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惑与不惑

走出医院门口,妻一面走,一面哭号:「主啊!这么年轻就要召他回去?我这么年轻就要当寡妇。」

「他将到四十岁,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到了那里,见他们一个人受冤屈,就护庇他,为那受欺压的人报仇,打死了那埃及人。他以为弟兄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们:他们却不明白。」(使徒行传七章23-25节)。

好一个胸怀大志、伸张正义的勇者,他不惑于世,因为就学问、口才、行事论皆为上选;他什么都不缺,只缺对神的认识与倚靠;什么都有,只是没有神的启示与感动。

「过了四十年,在西乃山的旷野,有一位天使从荆棘火焰中向摩西显现。这人领百姓出来,在埃及,在红海,在旷野,四十年间行了奇事神迹。」(使徒行传七章30、36节)。

同一位勇者,他经历另一个四十年,他再度不惑,但却是对神的不惑,因为神给他证据,给他能力。在这之前,他对自己的能力与抱负是肯定而不惑的,现在,他却思忖着:我是何许人也?我有何能何德?你又是谁?

在这惑与不惑中,我们见到了一个人属灵、属世生命的转化与消长。摩西在行将四十之年,渐渐因信长大,树立了一个四十不惑的典范。

四十岁是一个人生重大的里程碑,因为他已经走过大半辈子(经云:人生七十,强壮者八十),在世事上而言,经过岁月磨练及人生阅历,为人处事渐趋圆融与稳健,将此时段视为承接重责大任的开始,实不为过。这是人生最活跃的时期,而在信仰生活上,是否也能有如此的「同步」?

人生行脚至此,原则上已趋定型,但若发现在更适合、更值得自己扮演的角色,就应早下决心,重新检讨该走的路,以迎接更宽广的生活领域。否则,将感到生不逢时的挫折,而在嗟叹中虚掷时间与精力。有人说,四十岁之前是蓄电的时光,之后,则是放电的时段。积存多年的人生体认,此际应该是在实际生活中印证的时候了。

你若已确信是神主宰我们的一生,何不在这个时候,对神有更多的交托与信靠,让信仰生活在整个生命中,越趋扎实,真正由心中喊出:「主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生命实在是短暂的、有限的,以此有限的生命去换取永恒的价值,将是何等划算、何等荣幸。

感谢神,给我机会,以驴驹之微,伴主荣耀之行。这匹应受囿于磨坊打转而终其一生的驴子,竟蒙荣宠而被解放,且得以驰骋于青草地上来传扬其恩、赞美其德,不必再汲汲营营于市井之间,不必再折腰于五斗米之下,利未人之获恩,既深且大矣!

三十三岁那年(民国七十四年)神学院招生,及逾截止日期,仍只有一位报名通过考试,神学院为是否如常开课处于两难,后来临时决定做第二次招生。公文发至各教会时,心中颇有感触!为何我们青年视献身为畏途?为何传道工人长久都是不足的现象?那些大发热心的人怎么还不走出山洞?

虽有感触,却无自觉,总认为从各角度来看,我都是不适合的,绝对是个「圈外」人,主应该会感动「那些」合适的人出来。但主的拣选是奇妙的,超过我们的道路与想法。在长执的勉励中,开始陷入矛盾的争战,只是自我意念非常确定:「不可能!」所以虽祷告并无交托,以致完全没有平静安稳的心,心中如大石压着。想到本会传道人以教会为家,远睽妻小,返家如做客的生活方式,便敬而远之不敢再想下去,此时的心正如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不能定夺。

在这段优柔寡断的迷惑中,主亲自点醒梦中人。九月十八日清晨,妻在惊骇中将我摇醒,因她刚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我突然长了毒疮,且蔓延非常迅速,一下子之间,全身都罹患遍布,直觉上就如约伯的遭遇,甚是可怕。当我们赶紧求医就诊后,医生带来了晴天霹雳的消息一一非常不幸,这是极为罕见的皮肤癌,目前尚无救治的医药。他嘱咐我们返家,做必要的后事准备。走出医院门口,妻一面走,一面哭号:「主啊!这么年轻就要召他回去?我这么年轻就要当寡妇」我更思及多年来,尚未报答主恩于万一;又思及曾有多人勉励我们出来献身做主工,但我们一直拒绝,现在就是想出来也没有机会了,不禁悲从中来:「主啊!我们还有机会吗?主啊!我们还有机会吗?」就这样,妻哭醒了过来。

当天,我们共同跪在主前,真正交托的祷告,主若愿意……。感谢主,关键时刻,主让我们明白,生命如同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是主愿意,我们才能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

转眼间,从神学院毕业,投身在传道事工上,愿在主的带领之下,任祂遣唤使用。对主奇妙、丰盛的大恩,谨以不惑的信心交托,以迎接不惑之年。

(0)
上一篇 2020年8月3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