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所研究的并不是单研究儿童几岁能做什么动作,能说多少话语,喜欢什么……。这些只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部门,是“发展心理”所研究的目标。而宗教教育上所需要研讨的,是能帮助教学的教育心理,而且是属灵人的教育心理,因此,不但要知道儿童心理发展情形,还要知道怎样配合这发展而给予适当的教导;如何使学习效果更好……等问题。
教育是各种学习活动的总和,成人聚会的听道和查考圣经都是一种属于宗教的教育。所以儿童和成人来聚会敬拜神,是接受了很重要的属灵教育,因此儿童聚会和成人聚会中都有各种的学习。家庭生活对下一代也是一种教育,也是各种学习活动的集合,可见学习活动与我们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学习活动都是心理的活动,所以现在以心理学立场把这些学习活动加以分类研究,使我们的教学与学习都能有更适当的方法,使学习的效果更高。
壹、知动的学习
知动的学习简单的说,就是需要练习后才能学会的技能与习惯的学习。如走路、说话、唱诗、写字、念书、弹琴、刷牙、穿衣服……等。这种知动的学习更靠学习的人自己参加活动去学习和练习才能学会。尤其是儿童,一定要他们自己去做做看、唱唱看……。要使这知动学习能做好,能记牢,又能随时拿出来利用,那就要经过重复的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知动的学习方法是利用练习教学法,练习教学法大家很熟悉,其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1、以成人的榜样或其他榜样和模式作为学习目标。
2、仿效榜样和模式,加以练习(摹仿)。
3、批评摹仿的成绩,以摹仿的结果和模式相比较。
4、练习一种正确的反应,直到练习纯熟为止。
知动学习的指导应注意事项如下:
1、先求正确,后求迅速。
2、练习时间长短要适当,以免影响学习兴趣。
3、进度要适合学生,并多加鼓励而少挑剔。需要时常给予适当复习。
贰、知觉的学习
一、知识的来源是知觉和感觉
人类对所有的事物认识,都靠感觉和知觉而来,人的感觉器官和功用如下:
视觉:由眼睛看出或觉察明暗、颜色、大小、形状。
听觉:由耳听出各种音色、高低、快慢、强弱……。
味觉:由舌尝出属于液体物质的甜、酸、苦、辣、咸……。
嗅觉:由鼻嗅出属于气体物质的各种香、臭……。
温度觉、触觉、痛觉:由皮肤觉查出冷热、粗细、痛痒……。
动觉:由肌肉及关节觉查出自己的运动……。
平衡觉:由内耳三半规管和听砂觉查出平衡的感觉。
脏腑觉:由脏腑觉查出疼痛、酸痛或其他感觉。
二、知觉的种类
空间的知觉:对方向、地位、距离、大小、形状……等的认识。
时间的知觉:对时间的长短、距离、前后、未来……等的认识。
社会的知觉:对别人的反应、情绪……等的认识。如别人的诚恳、善意、忿怒、厌恶、喜悦、快乐、意向、动机……等。
三、知觉学习应注意事项
1、从小注意指导:婴儿时期已经开始知觉学习。接近他们(跟他们玩),给他们各种玩具,可使他们的知觉学习进步很快。但要配合他们的能力一步一步的教,不要操之过急。
2、培养注意观察事物的习惯:有些幼儿注意力容易集中,很用心的注意别人做的事或注意别人说的话,这样的幼儿可进步得很快,因为他自己能注意观察事物。但有的儿童只顾吃、玩,对身外的事物漠不关心,这类儿童就需要注意指导他观察事物。可常问他:这个美不美、大不大、好不好听、烫不烫、可怕吗?爸爸生气了你知道吗?……等,以培养他多用心观察事物,使他的知觉学习能进步得更快。
3、增加儿童实际知觉的机会:在家里多给他看、摸、听、做的机会,多让他自己去试试看,不要怕他弄坏东西,弄脏衣服和身体,多让他们去试。教会里多利用图片、黑板、唱片……等帮助知觉的学习。
4、注意指导儿童学习社会知觉:有的幼儿能察言观色偷偷看父亲是否生气了,如果看他父亲生气,他就不敢再吵了。但有的儿童呆呆的,不晓得父母生气了或别人讨厌他,或别人的动机是什么,都不晓得。在团体生活中我们要利用这种知觉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来跟别人和睦相处,也要利用这种知觉觉察别人的需要而用心照顾软弱的弟兄姐妹。教员和父母则利用这种知觉观察学生和儿女的个性与心理,以便随时加以适当的指导。问题儿童常是因为家人忙于工作,没有觉察出儿童的心理和问题,所以演变为问题儿童。
叁、机械记忆的学习
机械记忆是把事物没有经过理解而死记。虽然教育上不能叫学生只用机械记忆来记忆教材,但有些事物就是需要我们利用机械记忆,所以我们要配合其他方法,补救机械记忆的缺点,使记忆的事物能适用。
一、以实际事物帮助他们记忆
幼儿知识和经验少,需常利用机械记忆学习事物。幼儿能记忆不懂意思的词句。儿童记忆名称时,我们尽量加以说明或以实际事物帮助他们记忆,又当叫他们运用。故教诗歌或背圣句时要加以详细说明,让他们了解其中的意思,否则他们就死背,结果他们背得很熟,唱得很熟,但不知道意思而对他们的思想、生活没有一点帮助。
二、让儿童记忆有益的事
儿童的记忆力很好,我们应趁这时期让他们多记忆有益的事物(教材),所以儿童时期就教他们学习文字,或其他有用的事物,使他一生受用不尽。有些人,成人后才发觉学习认字、写字的重要,他虽然决心要学,但因生活负担和记忆力的较差,学起来很吃力,效果又很差。所以要趁着儿童时期让他们多记忆有用、有益的事物。
肆、了解领会的学习
幼儿的理解力很差,但我们不要以为他不懂事,而不教他或不向他说明、不让他学习,则他的理解力的发展会受阻。该如何帮助他们理解领会的学习呢?
一、以耐心加以说明
父母对幼小的儿童以耐心用很简单而具体的话和事物加以说明。也常利用手势动作的表演帮助他理解。有些幼儿好问:“这是什么”“为什么”有些父母没有耐性而责备他说“小孩子有耳朵没有嘴巴,不要问。真罗嗦!烦死人了!”这就是阻碍他学习、阻碍他认识与学习各种事物。
二、多训练他们理解领会能力
鼓励儿童尽量理解后才记忆。教学时多利用回答法帮助学生运用脑筋去理解教材,以复习的方法知道学生了解的程度,需要时加以补充教学或说明得更详细。
三、道理的理解领会
有些慕道的老太太或儿童,听了几次见证就认识真神,能了解所听的道理,懂得倚靠神感谢神。但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查考了一、二年,听过很多见证和道理,他还是不能完全了解领会而相信。是那太太或小孩聪明而这有学问的人笨吗?不是的,经上说“神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林前一19),又说“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蠢,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林前二14)
由此可知,宗教教育上的教学不可全靠自己的聪明才能,应该多祷告求神带领,求神同工,使我们能把所讲的道理打入学生的心门,能感动他们,也就是使他们能理解领会属灵的道理。有时候动听的一大篇道理,不如一句简单的话或一句出于爱心而会使人难受的一句话,因为“忠言逆耳”。这逆耳的话因为出于爱心,又是神的灵运行之下,接受的人在刚听到的时候觉得苦,但过后得圣灵帮助而能造就他(来十二11—12)。由此可知,属灵的道理学习与属世的知识教育的学习方法不同,希望长老和同工们能够注意这一点,多用心教导,多为学生和子女祷告,求神亲自带领、感动他们,使他们能理解领会神宝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