿感动,也只是短暂的炽情罢了!

「若没有爱,即使能说万人的方言,我仍只是一个鸣的锣、响的钹」。本期内容「爱心的实践」以四篇短文娓娓述说,谨愿提供一个思索路向──当你在行与不行踟蹰的当儿,请仰望神,寻求那汨汨不绝的原动力。

算一算,信主已满十一年,还是个孩子,没能明白太多深奥的道理。那天,大家一起开会,讨论新年度专栏的「芳名」,我一见「行路难」这三个字,心底暗暗叫好;走一回人生,走一回信仰之旅,都不离个「难」字。

唐朝那个繁华世代,还免不了有李白落拓跌宕的人生,他说人生之苦莫过于有志难伸,极不得意时只好安慰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代的丰饶富丽相较于今日,恐亦逊色;而活在这个世代的我,再平凡不过,怎会兴起李白那种人生之路窒碍难行的感叹?是因疏懒怠惰于灵修或是社会乱象令我迷惘,亦是找不到行为准则而失去行动的能力与方向?

我不能像李白那样,把问题放在一边而不去思考,他不过是寻求人生出路;而我寻求的是归回真理的道路,李白可以轻轻松松地「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我呢?总得为难行的路找到攀爬的途径。

于是,我发现生命之所以有阻碍困顿,乃是神所赏赐,为了让我多用心体察,祂铺陈转述的优美手法,每走一步都要神清气定地观看,以调整自己的位置走势甚至观物的心境。

十一年好短,短得自己回头一望见不到几个脚印,如果当初所选择是条不费力的路,或许连个印子都找不到,还是艰辛点的好,二十年三十年后,当再次回首,能再次感谢神,行路虽难,若主赐我敏慧聪颖,当更能尝到至甘美淳如甘露的神恩。

仅以此文做为「行路难」的引文,当你行到歧路、难路、绝路,不要忘记主才是你我越过障碍唯一的路啊!

(4)
上一篇 2020年8月30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