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悟性祷告」既是圣经所规定的,我们就没有把它废除,让它在我们祷告中,发生悟性的作用和造就。祷告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我们自己听得懂的,一是自己听不懂的;两种都是对神说,神也都听得懂。自己听得懂的叫「用悟性祷告」;那听不懂的叫「用灵祷告」,使徒认为应该两种并用,不可偏废,才是完全的祷告。
林前十四章14-16节,是使徒教导我们怎样祷告,经文意义清晰,毫不含糊,不必参考原文或其他译本,读中文国语和合本圣经,已足以完全明了其真意。所以,在一个能说方言的教会中,这是不成问题的。若在不能说方言的教会,也就是未得着圣灵说方言的恩赐,对于圣经所说:「我若用方言祷告,是我的灵祷告。」因为根本不会说方言,当然不知道用灵祷告是怎样一回事。「用灵祷告」,就是用方言祷告,这方言必须受圣灵的人才能说出来的(使徒行传十章45-46节),这是圣经的启示,和我们的经验所指证的。
但是,照圣经所记,和使徒所体验,祷告有两方面的表现,就是祷告时的言语,一是我们自己听得懂的,一是自己听不懂的,两种都是对神说,神也都听得懂。那自己听得懂的,圣经叫做「用悟性祷告」;那听不懂的,叫做「用灵祷告」,使徒认为应该两种并用,不可偏废,才是完全的祷告。
若单用方言祷告,是属于奥秘性的对神说话的方法,但在自己悟性(理性)方面是没有功效的,因为听不懂自己所说的是什么,完全收不到向神倾心吐意之效。言为心声,言若不懂,心声如何表达呢?在灵里固然是受圣灵的感动,但在悟性上就不知道祷告的是什么,不是人自己意识中的祷告,而只是一种灵界中的活动,这种活动虽然有灵感上的陶醉,但却不能满足悟性中的需要。而且,那种纯灵感的活动,很容易被习惯性的虚伪造作所掺杂控制,使人误认为真受圣灵充满,而误中了撒但也会装作光明天使的诡计(哥林多后书十一章14-15节)。如果认为教会一切属灵的活动,必都是出于圣灵,那就不用「辨别诸灵」的恩赐了(哥林多前书十二章10节;约翰一书四章1节)。
「用悟性祷告」既是圣经所规定的,我们就不应该把它废除,让它在我们祷告中,发生悟性的作用和造就。说方言固然可以造就自己的灵性,两者并用,相辅益善。切不可认为单用方言祷告,才算是受圣灵充满的明证,若兼用悟性祷告,就会破坏了圣灵的充满。使徒们曾用悟性祷告,使祷告的地方震动(使徒行传四章31节),他们也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道,大有能力,这难道不是从悟性祷告而来的吗?(使徒行传四章24-30节)。
故我们不要轻视悟性祷告,认为那是没有圣灵感动的。须知出于灵感的悟性祷告,不但能震动自己的心灵,也能引起别人心灵的共鸣,同心合意地对神向往与交通。主耶稣使拉撒路复活之前,先用悟性祷告(约翰福音十一章41-42节);以利亚之所以击败假先知,也得力于用悟性祷告(列王记上十八章37节)。我们既与以利亚一样性情,当然也要效法使用悟性祷告,特别在临到个人或教会有重大事件的时候,用悟性祷告,更能表达自己恳切的愿望,和切实的要求。例如彼得在临危对主呼喊:「主阿,救我!」这是悟性最简短的祷告,而主拯救的手就应声而到。可见用悟性祷告,无论长短,主都会听,并不一定单用方言祷告才有灵验的。虽然信心可以寄托于方言,当然亦可寄托于悟性。所以,我们不必要以方言祷告,来排斥悟性祷告,因为悟性也有它的果效,和造就灵性的好处。现在一般教会(指外教会的灵恩派和方言派),他们被人看作方言狂热,和方言至上主义。他们灵感的型态,发展得有偏差,多数受血气、情感、人意渗透的影响,于是矫揉造作,以隐藏其虚伪。其实,在真正属灵的恩赐的表现上,并没有真凭实据,使人信服。而习惯在祷告上矫揉造作者,他自己当然心中有数,而别人也心照不宣,只有存疑了。
使徒为要补救单用方言祷告于悟性没有果效之偏差起见,提倡兼用悟性祷告,是重要的真理启示,免得使祷告流于纯粹神秘性。虽然方言可以说出心灵中各样的奥秘,人不可知,但它并不排除非奥秘的可知效果,这效果在祷告中也是不能抹煞的。
近年本会在某些地方的祷告所表现的,确有厌弃悟性的趋势,甚至在祷告时,连一句「哈利路亚」也不愿意说,一跪下方言就立即喷涌出来,身体随方言而振动,一直到祷告完毕,听不见一句哈利路亚赞美耶稣的悟性颂赞,这种现象在青年人更普遍。回忆在五十年前的教会,在会堂公众祷告中或私人祷告,悟性祷告的声音,以及「哈利路亚」,「赞美耶稣」的话,不断地穿插于方言之间。当时圣工的发展,神迹奇事的显明,较之今日更蓬勃,这不能不归功于兼用悟性同心合意祷告的感力了(马太福音十八章1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