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为求长生不老,以便永远享福而计,曾差遣徐福(秦时方士,字君房),及童男、童女各三千人,搭乘楼船入海,往东海中祖洲寻求「不死草」。但徐福等一行六千人,却一去不返(见「仙传拾遗」)。
虽然人生是劳苦和愁烦的连续(诗九十10),伊甸园早已不存在于人间;但「惟愿享高龄而不愿夭折」,却永远是人人共同的愿望。
一、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
谁是最长寿的人?寿数最高的人最长寿,寿数愈少的人愈短命,这是一般人的观念。就这个观念来说,玛土撒拉便是历史上最长寿的人。因为他活了九百六十九岁,再差三十一岁就是一千岁(创五27),比民间的传说所说我国上古时代的彭祖更长寿。创世记第五章所记载的,可以说是原始时代的「长寿者的名单」。在那份名单上,以玛土撒拉为魁首,其次便是活了九百六十二岁的雅列(20),第三位是活了九百三十岁的亚当(5)。其馀都是九百多岁,八百多岁,最少的是活了七百七十七岁的拉麦(31)。在我们今日这个世代,一般人的寿命通常都在六、七十岁之间,若有人能活到一百岁,已可算为罕见的长寿者了。但若拿玛土撒拉那时代的人来作比较,却又显得非常短命,简直是小巫见了大巫呢!
「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诗九十4)。当神人摩西对神如此说的时候,他的心里或许正浮显着活到将近一千岁的玛土撒拉的影像。在摩西那个时代,一般人的寿数大约是七十岁,只有比较强壮的人,才可以活到八十岁(诗九十10)。所以玛土撒拉的寿数,对于摩西那时代的人来说,确是太长太长了。但由那位「从亘古到永远」的存在者-真神(诗九十2)看来,一千年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真是极其短促的。
「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事实确是如此。试想:在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玛土撒拉,如今何在?与他同时代,许多活到九百多岁,八百多岁的长寿者,都到那里去了?我国的彭祖呢?「时间的巨轮」不断的旋转着。它送走了许多人的青春,催人衰老;它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使他们永眠于坟墓。「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三19);「你使人归于尘土,说【你们世人要归回!】」(诗九十3)。死是众人的结局(传七2),坟墓是人类肉身的归宿(传十二7上)。世人既然都必死,不能永远住在世上,就算活能到一千岁,也是很快就成为过去了。
在神看来,就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就我们世人来说,七、八十年的人生,则好像一声叹息,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九十9-10)。「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传一4)。今晚的月亮,不知道曾照过多少古人?但那些古人却都早已亡故,一个也不在人间了。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史记)。世上的岁月,真是短暂易逝,一去不复返!
二、有永生的人最长寿
所谓「永生」,就是永远没有穷尽的生命,不止一千岁,也不止一万岁;更不是用「与山河并寿,与日月同光」一语所可形容的。由此可知,真实最长寿的人,并不是在世上活得最久的人,而是有永生的人。因为人若没有永生,纵使能享一千岁,甚至一万岁的高龄,也是很快就度尽了。但若能得到永生,虽然在世寄居的日子不多,仍可算为最长寿的人。
创世记第五章所记载的,也可以称它为「死人的黑名单」。因为在全章短短三十二节的经文中,「就死了」这三个字,竟然一连用了八次之多。诸如:「亚当共活了九百三十岁,就死了。」(5);「塞特共活了九百一十二岁,就死了。」(8);「以挪士共活了九百零五岁,就死了。」(11)等。但在这份「死人的黑名单」上,却有一条漏网的鱼,没有被「死神」抓到,他就是唯一未曾经历死亡之痛苦的以诺。在二十四节如此记载:「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希伯来书的作者,也为此事做见证说:「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来十一5)。
就在世寄居的日子来说,以诺的一生只有三百六十五年(创五23),比与他同时代最短命的拉麦还短四百一十二年。但因他有「神把他接去,使他不至于见死」这个福分,所以实际上他是最长寿的人。三百六十五年-这不过是以若在世做人的日子,他的生命并没有结束,乃是永远没有穷尽的存续于天堂的。
我有一位小学时代的同学,他的太太和儿女们都是本会的信徒,他的岳母也是;他虽然来本会参加过几次聚会,却一直没有受浸。他有一个儿子,在十五岁那年受浸归属本会,而且也受了进入永生神国之凭据的圣灵。那一年,他的儿子因肺结核病严重,不治而离世。弥留之时,他说:「我要回去了!」
他的伯父恰巧在身旁,因为没有信主耶稣,不明白他的意思,所以问他说:「我们的家就在这里,你要回去那里?」
于是,他回答他的伯父说:「这里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天堂!伯伯,请您赶快信主耶稣,将来我们才能同聚于天堂!」
在历史上,曾有许多着名的哲学家,虽然潜心研究「人生问题」,以终其一生,还是不明白人生的意义如何,生存的价值何在。这位小弟只有十五岁,不但书读得非常少,而且毫无社会经验,对于人生问题更是根本未曾思索过。但他对于那些哲学家所不能解决的「人生问题」,却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他说:「我要回去了!这里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天堂!」若不是出于圣灵的启示,对于深奥的「来世观」,他怎能认识得如此清楚?若不是有圣灵在他里头,对于「死亡」这件人生大事,他怎能如此坦然无惧?对于回去天家享受安息的盼望,他怎能如此有把握?在「淮南子」一书中,有一句话说:「生寄也,死归也。」但实实在在能「视死如归」,对于死亡毫无畏惧,而且有「回家似的快乐之心情」的人,究竟有几个?要回去那里?有什么凭据没有?
这位小弟的人生只有十五年,用一般人的观念来说,算是夭折,未能终其天年,非常可怜!事实则不然,他只是结束了地上的生活而已,在天上更美的家乡那边,他的生命仍然是存续着,而且是永远没有穷尽的存续着的。所以就基督徒的信仰立场来说,他实在是最长寿的人。
当我们的家人要出国之时,我们虽然也会淌出几滴伤心的眼泪来送别他,但那却不是绝望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他的生命并没有终止,他不过是结束了在甲国的生活而已,他正要开始他在乙国的生活。他是出国去了。基督徒的死也是如此,他的生命并没有终止,他不过是结束了在地球国的生活而已,他正要开始他在天国的生活。他是出国去了-由地球国飞往天国去了!有一天,我们还要见面-在天上更美的家乡那边!
三、怎样行才能得到永生?
那么,我们当怎样行,才能得到永生呢?在要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想一想:「死」是由那里来的?为什么人会死?然后,我们才进一步来查考「得永生」的方法。
有人说:「死是由老而来的。」然而,有些人却还没有老就死了。有死于青年时期的,有死于童年时期的,有死于婴孩时期的,也有死于胎内的。「老」只是令人致死的许多原因之一而已,并不是绝对原因。
又有人说:「死是病所招致的。」但是,有些人却无病而死。有撞车死的,有坠楼死的,有溺死的,有烧死的,有冻死的,有饿死的,也有战死的等,不胜枚举。可见,「病」也是令人致死的许多原因之一而已,并不是根本原因。
那么,令人致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圣经说:「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五12);又说:「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23)。由此可知,人之所以会死,乃因犯了罪。换句话说,人若没有罪,便不会死。依此推论之,已经犯了罪的人,罪若能得赦,也就不会死了。
如何使罪得赦呢?圣经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流,叫你们的罪得赦。」(徒二38);又说:「现在你为什么耽延呢?起来,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徒二十二16)。为什么受洗(浸)有赦罪的功效呢?因为主耶稣是世人唯一的救主(徒四12),他为世人的罪受死所流出的宝血,有赦罪的权能(弗一7);我们受浸时,不但在浸在水里,同时也浸在主耶稣的宝血里。怎么知道,我们受浸是浸在水主耶稣的宝血里呢?因为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不但流出血来,而且也流出水来;他是藉着水和血而来的救主,有圣灵明显的见证,可使我们确信不疑(约十九34-35;约壹五6-7)。关于受浸有赦罪功效的问题,保罗也说过:「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着我们神的灵,已经洗净(洗净了罪污),也圣、称义了。」(林前六11)。
一千九百六十三年,我往高雄教会布道时,曾提到「罪是令人致死的根本原因;要使罪得赦,必须受浸」这个问题。散会后,有一位军人朋友来问我说:「你刚才说,罪使人致死,受浸可以赦罪。是不是?」
我答道:「是!」
他又问:「那么,在你们的教会受了浸礼的人,罪既已洗净,是不是永远不会死?」
我又答道:「是,您问得很好!」他立即用表示怀疑的眼光注视着我。
于是,我向他解释:「圣经上有很多地方记载,基督徒的死是睡了,当基督再临之时,我们都要醒过来,而且要改变为灵体(林前十五51-53)。因为基督已经藉着死,败坏了掌死权的魔鬼(来二14),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那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了(提后一10)。不是吗?」那时,他在「教会聚会所」信主已有数年,圣经也懂得不少,所以很快就明白了我的话。在那一次布道会中,他受了圣灵,而且重新受浸,归属于本会。
一般教会的洗礼,因为没有依照圣经所指示的方法去施行,也没有圣灵做见证,所以没有赦罪、称义的功效。因此,凡是在一般教会受过洗礼的,都必须在本会重新受浸,才能得享永生。
有一个法利赛人,叫做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有一次,他夜里来朝见主耶稣。主耶稣对他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怎么重生呢?尼哥底母不明白。所以主耶稣又对他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三1-5)。所谓「从水生」,就是受水浸(受浸礼);「从圣灵生」,就是受灵浸(受圣灵)。一个人想要重生进入神的国,享受永生,除了必须受浸礼之外,还要领受圣灵,才算完全。圣经上所说:「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圣灵),就不是属基督的。」(罗八9);或说:「这圣灵,是我门得基业(天国的产业)的凭据。」(弗一14)等,就是这种意思。
受圣灵的绝对凭据是「说方言」。当彼得在哥尼流的家里布道之时,与彼得同行的门徒之所以知道哥尼流一家人,以及他的亲属、密友等受圣灵,乃因听见他们「说方言」,好像他们当初受圣灵那样的状态(徒十44-47;十一15-16)。
一般教会都没有圣灵,因为他们不会说方言。因此,凡是在一般教会信主的,都必须重新受浸,归属本会,领受天父所应许的圣灵(路二十四49;徒二38-39),才能得永生。
亲爱的慕道朋友!你愿意享受永生的大福分,成为真实最长寿的人吗?请你继续在本会查考真道,并且趁早在本会领受水浸和灵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