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提摩太─基督的精兵

提摩太从小在母亲友尼基及外祖母罗以身上领受很好的宗教教育,为他日后传福音以及牧养教会的事工,打下良好的基础,他敬畏真神,并且认真查考圣经,所以得着神赏赐的智慧,他是个不怕苦的年轻人,不仅尽忠职守,还坚固同灵的信仰,热心传道、牧养同灵、忠诚事奉。

提摩太前后书的中心主题是:作耶稣基督的精兵,为真道打美好的仗。年轻人到军中当兵,原是一件极光荣的事;在军队里接受严格的考验,虽然肉体上要吃些苦,精神上也受许多磨练,但却非常有价值,因为这对往后的人生旅程有很大的帮助。打仗是军人的职责,而「为真道打美好的仗」更是基督精兵义不容辞的。近年来,本会有不少青年、壮年同灵到国外深造或迁居异国就职,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也是值得鼓励的。因为我们传扬福音必须藉助各种不同的管道和方向,才能把道理的种子带到世界各地去,就如使徒行传八章四节说:「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因此,有心为主的青年应该认清自己乃是天上的国民(腓立比书三章20节),为真道打美好的仗、作基督的精兵,是你我共同的责任。在此愿以青年传道人提摩太为榜样,提出几点作为互相的勉励。

一、从小明白圣经

提摩太是保罗最佳的同工,最亲信的伴侣,家住路司得,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父亲是希利尼人(使徒行传十六章1节)。他可以说是第三代的信徒,从小在虔诚的宗教家庭里长大;保罗在提摩太后书一章五节曾说:「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提摩太在良好的宗教教育下培育出单纯、正直的人格,使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保罗又提到:「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摩太后书三章15节)。

圣经不但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和行事为人的准则,也是我们与敌人争暂的兵器。除非情愿畏缩在后边永远当个弱兵,否则必须趁早研读圣经,多充实自己,把神的道里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歌罗西书三章16节)。这样,当我们被派上战场时,即能按着正义分解真理的道,驳斥异端邪说;无畏艰难捆绑,专一的广传福音信息,竭力在神面前得祂的喜悦,做个无愧的工人,像保罗所期望的提摩太一样(提摩太后书二章14-15节)。

二、刻苦耐劳

当保罗第二次出外旅行布道的时候,与他同工的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但保罗认为他从前在旁非利亚时离开他们,不与他们同去作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使徒行传十五章36-38节)。可见一个不能吃苦耐劳的人是无法跟保罗同工的;而保罗既然拣选了提摩太与之偕行,证明提摩太不是娇生惯养的青年。他跟从保罗由路司得而马其顿,再经庇哩亚至雅典(使徒行传十七章14-15节),其后又被差遣到帖撒罗尼迦,坚固门徒的信心,免得有人被诸般的异端、患难所动摇。保罗第三次巡回布道时,提摩太也一同出去,这期间或向外传福音,或牧养教会,他处处都与保罗同心又同工(罗马书十六章21节);甚至和保罗一起坐监,他都甘心受苦,凡事忍耐,毫无怨言,这都是为基督的缘故。所以保罗称他为「在基督福音上作神执事的」(帖撒罗尼迦前书三章2节)、「他劳力作主的工像我一样」(哥林多前书十六章10节)、「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腓立比书二章22节)。

今日许多做父母的不愿让自己的儿女受苦,造成不少青年人怕吃苦的心理。这实在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和现象,有些主内的同灵即因此退出圣工的行列,以致信仰无法长进。圣经上给我们的教训是「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彼得前书四章1节)。基督徒应当视「受苦」为兵器,时常带在身边,才能如提摩太般作耶稣基督的精兵,胜任一切主所托付我们的圣工。

(1)
上一篇 2020年9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