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日复一日仍要走着劳碌的步伐,只要心中仰望神,我们仍可经历生命最初的波澜。
老家僻处深山,每逢假期返乡,得搭上两小时的车。由繁华市集到荒烟蔓草,一路行来,只觉心尘渐滤,通身清明。
乡农近两三年来多改植茶树,使原本丛树芜生的阿里山公路畔,大半成为畦畦茶圃;从车上望去,枯荣之际,亦颇令人感慨。
今年春假一如往常,脱去尘衣,在山林间卷舒风云,是时正值达邦教会兴建主殿,由于人手不足,故多半时间都在半成形的会堂里运石砌砖。看着会堂渐渐成形,心里盈溢着欢乐与感谢。
有回同堂叔下山运砖,当天烈日临空,便是坐着也难熬,车行半途,抬头遥望,看见炙阳下茶园里,几个茶农正蹲身拔草,似乎浑不以骄阳为意,脑海中顿然闪现一段话──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此时堂叔忽道:在茶园里工作的人就是这样,早上带个便当上茶园,中午做到那儿就在那儿吃午餐,帽子一盖,胳臂一弯,抱头就小憩一番,然后继续工作,这就叫赚血汗钱。
我有点茫然,彷彿看到山坡上有波波人潮,伐木、垦山、犁地、植茶,于是,短短一年间,山的面目变了。而不变的是,人依然要汗流满面,才得饱食。
叹息是浮生的最佳脚注,因为人本是为苦难而生。我们一生都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一生都必须在是非虚实间挣扎,做诗的人说:「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我的心在我里面凄惨。」(诗篇一四三篇4节)。
之后,又断断续续的以「人生苦难」的眼光凝视这群被山环拥的村落,此处有无比美好的落日夕阳,沁凉人心的山风,夜里更有繁星满天,一切都向人诉说神创造的荣耀,可是,同为受造物,人们却必须在此世间劳苦忙碌,承担着未知命运的煎熬及人生苦短的悲怨。
有人说:农夫是永恒的人类。确然,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农夫与之冥合,于是他们能直接经验到生命的真像,在苦难中,便能以顺常之道抚慰自己的心灵。如今,我们都习于「静观自得」的处世箴言,静观生命,使我们无法体验生命最深沉的挣扎,于是我们成了生命的过客,脸上永远充斥着虚浮的笑容,彷彿一切都挺如意的。这种无实的喜乐,正是这世代最大的悲剧,当我们必须赤裸面对生命时,舍绝望而何?
朝阳下,叶尖垂挂着晶莹露珠,半斜的坡地上,早有多人的裤管被露水沾湿了。也许,在这多变的世界,我们该去思考的,是太阳下不再新鲜的事。即使日复一日仍要走着劳碌的步伐,只要心中仰望神,我们仍可经历生命最初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