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镜自照,浓密的黑发中,已白发丛生,从不曾看见的鱼尾纹,隐而可见,体力也大不如前。
一、感慨
自小体弱多病,几乎成长中每一阶段,皆有一病相随,常自叹「此生常为此身苦」!因此,隐约中,总认为自己活不过四十。
这句「活不过四十」惹来外子一顿训诫:「生死皆在神手中,如此说是不敬虔。」又说:「世上活不过四十的都是一些伟人,如萧邦、莫札特、郑成功、耶稣,妳,很平凡,放心,会活过四十的。」
果真,今年,四十已过,感谢主!
但揽镜自照,浓密的黑发中,已白发丛生,从不曾看见的鱼尾纹,隐而可见,体力也大不如前,这是四十以前未曾有的,但在四十时,却一一浮现,岁月果真饶不过任何人。
这些外表的变化是自然现象,偶一感喟也就面对现实了。令我调适不过来的是「承上抚幼」的责任骤然加重的压力;双亲、公婆关怀的言语日少,代之的是病痛的诉说,以及他们因病住院,多次奔波医院,体力的考验加上心理的负担不言而喻;孩子又处于将进入青少年期,是心理、升学压力需颇费心的年龄,这才明白前人常说「哀乐中年」的「哀」味。
人到中年,当然比少不更事更来得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但有多少人情竟是压抑自己委曲求全,多少世事是左右为难,动辄得咎;年轻的无知、不成熟,别人多少会包容,而今不光是家庭承担的责任更重,教会事奉上的责任亦然,做对了,是应该,做错了,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
二、困惑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惭愧的是,我竟「四十而惑」!也进入我信仰的低潮期。
灵性的成长跟不上过多的事奉,导致我感受不到事奉的喜乐,而是疲倦,也体验不出「施比受更有福」的意义。只是奇怪教会中为何有些人一直被「塑造」成「施」的角色,一些人永远是「受」的角色,而这中间的交集点机率却很小。记得有一次生病,躺了一星期,足不出户,没人探访(有唱名代祷),没电话询问,倒是接了一位老慕道者的电话:「×太太,妳好久没来看我了!」
中国人的「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多做多错」,也慢慢在教会中看得到了,「讲」的人很多,能「做」的人很少;鸣的锣、响的钹很多,「爱心」僵化成一种「责任」,不能爱看得见的弟兄,却在事工上大发热心。
而在教会外的人际上,也经历了一些困惑。自从热心聚会、事奉后,在未信家人心目中就划下一个属灵的标记,在多位个性刚烈的娘家兄妹中,也一直是最温和派中,凡事忍让、迁就,常是位「倾听者」(他们一直忘了我也是「凡人」,他们所经历的扰人「凡」事,我也多数经历过)。最近因身心俱累,在一次家人团聚的场合中,因失控而发了一顿脾气,结果竟导致众姊妹一、两个月不与我通电话(而此事若发生在我其他兄弟姊妹身上,则是隔天即雨过天晴,因为彼此明白一一他的个性就是如此)。至此方明白许多不信或反对基督教的人士,往往心中藏有一把严厉的皮尺用来衡量基督徒的行为,这些人一方面认为基督教教义不值得信奉,另方面又不自觉的要求基督徒,应该达到教义的崇高标准一一爱心十足,品格高尚,凡事退让、宽容。
三、了悟
解铃,终究还是要系铃者。
这样的现象持续了一阵子,外子观察到我性格上的变化,易怒、烦燥,与我长谈了一番,明白原因后,他希望我在圣工上暂时退出,多留些时间读经、祷告,不必在乎别人如何看你,最重要的是我如何看自己,神又如何看我呢?
在这段闭门灵修的时间,沉淀了一切,思格逐渐清明,问题的关键也出来了。
我们当中,尤其是老信徒,很容易落入律法主义中而不自知;希望把外面的事奉代替里面所缺乏的性格,这可能是现代基督徒最特殊的一种「病」,可悲的是,多数人不能自觉。因此,明明自己只有一分的灵性,却有强烈的倾向要表现两分,把外在所有好基督徒的样式,猛往自己身上穿,也不管合不合身,久而久之,就戴上了一个面具,只想「行」,而不愿顺服成为基督所希望我们「是」的人。
主的轭原是轻省、容易的,但是常常因为我们观念的错误把它挑重了,以致失去喜乐。其实,我们追求灵修是为了顺服基督,操练舍己的功夫,这个动机是出于爱,而不是职责,是出于自愿,而不是因为害怕「不灵修不做工」的后果。
「凡你们所做的都要凭爱心而做。」(哥林多前书十六章14节),这是我们事奉、做工的动机,而不是今天我是某某事工的负责或工作人员,所以,我做了这件事;我们做,是本于「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以弗所书六章7节)。保罗在事奉上的精神,是我们很好的榜样,他已真正领受体会到施比受更有福的意义,所以能做到「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永不失望。」,至终在身心上有这样的自由:「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书四章13节)。
所以我们要时常儆醒一一做同一件事,昨天可能出于顺服基督,而今天则为了守律法。如何避免?唯有属灵生活不断长进,随时顺服基督!
四、自勉
四十,在属世是不惑的年龄,是成熟的标记,但在属灵的天国路上,它的定义却不是如此,耶稣说:「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马太福音十九章30节),保罗说:「自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哥林多前书十章12节)。
所以,虽已过四十,我永不敢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唯有求主怜悯保守,以保罗的「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功夫。」这话为四十自勉。
然后,当结局的焦距拉近时,我期待自己能有保罗的自信一一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
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
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