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包括一切的基督-郭子严

保罗所论「基督的奥秘」中,最微妙得就是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作为「新人」的我们,不单与基督有密切的联属,与教会也有不可分的关系,这关系都是在基督包括一切之中。如何使这关系成为完全属灵化、如何靠着圣灵来更新,是我们应追求的要事。

在使徒保罗所论「基督的奥秘」中,最微妙得就是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他常用丈夫和妻子,元首与身体的比喻,充分表明基督的「爱」与「生命」,在属灵教会中所发生的作用,是何等的奇妙与超越。换言之,属灵真教会,必须充满着基督的爱和生命,藉着圣灵更新的能力,使教会渐渐进化完全,而达到圣洁,毫无玷污皱纹的地步,而后方能与基督一同显现在荣耀里。属灵教会是由基督新造的人所组成的有机体,它是有生命的,这生命必须藉圣灵不断的更新与变化,而达到如造他主的形像。作为新人的我们,不单是与基督有密切的联属,与教会也是有不可分的关系,这关系都是基督包括一切之中。那么,应如何使这关系成为完全属灵化,这固然是靠着圣灵更新的能力,但也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一件要事。

一、新人的造成与和睦

歌罗西书三章九节论到信徒既已「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十节马上接着说:「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这新人,就是主将犹太人和外邦人两下造成的,这新人并不是单指信徒个人,也是指着以基督为元首的教会。教会的个体是信徒,信徒的整体是教会,总之是「新人」。以弗所书二章十三节说:「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祂的血得亲近了。」这指外邦人因信主,靠着主的血得与神亲近,恢复了与神的和睦。同章十四节说:「因祂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墻。」这里所说的「两下」,乃指犹太人和外邦人。基督耶稣使我们和睦,将那在我们中间罪与律法的隔断之墻拆毁了,使两下合而为一。又「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以弗所书二章15节)。这新人既是由犹太人和外邦人两下造成的,故能「归为一体」与神和好,藉着基督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神的面前(以弗所书二章18节);这样,我们就不再作外人了。

基督是使犹太人与外邦人和睦的救主,所以祂是包括一切的,又住在各人之内。由犹太人和外邦人两下所造成的新人,既要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就蒙圣灵将她逐渐更新,使她逐渐像造她的主。至此,保罗更进一步说到另外一种的更新,就是信徒对于各种族、各阶级之间互相关系的大改变。正如歌罗西书三章11节所说:「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在此」二字,即指具有主形像的新人,也就是上面所说,由犹太人与外邦人两下造成的新人,既是新人,则过去的希利尼人和犹太人,就不存在了。惟独基督是包括一切,所以各人按肉体虽有国际种族及社会阶级的分别和界限,都被包括一切的基督所化除或代替,而实现新人属灵的大结合。

二、基督包括一切

保罗所举出各种属肉体的分别,不但在保罗时代的社会很明显,就是在今日的世代也是这样。例如种族问题,有的地方还是很严重的纠纷着,而很难解决。但在以基督为元首的教会里面,因着基督所成就的和睦,这个种族问题及各种因肉体所引起的分歧,靠着基督便能迎刄而解。虽然如此,我们对于这方面的真哩,也该研求认识,这样更可帮助我们对于属肉体的残余作风,作更进一步的廓清。兹将保罗所举出各点略述如下:

(1)「希利尼人,犹太人」

这是代表种族的分别。希利尼人(参看:罗马书一章16节、十章12节;哥林多前书十二章13节;加拉太书三章28节),圣经常把它与「犹太人」对称,即因两个民族不同,在圣经上所说的「希利尼人」,多统指外邦人而言,其实是希腊国人。因其在当时文化发达超众,希腊的语言文字应用很广,古代希腊的哲学是很著名的,故保罗说:「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指他们爱好那有智慧之名的哲学。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的,故希利尼人常轻视别国的人。而犹太人呢,他们是神的选民,因得神言的启示与交托(罗马书三章2节),故也骄矜傲慢,不肯与外邦人接近,认为他们是污俗的(参看:使徒行传十章28节、十一章8节)。按肉体而说,希利尼人与犹太人是很难合而为一的,但是因着基督使两下和睦了,都在基督里成为一了。此外,各国间还有种族歧视的观念,直到今日还是如此,时常发生种族互相排斥事件,甚至连所谓文明国家也不能例外。只有基督的福音,才能澈底解决这个问题。圣经的真理告诉我们,人类都是神所创造的,虽有肤色、疆界、习俗之不同,但其来源则一(使徒行传十七章26节)。圣经清楚的告诉我们:「只有一位神」、「神爱世人」,没有分别,连蛮貊夷狄也一概包括在内。基督是万人的救主,福音也是传给万民听,凡相信、受浸的,都一样得救。此即福音与救恩的平等(罗马书一章16节)。既得救了,都是神的儿女,绝无种族歧视的分别,此乃属灵名分的平等(以弗所书一章5节;加拉太书三章26-28节)。在教会中彼此为弟兄姊妹,此乃属灵地位的平等(马太福音二十三章8节;彼得前书二章17节)。所以,无论任何民族,因信了那使人和睦的救主耶稣基督,在教会中作信徒的,神都一视同仁,「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以弗所书三章6节),而没有分别。

(2)「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

这是代表属肉体的派别。在保罗时代,教会曾为此问题发生分歧和争执(使徒行传十五章1-2节)。但在今日已不成问题了,因为受割礼已被受洗礼所代替(歌罗西书二章12-13节)。但本句亦可引申指属肉体的派别而言。「派别」常在各种团体中产生出来,例如使徒时代有割礼派,和非割礼派。在一般教会中,也常有派别的发生,如哥林多教会一样,保罗指摘他们为属肉体的幼稚行为,是「照着世人的样子行」(哥林多前书三章3节)。故劝他们都说一样的话,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书一章10节)。因为基督既是包括一切的,祂绝不是包括嫉妒分争的派别,祂既是住在各人之内,即住在属灵的新人里面,绝不是住在属肉体的旧人里面。所以,若不将那属肉体的派别,及旧人的行为一一脱离,则新人必不可能被圣灵更新,而达到正如主的形像。

无论种族的分别、肉体的派别、文化的差异、阶级的差别,基督包括了一切!没有种族、地域、派别、文化、阶级、权位等等的歧视,都在基督包括里合而为一了。而基督又「住」在各人之内,这是不能再小的一个单位,基督也居住在信祂的人的里面。

(3)「化外人、西古提人」

这是代表文化方面的分别。凡文化所不及的地方,谓之「化外」,希利尼人称外国人为「化外人」,因他们自认文化高超,故以「化外人」称外国人。保罗在罗马书一章十四节说:「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以希利尼人与化外人对称,一如聪明人与愚拙人的分别。这是指文化程度之不同,或文化性质之差异。「西古提人」,按当时的人看,西古提人是最无教化的,极为野蛮的一族人。他们居住小亚西亚、黑海至里海附近的地方,为游牧部落,不耕不获,喜好争战。据记载,这部落的人极为肮脏,不知洗浴,当战争时,在战场上喝所打死的第一个敌人的血,又以仇敌的髑髅作饮水的器具。这样的野蛮人,保罗却认为他们也能在基督里得救,因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罗马书一章16节)。而且越野蛮越需要神的福音,越无教化的人,越需要圣灵的感化。事实上也得到证明,在无教化的地方,已彰显神福音的大能,使许多人信主得救,在基督里被造成为新人,不但生命更新,而且行为也更新,知识也更新了。所以,那没有教化的野蛮人,也是在基督包括的一切之中。

(4)「为奴的,自主的」

这是代表属肉体阶级的分别(哥林多前书十二章13节;加拉太书三章28节;以弗所书六章8节)。这种主与奴的等级,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明显的,奴仆的生活极为可怜,连生命也操在主人手里。现代社会对主奴阶级的关系已经改善,这是可喜的人道主义的抬头。但社会上不平等的阶级,尚未真正消灭,所以才有所谓「阶级鬪争」,搞得乱七八糟。结果是党派利用阶级,阶级分裂党派,这些人好战好鬪,真不亚于西古提人的蛮性。然而,在以基督为元首的教会里面,任何阶级都关在门外。教会就是神的国度,所有圣徒都是这国度里面的人(以弗所书二章19节;启示录一章9节)。主耶稣基督是这国度的元首,祂是「和平的君」,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增加无穷,祂以公平公义使国度坚定稳固(以赛亚书九章6-7节)。这就是说,在以基督为元首的属灵真教会里面,有基督以公平公义治理祂的教会,所以一切属世界肉体的不平等阶级的差别,是不容许存在的。「主奴阶级」在教会里已不存在(哥林多前书七章20-32节)。例如阿尼西母是奴仆,但保罗却说他是「亲爱的弟兄」(腓利门书16节);因为他已经在基督里成为新人,与保罗同作神的儿女,这就是表现基督公平公义的一个例证。此外,属肉体的尚有「贫富阶级」,贫富在世界上是非常明显的对照,但在有基督包括一切的教会中,贫富阶段也消灭了,圣经禁戒以外貌待人。若有钱人穿华美衣服进会堂时,有人对他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穷人说:「你站在那里」(雅各书二章3-4节)。这种重富轻贫的世俗思想与作风,在以基督为元首的教会中,是不容许存在的。在教会或会堂中是人人平等的,不可因肉体外貌偏待弟兄。但我们发现在教会中似乎对「有钱阶级」的潜意识尚未完全泯灭,这并不是说有钱的弟兄自居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乃是由于一般人对他们过份地另眼相看,特别奉承,以致无意中造成了隐形的「有钱阶级」,因而助长了他们的骄矜和专横,这是在过去大陆教会中所曾见的,也正是我们今日所应该防止的一个世俗倾向。此外,在属灵教会中,唯有基督为主,我们都是主的仆人。当约翰要拜天使时,天使对他说:「千万不可,我与你,和你的弟兄众先知,并那些遵守这书上言语的人,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神。」(启示录二十二章9节)。主耶稣也对门徒说:「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你们中间,不是这样。」(马可福音十章42-43节)。所以,世俗的官僚作风和气派,以及居高临下的「头衔」,在以基督为元首的教会中,更是不容许存在的。属世人有「操权」之事,争权更是他们的本领。但在属灵教会中则不然,对事只要「负责」而不用「操权」,对信徒只当「牧养」而不是「辖制」,这样,俗化的特殊阶级及作风就不会产生出来了。以上是指在基督包括一切的教会中,没有种族、地域、派别、文化、阶级、权位等等的分别和歧视,都在基督包括里成为合而为一了。但在这我们尚未离开的世界上,我们仍当爱国家,尊敬君王(彼得前书二章17节),顺服官长(罗马书十三章1节),在家庭则长幼有序,这种分别却是不能没有的。

三、基督又住在各人之内

在基督包括一切之中的,是古今中外的无数信徒,是人所数不过来的大数目(启示录七章9节),在基督里都成为一了(加拉太书三章28节)。但祂又住在各人之内,这是不能再小的一个单位,基督也居住一个因信他的人里面(哥林多前书十二章6节;以弗所书三章17节),正如保罗说过:「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哥林多后书四章7节)。这就是藉圣灵运行在我们心里的能力,使我们个别的「新人」能渐渐更新而变化,正如主的形像。故内在的基督,就是我们的丰盛和能力,有基督就有「一切」。正如保罗所说:「万有全是你们的,或世界、或生、或死、或现今的事、或将来的事,全是你们的。」(哥林多前书三章21-22节)。一切是属信徒的,而信徒乃是属基督的。信徒得了基督,就是得了万有,既得了万有,那些属肉体的小东西,如名利、权位、虚荣等等,都算不得宝贵了;那些属世的种族、文化、派别、阶级等等的分歧和界限,也都化为乌有了。故保罗又彻底地说:「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尘土,为要得着基督。」(腓立比书三章7-8节)。保罗「得着基督」的分量特别多,故他能充分地享受了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以弗所书三章8节),而自然的丢弃万事如粪土了。但有些信徒,往往为着那属世界属肉体的小东西,舍不得丢弃,诸如贪图虚荣,或贪爱钱财,或贪恋罪乐等等,累住了信心和灵性,以致不享受基督那等测不透的丰富,和圣灵的更新。乃至为了随从世界的风俗,和放纵肉体的私欲,给魔鬼留许多地步;故魔工猖獗,使个人灵性被败坏,教会质量受亏损,叫圣灵担忧,结果是灵工衰退,教会成了不冷不热的状态,甚至于败落。此过去在大陆教会的覆辙,可为鉴戒。

总而言之,我们今日应该知道:基督所「包括」及所「住在」的一切,乃整个真教会,和每个真信徒,就是「新人」。此新人仍必须渐渐被圣灵更新,而变成造她主的形像,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书四章13节)。所以,作为新人的我们和教会,应该澈底地脱去那因私欲的迷惑而渐渐变坏的旧人(以弗所书四章22节),和旧人的行为(歌罗西书三章9节)。这样,才能完全被基督所「包括」,所「住在」,被圣灵更新成为荣耀的教会;使基督为教会作万有之首(以弗所书一章22节),也作教会全体之首(歌罗西书一章18节)。真教会也是基督的新妇,是唯一的新妇(雅歌六章9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则教会应当顺服基督,不可失去对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哥林多后书十一章3节)。故今日应当加紧预备装饰整齐(启示录二十一章2节;十九章7-8节),等候迎接那还有一点点时候就要降临的荣耀基督。

愿神在教会中,并在基督耶稣里,得着荣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远远。阿们!

(0)
上一篇 2020年9月4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