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个人信仰之影响,是恒常久远的。犹太人信仰根基之稳固是众所皆知的,若回溯犹太教的历史,则可看出其根基稳固之原因其实再简单不过。因为在宗教教育历史上,家庭始终是犹太人主要的教育中心。圣经虽然没有明说家庭祭坛的重要性,然而无论是新约或旧约,都一再教导我们要将信仰实践在生活中,以生命影响生命。然而现代基督徒的祭坛是筑在教会,家庭祭坛就逐渐不太重视,私人敬拜也随之消失。最后,回过头来,连教会都失去生命力。因此二十一世纪宗教的大复兴运动,就从家里开始吧!
一、儿童聚会
小明是国小五年级的学生。他最喜欢星期天;因为早上能到教会参加儿童聚会。
教会的小朋友,大多在八点半钟就抵达会堂,由老师带领大家祷告;然后就是诗颂时间。个个小朋友精神抖擞地,高声唱着赞美诗。儿童诗歌容易学,唱起来又好听,歌词很有意义,也容易背诵;老师每两周就教一首新诗,小明很快就学会了。
崇拜时间开始,排队进教室。小明每星期都带零用钱来奉献,因他感谢真神日日的看顾。
上课时老师先复习上星期的课程;之后,又讲解本课的圣经故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背圣句时,小明总是第一个举手要背诵,因为他很认真学习,主耶稣赐他聪明,让他有很好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朗诵课文与做作业后,大家感谢祷告,到教室外排队,老师交待事情,接着一一点名,然后散会,小明就带着可爱的妹妹走路回去。
二、午餐时间
星期天最好,因为爸爸放假在家,中午全家人能一起吃饭;不像平时,爸爸中午在公司用餐,要到下午六点钟才回来;妈妈每天早上都为小明准备便当,中午是在教室吃饭,不能一家人团聚;只有星期日最难得,大家一块儿围着餐桌,听爸爸指挥大家低头默祷,感谢主耶稣赐我们日用的饮食。
今天,妈妈特别准备好吃的菜,小明早已盛了四碗饭,把筷子、汤匙,一套套地安放在餐桌上。标准的四菜一汤,完全是天父真神的赏赐。大家坐好,默祷感谢主,然后开动。
香喷喷的鸡汤,可口的豆腐炒白菜,又嫩又细的鳕鱼片,还有糖醋排骨肉,更有妈妈拿手的荷包煎蛋,不破也不焦,里面有好吃的蛋黄。小明好高兴,挟了一个荷包蛋给爸爸,也挟一个给妈妈,妹妹已经挟去吃了。
爸爸笑着说:「小明真懂事,实在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小明不好意思地说:「圣经上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可以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且带应许的诫命。」
妈妈接着说:「感谢主,小明很乖巧,每次年末特别聚会,他都获得学业奖。」
妹妹在旁边抢着说:「我也有出席奖。」
爸爸忽然间想到一个问题,就问小明:「做儿女的为甚么要孝敬父母,你知道吗?」
小明想了想才回答:「爸妈生我、养我,辛辛苦苦养育我长大,我应该孝敬父母,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妈妈看着小明说:「你答得很好。」
爸爸又问:「小明,你可知道;当你挟这荷包蛋给爸爸时,爸爸是何等的高兴呀!你知道为甚么吗?」
小明顺口回答说:「我知道,因为这样做是孝敬父母的行为。」
妈妈笑着说:「这是主耶稣赐给你聪明。」
妈妈说祝福话的当儿,忽然间小明领悟了一个宝贵的道理。他兴高采烈地说:「我知道了。我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都是妈妈下厨房做给我吃,我要感谢妈妈;但是妈妈能买来这么多材料,乃因爸爸辛苦去赚钱,交给妈妈买的,所以我要感谢爸爸;总之,我应该孝敬爸爸和妈妈。」
爸爸听了直点头,接着说:「不过爸爸能天天出外上班赚钱,妈妈能买菜烹饪,都是天父真神的眷顾;祂保护爸爸身体健康地作事。所以一切都要感谢神的恩典。」
小明说:「爸爸说得真有道理,圣经上不也写着,我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神的手中吗?」
一面快乐地谈着,同时吃着饭用着菜,就这样欢渡过宝贵的午餐时间。
三、家庭聚会
利用下午,小明和妹妹写完了星期天的功课。
吃过晚餐;妈妈在厨房洗碗,爸爸应妹妹的要求,将儿童诗歌的录音带,放给妹妹听;她一面听一面跟着唱,有时还比手划脚地唱游着。
小明向爸爸建议:「今晚会堂没有聚会,我们举行家庭聚会好吗?」
「等妈妈整理好餐具,我们就开始。」爸爸很愉悦地马上答应。
约晚上八点钟,一家四口端坐在灯光充足的客厅,爸爸奉主耶稣圣名开始家庭聚会;就像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十八章20节所说的:「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主耶稣与小明全家同在。
唱赞美诗一八七首:「来到美地」。唱到副歌「到日期,我乐意,同圣徒来聚会,在美地;……」时,妹妹唱得很大声,爸爸第二部唱得妙,妈妈的第一部唱得好,一家同心赞美神。
要祷告时,爸爸说:「今天是我们一家四口的家庭聚会,我们祷告求主帮助每个人,在信心、爱心、道理上都能进步。愿主带领今晚的聚会。」全家四个人,只有妹妹还未求得圣灵,小明是在三年级时,一次儿聚祷告会中求到的。
祷告完后,大家坐下,爸爸拿起圣经,妈妈、小明、妹妹也都捧起自己的圣经。
「请大家翻开诗篇五十篇第7节,旧约六百九十三页。」小明翻得最快,爸爸又说:「第7节到14节,每人读两节。我先读。」
「第7节:我的民哪!你们当听我的话;以色列阿!我要劝诫你;我是神,是你的神。
第8节:我并不因你的祭物责备你;你的燔祭常在我面前。
第9节:我不从你家中取公牛,也不从你圈内取山羊。
第10节:因为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
第11节: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
第12节:我若是飢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
第13节:我岂喫公牛的肉呢?我岂喝山羊的血呢?
第14节:你们要以感谢为祭献与神;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
四个人都读完了。爸爸开始问大家:「这段圣经是谁对谁所说的话?」
妈妈说:「这里是天父真神对祂的百姓说的,也就是对我们所说的话。」
「第9节记载,真神不取我们家中的公牛、山羊;这是为甚么?」
小明回答说:「第10节好像答案哩!」
「小明说得不错,因为林中的百兽,山上的牲畜都是神的,神何必向人取呢!」
妹妹问道:「妈妈,神会飢饿吗?」
妈妈慢慢地回答说:「神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的源头,天地都是祂造的,我们人类的始祖也是祂创造的。祂赐我们生命,我们才能活着;祂造出空气,我们才能呼吸;祂出太阳又下雨,才能让五谷蔬菜生长,我们才有得吃。祂是看不见的灵,是无所不能的神,祂不会像人带着肉体会飢饿;祂要我们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祂。」
「妈妈讲得真好。」小明听得很入神。
「小明,你知道13节里的涵意吗?」爸爸问道。
小明低头看了两遍,想了想:「我知道,神不会饿,祂不吃公牛的肉;神不会渴,祂不喝山羊的血。」
「你说得对,不过古圣徒常用公牛、山羊献燔祭给神,神不责备,反而喜悦,是何缘故?」
小明默默地想,只是想不透这个道理。过了一会儿,妈妈说出答案:「第14节告诉我们要以感谢为祭献给神。神所要的就是感谢的心,献公牛、山羊虽算不得甚么,但人既知道对神表示感谢之心意,神就欢喜了。」
「妈妈讲得对极了;12节里告诉我们,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神的。神有丰盛的生命,祂甚么都有,甚么都不缺;我们若知道感恩,就像你们兄妹俩都知道带零用钱去教会奉献;虽然金额不多,但神已欢喜悦纳了。」爸爸补充说明着。
「爸爸,中午我挟荷包蛋给你吃,你很高兴,是不是因为我有感谢爸爸的心?」小明遂问道。
「不错,爸爸因你的心意而欢喜。」
「满桌的菜都是爸爸辛苦赚钱买来的,小明挟点菜给爸爸,爸爸就高兴;那么,我们做真神的子民奉献什一捐给真神,数量虽然很少,而且知道一切都是神所赏赐的,但慈爱的天父,不会因我们奉献少而生气,反而会因我们知恩图报而悦纳,并且会打开天窗倾倒福气给我们;这是真神的应许。」妈妈终于下了结论。
最后,爸爸说:「今晚的家庭聚会,蒙圣灵带领非常成功,使我们明白宝贵的道理,让我们知道为人子女要孝敬父母,做神的子民要过奉献的生活,以报主恩于万一。唱诗一二一首:『我献何物给耶稣?』大家站起来唱。」
祷告中,圣灵格外充满;唱了「感谢主鸿恩」的副歌后,爸爸说:「聚会完毕;愿主祝福大家平安。」
小明就这样结束了快乐的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