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荣,一个娴静、温柔、善良的女孩;家境富有,却过着很朴素的生活,努力积蓄财宝在天家,默默行善,辛勤为主做工。她勉励教会的学生:对需要帮助者伸出援手,不侮辱穷苦人。即使身患致死的重病,倒在床上,她依然忍受着痛苦,热诚激励着教会同灵,也向还未信主的医生传福音:「我离世的时候到了,但是我一点也不害怕。我的灵魂要回天家,天国才是我们永远的归宿。」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示录十四章13节)。
做完了功课,我又照例望着窗口发呆。自从荣姐被主召回后,这几乎成为我每日的习惯。今夜没有月亮,外面一片漆黑,但仍可模糊的看见近处的竹林。微风吹过竹梢,轻拂着我的脸,望着在黑暗中摆动着的竹枝,我心里不由得感到一阵凄凉。那在世上无法再见到熟悉的影子,又浮现在我眼前,我在心里叫着:「荣姐!」又悄悄对那影子说:「您离开我们已经半个月了!」荣姐没有回答,只是报以我与以往一样和蔼的微笑……。
「志宏,九点半了,睡觉吧!」母亲一面踩着缝纫机,一面提醒我。
「是,妈妈,您也该休息了。」我走到母亲身旁,轻轻的对她说。
母亲没有停止工作,温和的说:「我要把这一件赶完,晓晖等着穿新衣哩!你先休息吧!」
我虽躺在床上,但丝毫没有睡意,睁大眼睛望着天花板,继续想念着荣姐。
郭家荣姐姐是我们儿童聚会的老师。我们有时称她「郭老师」,有时叫她「家荣姐」。
她是个娴静、温柔、心地善良的女孩子。听说她家很富有,可是她的生活却很朴素,好像完全不把家里的财富放在心里,只是努力着积蓄财宝在天家,默默的行善,辛勤的为主做工。
荣姐当儿童聚会的老师,热心、诚恳的牧养着主的小羊。每当教会要举开灵恩会时,她都领先做打扫会堂的工作。
她的家住在会堂的斜对面。每次我和妹妹到会堂参加聚会时,都须从她家门口经过。奇怪的是,每当我们经过她家门前时,常看到伫立在她家门口讨东西的乞丐。我和妹妹常谈论着:「奇怪!乞丐为什么不到别家,特别喜欢到郭老师家来要东西呢?」
一天,我终于提出了这问题,问一问荣姐。她先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她说:「真的吗?乞丐特别喜欢到我家来吗?我倒没有留意过。是不是他们专找到我家来,我不知道;不过乞丐常到我家来,这好像是真的。有几次铃声大响,我以为客人来访,连忙跑出去开大门一看,原来是乞丐先生光临呢!」说着,她又愉快的笑了。我也觉得很有意思,跟着她哈哈大笑起来。
过了一会儿,荣姐收敛了笑容,对我说:「志宏,在社会上有许多可怜的穷苦人,我们以个人有限的力量,无法解决他们基本的生活问题。不过当他们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又正好找到我们家来,我们就应该伸出温暖的手,送他一些钱或食物。絶不可侮辱穷苦的人,无情的赶他走,而加深他的失望与悲哀。尤其我们基督徒更要关心穷苦人的生活,因为主耶稣再三吩咐我们,要帮助贫穷的人。我的父母常常这样教训我。主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二十章35节)。保罗也说:『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神。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提摩太前书六章17-18节)。世上的百物,都是主耶稣赐给我们的;我们拿一些主所赐的金钱或食物来帮助穷苦的人,是应该的。」
哦,原来这就是乞丐常到她家去的原因!我听了很受感动,可是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跟她开个玩笑。于是,一本正经的对她说:「老师!如果我将来沦为乞丐,到您家来,您要送给我什么东西?」
说完,我原以为她会哈哈大笑,不料她却以严肃的态度阻止我说:「志宏,不许开这种无聊的玩笑!年轻人应该有崇高的理想和美丽的愿景,时时刻刻为自己创造光明的前途,不断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才对。怎么可以连小学都还没毕业,就假定自己会沦为乞丐呢?主曾吩咐我们,当把一切交托给祂,跟从祂的人,祂必使他不至缺乏。教会就是一个大家庭,全体信徒都有互相照顾的责任。如果有一个信徒真的沿街乞讨,那么这将不只是他个人的耻辱,而是全教会的耻辱!教会为了救济贫苦的灵胞,而组织了救济委员会,备有数目可观的救济基金。为了使年老而无依无靠的同灵,得到适当的照应与温暖,而设置一处设备完善的安老院。既然如此,真教会的信徒怎么会沦为乞丐呢?」
我听了,觉得很惭愧,低着头说:「对不起!」
荣姐安慰我说:「别难过,你信主不久,对于教会的情形还不大清楚,以后慢慢就会明白一切的。」
二月十五日晚上,我接到了孙立德寄来的限时信。信上写着,家荣姐今天突然患上重病,叫我明天去看她;如果再迟延,可能就看不到她了。
看完了信,我觉得有如晴天霹雳,一时感到昏眩,耳朵嗡嗡作响,手脚发软,呆呆的愣在那里,不知所措。父亲察觉到了事态的异样,连忙走过来问我:「什么事呀!」我把信递给父亲,忧伤的说:「爸爸,您看!」
父亲看完了信,显得很紧张的说:「家荣姐是你所敬爱的老师,应该去看看她。今天已经太晚了,明天下午,你向学校请假,跟妈妈一道去吧!」
第二天,我以万分焦急的心情,跟着母亲赶到荣姐的家。当我们走进她的房间时,看到好几位主内的姊妹正在看护着她。荣姐的脸色惨白,非常憔悴,痛苦的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我非常难过,简直无法相信,这就是几天前儿童聚会时,指导过我们的那位健康的郭老师!我在心里叫着:「老师!您怎么会突然患上重病呢?可能的话,我真愿意为您分担些病痛啊!」
一位姐妹悄悄的告诉我们说:「可怜,她昨夜一整夜都睡不着觉,如果让她妈妈一个人看她,一定会受不了的。因此,我们几个人轮流看护她,在她最痛苦的时候,我们就一同祷告主,求主减轻她的病痛。好不容易刚刚睡着,愿她能睡得久一点!她所患的是病例极少的急性尿毒症。」
不到十分钟,荣姐醒来了,我含着眼泪,默默的走到她的床前。荣姐立刻发现到我,她握着我的手说:「志宏,谢谢你来看我!我真高兴在离世前能见到你。」
母亲连忙安慰她说:「不要讲离世了,怎么会呢?我们帮助妳祷告,求主早一天使妳恢复健康。」
荣姐听了,软弱的笑着说:「不,我知道主耶稣要我回天家了,我很高兴能早一天见到主。谢谢各位对我的爱护和照顾!在我离世后,希望各位姐妹越发热心爱主,爱教会;趁着自己健康时,多为主做工,不要停止聚会。主必快来,愿大家保持坚固不移的信心,等候主再临!」
说到这里,她又对我说:「志宏,你信主还不到一年,但是已经懂了不少道理。你是个好孩子,愿主祝福你!新会堂快要落成了,我真遗憾不能和你们一同参加献堂典礼。希望你下工夫,热心求圣灵。在学校,要求学业的进步;在信仰上,也必须努力求灵性的长进。」
「不,老师!您不要……您不要……」我无法再说下去了,双手摀的脸,跑出病房,到走廊啜泣起来。母亲跟着出来,安慰我说:「不要难过!志宏,提起精神来,赶快为她祷告吧!」
待我抑住悲哀,再度回病房时,看见一位医生正在为荣姐诊病。荣姐忍受着痛苦,诚恳的向这位医生传福音,劝他信主耶稣。她说:「大夫,每一个人都会病,都会死,死就是人生的结局。每一个人死了以后,灵魂必须离开肉体,到另一个世界去。我知道,我的病不会好,我离世的时候到了,但是我一点也不害怕。我的灵魂要回天家,天国才是我们永远的归宿。大夫,希望您趁早到我们真耶稣教会来查考道理,为自己的灵魂预备美好的归宿吧!」
话虽简短,只因出自一位垂死的病人口中,所以叫人听了,特别受感动。医生频频点头,似乎很受感动。
我和母亲祷告后,就与荣姐辞别了。
「别哭!荣姐现在正享受着最平安,最快乐的安息。我们的离别只不过是暂时的,将来可以在天国重见,在天国就永不再分离了。」志宏母亲安慰着。荣姐既然是一位神和人都疼爱着的好孩子,神为什么要急急忙忙的召她回去呢?留她在世上多做些圣工和善事,不是更好吗?志宏心里充满疑惑,但终究闷在心里没有提出;直到丧礼那天,他得到了答案,心情因而开朗。
今天是荣姐患病的第三天,母亲一早就到台中去了。她说要到荣姐家去轮班,让其他的姐妹休息休息。我们整天坐立不安,期望着母亲早一点带好消息回来。晚上十一点多钟,仍不见她回来。直到十二点半钟,她才搭出租车回到家。我和父亲奔出门口,心里祈祷着,希望母亲带回来的是好消息。然而当我看到红着眼眶,垂头丧气的母亲时,就直觉到事态不妙了。我鼓起勇气问她说:「妈!荣姐好一点了没有?」
母亲摇摇头,叹口气说:「终于被主召回了。」我听了,再也无法支持下去,跑向墙角边,「哇」的一声痛哭起来。母亲安慰我说:「别哭!荣姐现在正享受着最平安,最快乐的安息。我们的离别只不过是暂时的,将来可以在天国重见,在天国就永不再分离了。」
我边哭边嚷着说:「我不要!我不要嘛!我要荣姐活到很老很老……。我不要她现在,年纪轻轻的就到天国去!」
父亲也安慰我说:「不要这样想,圣经记着说:『生有时,死有时,凡事都有定期(传道书三章1-2节)。』神管理着宇宙间一切,掌握着人类的生命;万事都有祂的旨意,祂的定期。无论何事,神都是出于『爱』,我们不可怀疑祂。有些事情因为发生得太突然,使我们一时感到痛苦;但无论什么事,都有神美好的旨意,我们以后会慢慢明白过来的。」
母亲陪我去睡觉,我虽然万分悲哀,但因过度疲乏,不久就睡着了。
第二天放学后,母亲慢慢的把荣姐临终的情形讲给我听。她说--
临终时,家荣表现得极其从容。她不但不顾自己难以忍受的病苦,而且勉励灵胞,安慰家人,更抓住最后的机会,劝医生信主耶稣……唉!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女孩子,能有如此的表现,难得!真难得!
虽然明知没有希望,但是身为父母的,总不忍心看子女受着病痛的折磨。家荣的父亲一位接一位的,请高明的医生来看她。家荣便殷勤不倦的,劝那些医生信主耶稣。她又勉励来看她的弟兄姐妹说:「我们期待已久的新会堂快要落成了。请各位弟兄姐妹更加热心的传福音,使宽阔的礼拜堂内的座位,早一天坐满了新信徒。」
她更安慰父母亲及家人说:「我要先走了,请不要悲伤;因为我们的离别是暂时的,将来可以在天国再见。使我感到不安的是,以后无法服事父母。三姐在日本,我见不到她,请你们代我向她致意。」
她讲完了这些话之后,晚上十点多钟,终于在她的家人及许多同灵的祷告声中,被主接到天国去了。
母亲沉默了片刻,继续说:「家荣的母亲告诉我说,家荣是个好女孩。在家里或在学校,都未曾跟人争吵过,事事让人,样样为别人着想。对于物质上的欲望,好像也很淡,有时母亲想为她添新衣,她却说:『不用啦,穿姐姐的旧衣服就好了。』她又时常自动的帮忙佣人洗擦地板,或玻璃窗。她从小就不健康,但这几年来却好多了。真没想到,突然发急病而离世……。」
母亲的话,使我越加感觉迷糊,越加想不通了。这是怎么回事?荣姐既然是一位神和人都疼爱着的好孩子,神为什么要急急忙忙的召她回去呢?留她在世上多做些圣工和善事,不是更好吗?我虽然这样想,但是为了不愿增加母亲精神上的负担,而没说什么。这是一直闷在我心里,直到丧礼那天,我才得到了答案,我的心情才开朗了。
参加丧礼的人数非常多。大部分是教会的灵胞,但外邦人也来了不少。我们一家人,很早就到达会场,我听到了几位姐妹在谈论着荣姐。她们说:「家荣是一位内向、谦虚的女孩子,平时沉默寡言,为什么在离世前,突然变成那么能言善辩?既能劝勉同灵,又会为主做见证,真是奇妙!」
我心里悲痛,不愿意说话,不然真想向她们解释:「没有这种事,如果是一个心里没有真理的人,在他临终时叫他变,他能够突然转变过来吗?荣姐是热爱主的人,她时时刻刻都想为主做见证,只是没有适当的机会。这次她走到人生旅程的终站,如果不讲,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因此,她才不顾一切,滔滔不绝的为主做了美好的见证。并不是荣姐变了,『热心为主做见证』才是她本来的真面目哩!」
丧礼开始了。我们一群儿童─郭老师的学生,被安排在最前面的座位上。我一直低着头,不敢抬头看荣姐的父母亲。唱着「人生不长」(三0一首)那首诗之时,我的眼泪又扑簌簌的流了下来。传道者讲了许多安慰遗族的话。其中有一段,使我明白了神的旨意,而得到了无限的安慰。他说--
一个人的信心,很难终身保持着同样的热度;谁都有较热烈的时候,也有较冷淡的时候。所以一个人在他的信心达到最高峰时,被主召回,可算是最大的福气。
由郭家荣姐妹临终的表现,可以证明她正在信仰的最高峰。她的年纪很轻,现在离世,难免令我们感到惋惜。郭姐妹是一位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在她还没有被世俗污染的纯洁的少女时代,以纯真完整的爱心热爱着主耶稣,而且在她的信仰正在最高峰的时候,被主召回去;这对于她可说是大福气,将来在天国,她必得到最美好的赏赐。愿遗族及各位弟兄姐妹,能在主里面得到安慰!
听完了这段话后,我悲痛的心情立刻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别了,郭老师!安息吧,家荣姐!
以后在世上,虽然无法再见到您,但是您勉励我的话,却永远铭刻在我心里;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上,做我们的好榜样!一日又一日,一年复一年,当我将来白发苍苍的时候,您活在我心上的影子仍然是年轻,您的笑容仍然是和蔼的!
再会吧,家荣姐!将来在神荣耀的国度里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