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有些人称星期日为「礼拜天」,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基督徒聚会敬拜神叫做「礼拜」。大部份的基督徒都在星期日早上到教堂敬拜神──做礼拜,因此称星期日为「礼拜天」,连非基督徒也跟著称为礼拜天或礼拜日。但是有少数基督徒不在星期日做礼拜,却在我们称为「周末」的星期六做礼拜,称为「安息日」。
我们真耶稣教会和其它少数教会就是在这星期六做礼拜的。到底是在星期日或星期六才对?或者这两天都可以?我们根据圣经研究,以便知道在那一天聚会敬拜神,守为圣日才对?这事对我们又有什么重要关系呢?
一、安息日的由来
从安息日的由来,我们可以知道人类与基督徒所敬拜的真神有什么关系,也可知道基督徒应该守那一天为圣日才对。
1.真神在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时设立的: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这伟大又奇妙的宇宙和世界,并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一位全能的真神,有计划地创造的。祂起初创造了天地;在造好地球上一切活物之后,照着祂的形像,造了人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真神造人类在这地球做什么?祂要人类做地球上的主人,因此神赐福给我们的始祖;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一切活物。圣经上说:「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创世记一章第26~28节、二章第1~3节)真神就是这样定「第七日」为「圣日」,与其它日子分别为圣,特别赐福给这日。因此敬拜真神的人在这日子要休息,纪念神的创造与赐福,并专心敬拜祂。
2.在汛的旷畴再指示祂的百姓:
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后来违背神的话,得罪神,失去了神儿子的尊贵身份,被赶出乐园,也失去了乐园平安快乐的安息。一直到神救赎祂的百姓以色列民,从埃及出来,经过红海(预表洗礼、赦罪,成为神的儿女),来到汛的旷野时,神藉从天上降吗哪的事,指示百姓,也规定他们在安息日要休息,守这日为圣日(出埃及记十六章第23~30节)。
3.列入十诫:
真神救以色列民出埃及,带领他们到西乃山下的时候,真神将这「守安息日」的规定列入十条诫命的第四条,借着摩西,命令百姓:「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出埃及记二十章第8节)主耶稣完成救恩之后,基督徒不必再守摩西的律法,但十诫是律法中之道德律,不但没有废去,反而要守得更完全,因此基督徒也要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只是守安息日的方式不同(马太福音五章第18~19节)。
二、守安息日的目的
1.纪念神创造与救赎之恩:
真神的命令是:「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神)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埃及记二十章第8~11节)真神造万物赐给人类享用,我们应该在祂规定的安息日敬拜祂,纪念祂造万物及人类的大恩惠。
后来,真神救赎祂的选民离开为奴的埃及,真神把这安息日的规定列入十诫,要祂百姓纪念神的创造和救赎他们的大恩。现在我们也蒙神的救赎,因信耶稣基督,能脱离魔鬼的权下,又蒙主宝血洗礼而得以成为神的儿子;是故,我们也应当在安息日聚会敬拜神,纪念、感谢祂的救恩(申命记五章第15节;使徒行传廿六章第18节)。
2.神爱人,使人得享安息:
真神造万物,第七日歇了祂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但这并不是因为祂会疲倦而需要休息(创世记二章第2节;出埃及记廿三章第12节;以赛亚书四十章第28节),乃是因神爱我们,知道人有肉体的软弱,需要休息,因此,为了让我们的身心能定期得享安息,有益身心的健康,特别设立了安息日。基督徒若能听从神的命令,在安息日放下工作,专心敬拜神;神必会因此眷顾我们的生活;因神赐福与此日,也赐福给听从祂的人(创世记二章第3节)。
3.这是真神与选民立约的证据:
真神用祂的指头将十诫写在两块石版上,交给摩西之前,特别提出其中的这一诫,要他吩咐百姓:「你们务要守我的安息日,因为这是你(百姓)我(真神)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出埃及记卅一章第13节)神也借着以西结先知告诉我们:「以我的安息日为圣,这日在我与你们中间为证据,使你们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以西结书二十章第20节)。
4.使人成圣:
神是圣洁的神,也要祂的百姓追求圣洁,成为圣洁,在圣经上称为「成圣」。神藉以西结先知指示我们:「又将我(神)的安息日赐给他们(神的百姓),……使他们知道,我耶和华是使他们成为圣的。」(以西结书二十章第12节)。
现在我们也当将这安息日分别为圣,尽量不作俗事,专心来教会聚敬拜神,祷告与神灵交,听道领受灵粮,追求灵性的进步。神一定会帮助我们渐渐达到更完全、更圣洁的地步,将来得以见神(以赛亚书五十八章第13~14节;希伯来书十二章第14节)。
5.使人仰望天国永远的安息:
圣经上记着:「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指天国永远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祂的工一样。」(希伯来书四章第9~10节)人生在世如苦海,是劳苦与愁烦的连续(诗篇九十篇第10节),怎能得到真正的安息呢?显然可知,我们现在在这世上守的安息日是将来在天上真正安息的影像,预表那永远的安息。我们当借着守安息日,等候、盼望将来主再来时,得以进天国,享受那真正快乐、永远的安息(罗马书八章第18~25节)。
由以上所说的可知,安息日确实与我们有密切的关系,值得我们用心去查考。简单介绍有关安息日的道理如下:
三、律法的安息日与恩典的安息日
真神叫摩西颁布律法时,神要百姓照律法上规定的方式守安息。当时的百姓守安息日的规定如下:
a.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出埃及记二十章第10节)。
b.不可生火煮食物,不可耕种、收割、捡柴,或作其它事(出埃及记卅五章第3节、卅四章第21节;民数记十五章第32~36节)。
c.凡在安息日作工的,必把他治死(出埃及记卅五章第3节)。
由此可知,旧约时代,神的百姓在律法之下,战战兢兢地守安息日。因此他们常常违背了这条诫命;直到神的百姓被掳到巴比伦七十年后,回到自己家乡时,他们才用心守安息日。有一些人守安息日过于神的规定,在律法规定之外,还增添许多规条,这不是神的旨意。
主耶稣降生,长大成人之后,开始传福音,这是旧约律法时代的结束,真神要借着主耶稣所传的福音救人,不再以旧约的律法救人。因此主耶稣照着祂要传的福音,经过「洗礼的受浸」、「受圣灵」……等新约时代救人的方法,为门徒和后来的我们留下榜样,要我们照着去作。
守安息日在律法上有严格的规定,但守安息日是十诫里的一诫,主耶稣继续遵守,只是不再按照上述旧约的方式,乃照新约恩典时代的方法遵守,而且教训门徒和众人要照着祂的方式守安息日。恩典时代的安息日,其守法如下:
1.自由而快乐:
主耶稣说:「安息日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所以人子(耶稣)也是安息日的主。」(马可福音二章第27~28节)守安息日能使我们身心得到适当的休息,因此恩典时代的安息日是自由而快乐,没有像律法上有规条之约束,更没有律法上恐怖的刑罚──死──威胁着我们,故不必战战兢兢地守安息日(出埃及记卅一章第14节)。
2.可行善、救人:
律法上规定安息日无论什么工都不可作。主耶稣传福音时,在会堂有人问祂在安息日可不可以治病,主耶稣举例说明,「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于是伸手医治了手枯干的病人,法利赛人看到了,就认为祂违反了安息日,是该死的,而想除灭祂。因为法利赛人只遵守律法的字句,没有遵守律法的精神──「爱」(马太福音十二章第11~12节;路加福音十三章第10~16节)。
3.可作圣工:
主的门徒在安息日经过麦田时,因为饿了,掐起麦穗来吃。法利赛人就说他们作了安息日不可作的事。主耶稣就以戴维逃难时的例子和祭司在圣殿工作的事,说明在安息日可以作圣工,危难时,不受律法规条的限制。现在我们是守恩典的安息日,不但可以作圣工,更应该用心去传福音、作圣工(马太福音十二章第1~8节);至于煮饭、洗衣、上学或上班……都不算触犯安息日,但要尽量放下俗事,参加聚会以守安息日;准备安静的心纪念天国永远的安息。
现在我们当如何守安息日?
a.日常生活之外,尽量不作俗事,以圣洁的心迎接。
b.参加安息日聚会,特别祷告。在不得已的情形下,需上班或上课的信徒,可以按需要照常上班或上课。星期五晚上是安息日的开始(至星期六日落时结东),尽量利用这时间来聚会;星期六下午不必上班或上课的信徒,当参加下午的安息日的聚会。
c.纪念神创造与救赎的恩典,盼望天国的安息,以快乐、感激的心思想属灵的事,祷告感谢、赞美神。
d.抽出时间研读圣经,向亲友见证,引导他们来信主。星期六是周末,他们比较有时间,当把握机会宣扬主的救恩。
四、基督徒不必守安息日吗?
主耶稣传福音时,新约时代开始了,因此主耶稣照着新约守安息日,但祂没有废掉安息日。由以下的经文也可以知道主耶稣很注重安息日;我们理当跟从祂的脚步,守安息圣日。
a.「耶稣来到拿撒勒……在安息日,照祂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路四16)由此可知守安息日是主耶稣平常的规矩。
b.「……有人问耶稣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耶稣说,……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马太福音十二章第9~13节)。
c.「安息日,耶稣在会堂里教训人。……」(路加福音十三章第10~12节)。
主耶稣完成救恩回家后,祂的门徒们(称为基督徒)也照祂的教训,以恩典时代方式遵守安息日。有关经文如下:
a.「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传福音)。」(使徒行传十七章第2节)可见守安息日是保罗的素常规矩。其它使徒和门徒都没有把安息日废掉或改为星期日。
b.其它经节如下:「使徒行传十三章第13~15节、十六章第13节、十八章第4节」。
可惜!在主的使徒和门徒离世之后,早就在教会里危害信徒的异端更加严重;后来基督徒不守安息日,改守星期日为圣日,直到公元三六四年,天主教会在老底嘉会议时,正式决定改守星期日而不守安息日为圣日,这传统延续到今天。因此,现在世界上大部分的教会都在星期日做礼拜,守为圣日,因此中国人称为「礼拜日」或「礼拜天」。
真神看到后来的基督徒不但不守安息日,也改变了其它重要教义,因此将圣灵收回,暂停救赎工作。直到这末世,再度降下圣灵,于一九一七年借着圣灵建设了祂的真教会。祂建设真耶稣教会之初,就命令信徒要照圣经守安息日为圣日;因此本会自1917年以来,一直遵守神的命令,守星期六的安息日为圣日。
一般教会认为安息日是律法时代的选民遵守的,而新约时代的基督徒当纪念主日(启示录一章第10节),主日就是主的复活日(约翰福音二十章第19节;使徒行传二十章第7节)。本会认为基督徒不必照律法规定的方式守,但仍当守安息日为圣日。根据圣经讨论如下:
a.「启示录一章第10节」:圣经上只在这一节记着「主日」,但该处经文并没有说明那是七日的第一日,也没有说,当在那天聚会。
b.「约翰福音二十章第19、26节」:主耶稣复活后,曾在七日的第一日向祂门徒显现,但祂没有说,门徒正在举行复活日的纪念聚会,何况那时,门徒还不知道主确实已复活,怎么会纪念复活日呢?过了八日,主又向门徒显现,那是七日的第二日;可见,主复活后,不一定在七日的第一日向门徒显现。因此,这些经节不能证明主耶稣同意将安息日改为七日的第一日,且当做纪念祂复活的日子。
c.「使徒行传二十章第7节」:保罗到各地去布道或巡牧时,常把握时间,随时聚集众人或信徒聚会讲道,以便布道或造就信徒。这节只说他曾在七日的第一日晚上,聚会擘饼。擘饼是纪念祂的死,该节也没有说是为了纪念主的复活而聚会。
d.「哥林多前书十六章第2节」:保罗说: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收入)抽出「十分之一」来留着。这并不是说,当在七日的第一日聚会奉献,而是叫他们把前一星期的收入中抽出当纳的十分之一「留着」,免得保罗来时,临时凑。
由以上所讨论的可知,使徒时代的基督徒守安息日为圣日,现在的基督徒也当守星期六的安息日,不该跟从使徒时代以后的教会,改守七日的第一日为圣日或纪念那日为复活日,这都不是主耶稣的旨意。愿主帮助我们明白这「安息圣日」的重要,在安息日洁净身心来教会聚会,纪念神的各种大恩,以感谢的心祈祷、敬拜神,并盼望将来能蒙神领回天家,享受那永远的安息。
五、本会的祷告方式
1.先齐颂「奉主耶稣圣名祷告」
说明:
主耶稣说:「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根据主的吩咐,我们在祷告的开始,应先「奉主耶稣圣名祷告」。
2.重复唸颂赞词:「哈利路亚,赞美主耶稣。」
说明:
「哈利路亚」是希伯来文,原来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哈利路」是复数的命令语气,译成中文是「你们要赞美」,「亚」是神名字的缩写。
我们要注意的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哈利路亚」这句话成为万国常用赞美的话,「哈利路亚」的意思与「赞美耶和华」的意思相同,主耶稣也就是旧约的耶和华;因此,我们以心灵和诚实颂赞,并且将心中所要的告诉神,可以唸出来,或藉由心中的默唸,向「无所不知的神」倾心吐意。口中仍真诚地重复颂赞:「哈利路亚,赞美主耶稣。」
若是受圣灵者,可以用方言祷告(方言又称灵言,是一种奇异的舌音),及悟性祷告(一般语言)交互使用。
3.结束祷告时,同颂「阿们」。
说明:
「阿们」表示「诚心所愿」的祈祷,愿主耶稣垂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