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期待自己不只是个妻子、母亲而已,她更期待自己成为一个完全人,能为主所用,能对他人有助益,能在神的大工程里尽一点本分。
总有人会记得,
一个女人的付出。
她的天空,她的世界,
她的拥有,她的方向,
她的执着,
在箴言三十一章一一是她。
与神绵密的缔约;
在祂既定的轨道里,
愈行愈见灿烂光华。
星期天,早晨十点,斐如在厨房里清洗昨夜留下的碗筷,周末电视午夜剧场总令她偶而「脱线」,毕竟,喜弹生活变调曲是她难移的本性。屋内静悄悄地,除了水声唏哩哗啦,她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心中一片静谧、解放、满足和喜乐,多么美妙的时段!全全然然地属于自己!不用忙着上市场张罗一家吃喝,二娃一早出游了,先生职务缠身,归不得,偌大屋子只她一人,丝毫嗅不出假日里阖家乐的热闹气氛,她,却有无法言喻的喜乐。
十九年婚姻的造就琢磨,使她由全然纯真的少女蜕变成茶米油盐劳心劳力的煮妇。先生的情深意重丰润了她的心灵,平淡踏实的生活让她感激恩主随时同在的平安,她知道自己是幸福的;诚如好友所言:有美满家庭、有正当职业、有相当教育水平、有至亲好友诚挚情爱的环绕,更有恩主做倚靠,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只是,婚姻也给了她相当程度的压力,为忠于自己对婚姻的誓言,她使出三头六臂认真地扮演该演的角色,也认真谨慎地随先生跟主脚踪行,点点滴滴或血泪或欢欣的同心耕耘下,家是略具规模了,但多少自己的喜好、理想就在这过程中一一内敛隐忍了,尽管她渴想在照顾家庭之余,自己仍能拥有一片天空,但现实种种责任,要想活出另个层面的自我也只是一种奢侈。她不怒不悔,只是感叹!人既入世红尘,就无法不食人间烟火;既跳入婚姻,就不能不背负婚姻十字架;既生儿育女,就不能不忍受爱的负担,她常不自觉地想起「……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受这苦难的。」「……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哥林多前书七章34节)。
好个保罗,他的先知灼见,终使其免受「苦难」而能超越「小我」,完美地活出「大我」为后人效法。
斐如相信凡事有时,她期盼二娃快点长大,好让自己能尽情涂抹生命画册,呈现五彩缤纷的风采。因此心中常存希望之泉,珍惜、谨慎地拾取在现实切割下零星残余的片刻须臾,偷偷地、孤独地却颇自得其乐地运用在造就自己更有价值和更具深度的事项上,或研读语文,或与主密相契,或习写书法,或练习遣词造句,或观赏各种艺文活动,使自己心性视野更宽阔超脱,让心中那蓄势待发的风筝能翱翔蓝天白云间,青山绿水上。
多少个无伴相随的雨后,博物馆、古董店中那些千古岁月浸润过的稀世珍品留下她的凝视,小镇山涯边的天然温泉池里有她「温泉水滑洗凝脂」时撷取同好坦赤畅谈人生哲理的喜乐,图书馆诸多佚页扇册里有她与神交甚久的作者的对谈心语,无欲无眠的夜晚更藉着只字词组与远方知己叙旧。
她期待自己不只是个妻子、母亲而已,她更期待自己成为一个完全人,能为主所用,能对他人有助益,能在神的大工程里尽一点本分。因此她提醒自己勿让婚姻的现实面磨蚀了她的心志,勿让家庭的情爱牵制成为茍死赖活的无知妇女,勿让属世的缠累使自己成为不知长进、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姊妹」。
生命的菁华风采应可以各种不同层面的姿态丰富地挥洒。传统的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一向是正面且易为人接受的女人色彩,却不因此意味他种色彩的女人是绝对错的,神造万物本各有其类、姿态,斐如期盼自己能拥有千变万化的色彩,每种色彩都能恰如其分地呈现生命之美以叙说恩主的大能。本着这样的心志,她走过一日又一日,不知不觉,竟已届不惑之年,生理官能不再欣欣向荣,内心却如日中天,她喜欢这样的年纪!从前一步一路的登高俯远,造就她今日的视野能更开阔清明,多少的不如意也能冷静理性地面对面而以不惑的智慧来化解。
时代进步神速,各种观念风起云涌,世潮下的人生观亦不再是往昔所熟悉的,教会新生代的作为并非循着预期的模式呈现,为此,她矛盾、冲击过、迷惘过,究竟孰是孰非?何去何从?想到某日自己不习惯娃儿聆赏的新潮音乐而不觉忆旧念昔,换得娃儿的揶揄:「妈,你老了喔!会忆旧了喔!」不觉悚然心惊,自己向来不是推崇生活多层面之美吗,不经意间竟自陷以管窥天、以厘测地的主观里,而重视法利赛人的自义自傲,其实「旧」未必全是,「新」也未必皆非,重要的是彼此存「敬重」看待,更求主赏赐智慧慎思明辨。
走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婚姻路,卸下包袱之刻,随着娃儿的日渐茁壮而指日可待,斐如欣慰之余,不觉脱口吟起一一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如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今天将会是丰富、美好的一天!」斐如肯地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