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读经:约三1-21。
圣句: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路二46)。
我们一出生,就有父母做我们的启蒙老师,教导我们许多事情。又从幼稚园,经国小、国中,每一阶段都有老师不断地教导我们。在教会中也从幼稚班,经幼年班、少年班、初级班,有各班的老师用爱心教导我们。这样,在我们的前半辈子,始终有老师陪我们,关心、教导我们。然而,我们当怎样和老师相处呢?
一、应当敬爱老师
1.老师为我们付出辛劳:老师像一位园丁,辛劳地栽培园中的幼苗,期待著这些幼苗的茁壮、开花、结果。老师为我们付出很多,理当接受我们的敬爱。
主耶稣是从神那里来做老师的。他为了教导世人认识真神,明白救恩,常常辛苦地工作,甚至没有休息,没有吃饭(约三2;参考四31)。
从前有一位学者说:世上有二种人最傻,就是父母和老师,因为世上唯有他们看见自己的儿女或学生的成就超越他们的时候,不但不嫉妒他们,反而为他们高兴。
2.老师教导我们:我国古代有一句话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传道:老师传授世上的学术思想及圣经上的真理,进而引导我们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并在日常生活上去实践(申六6-9,加五22-25;参考;雅一19-25)。
b.授业:老师教授我们生活上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将来有谋生的能力,并能为国家社会服务(参考代上二十五1-8)。
c.解惑:老师为我们解答生活上、学业上和工作上的疑难问题。我们的学问和事业能有成就,多半得自老师的教导,除了父母以外,老师对我们一生的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所以我们应当以感恩的心情敬爱老师。
二、当怎样敬爱老师
师生关系既然这样密切,老师对我们的影响又这样重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敬爱老师,才不辜负他们的教导呢?
1.恭敬有礼:老师负有为社会传递文化(传递真理),为国家(或教会)培育人才的责任,他们的地位崇高,工作辛苦,社会上的人(教会中的同灵)都敬重他们,我们身受老师教诲的学生,当然更要对老师恭敬有礼,见到老师必须行礼问好(应该出声说:老师好或老师平安);回答老师问话时,言语、态度要谦和,不可有些不礼貌的举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必须出于至诚,绝不可存心试探老师(参考:路二十20-26)。
现在是民主时代,我们不必像过去对封建时代那样怕老师,可以把老师看做父母或兄姐,多亲近他们,但仍应在亲密中不忘记礼貌。
人人都有软弱的地方,老师也是人,所以老师也有软弱的地方。我们不应因看见老师某些软弱的表现而轻视老师。我们应该效法老师的优点,为他的软弱祷告,而以他的缺点做为鉴戒。
2.虚心领教:上课时应该专心听课,并且认真学习,如果有疑问,应该诚恳的提出,请老师再加说明(参考:路二46)。老师所指定的作业,要用心去做并且按时交阅,不可怠忽。如果在言行上有错误,应该诚心诚意的接受老师的纠正和指导,不可稍有不遵守之意念。经上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二十二6)又说: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十九18,参考:二十三13-40)可见认真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更何况老师是为了我们的长进,更为了我们的得救,出于爱心来管教我们,所以我们不但应该虚心的接受,更应该对老师的关心,表示坦诚的感谢(参考…箴十三18;十五10;31-33)。
经上说:当在主里听从父母(弗六1),我们也应该在主里听从老师的指导。如果老师所说的话不合真理时,不能盲目地听从,但态度必须谦虚,说话要委婉,绝不可让给老师觉得我们在顶撞他。
有时有些老师用不合理的方法(如过分的体罚、大声辱骂等)处分学生,或由于误会而错怪学生。不幸遇到这种情形,不可当面顶撞老师,应该告诉校长或父母,做适当的处理;且事后不可记恨,因为如果不是神允许,没有人能伤害我们(太十29-31),且主说: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路六28下)
3.实践师训:老师对学生的爱,好像父母对儿女的爱,常常是无条件的,只给与学生而不求报答。老师终生辛劳教导学生,其唯一也是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学生能实践他的教诲,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所有我们敬爱老师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牢记师训,彻底实践,现在做个好学生,将来做个好公民。如果忘了师训,为非作歹,便是对老师的不敬,对不起老师,也当明白,老师对我们所说的一切真理,如果我们只听而没有去实践,对我们毫无益处(参考:雅一22-25)。
结语
我们在学校有许多老师,在教会也有许多宗教教育系的老师。我们敬爱老师,老师爱护我们,这样学校和教会都充满温暖和愉快的气氛,我们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求学必很快乐,且能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