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般的世人不认识神,他们认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精良的武器;对于认识神的基督徒而言,战争输赢的关键是在于神。在旧约时期,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争战,大卫对非利士人说:「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就是你所怒骂带领以色列军队的神。」(撒上十七45)。
结果少年人大卫,只用机弦上的一颗石子,打死拥有刀枪的巨人歌利亚,因为神与大卫同在。究竟刀剑的由来为何?有形的刀有哪些?是否有无形的刀剑?以下拟根据《圣经》探讨此问题。
一、刀剑的由来
一般的「刀」(knife)指比较小的连柄刀,是作为切割工具使用的单刃刀。早期制作「刀」的材料有燧石、黑曜石、骨头、贝壳等;其后,用青铜、铁器制刀;目前,则有银制、不锈钢制、铬制刀的出现。「刀」依用途分则有餐刀、菜刀、裁纸刀等。
「剑」(sword)指以刺杀人体或动物为目的的金属制武器总称,通常是双刃的武器。依长度区分,有长剑、短剑;依形状区分,有弯刀、直刀;依材料区分,有木制、石制、骨骼制、青铜制、铁制等。在公元前3000年,一般的剑是直的、短的铜剑。
在公元前2000年,一种弯曲、镰刀状的剑开始流行;而约书亚争战中所使用的,即是这种长刃弯刀(书八24,十28)。在公元前2000年末,非利士人引进直的、长的铁造的剑,可以用来砍、刺杀,这是武器制造上的一大进步。原先青铜的质地柔软,镕点1100度;而铁的镕点1550度,质地坚硬,可以加工成为薄钢,能够制造优良的武器。
非利士发明冶铁术后,极力保护不让别人知道;因此经云:「那时,以色列全地没有一个铁匠;因为非利士人说,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以色列人要磨锄、犁、斧、铲,就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但有锉可以锉铲、犁、三齿叉、斧子,并赶牛锥。所以到了争战的日子,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人没有一个手里有刀有枪的,惟独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有。」(撒上十三19-22)。
后来扫罗王嫉妒大卫,要追杀大卫,大卫逃往非利士的迦特王亚吉处,在那里住了十六个月(撒上二七-二九章)。有些学者认为,大卫停留在非利士的期间,学会「冶铁术」的祕诀,改善以色列人的武器,对于后来王国的兴盛帮助很大。今天我们生活在外邦的世界中,倘若能够学习「冶铁术」,又能不被同化,仍旧有倚靠神的心,相信会有助于圣工的推展。
二、有形的刀剑
《圣经》中记载有形的刀剑甚多,兹略举数例说明如下。
1.火石刀
火石(flint)是一种深色、坚硬、纹理细致的石头,可以制成工具的锋刃。火石与其他坚硬物品相击时,会产生火花,可以用来生火。早期犹太人行割礼时,是使用火石刀(出四25;书五2-3);或许是价廉,可以使用后立即丢弃。现今的犹太人,则改用金属的手术刀行割礼。
2.餐刀
一般的餐刀(knife),希伯来文为,意思是「刀子」,可以作烹饪之用,也可以宰祭牲割肉。亚伯拉罕献上独生子以撒时,所携带的「刀」(创二二6、10);还有士师时期,利未人将妾切成十二块,他所使用的「刀」(士十九29),都是。
3.刀剑
刀剑(sword)的希伯来文为,是《旧约圣经》中最常提到的武器。当摩押王伊几伦欺压以色列人,神就兴起士师以笏,他是左撇子。他打造一把两刃的剑,长一肘,带在右腿上衣服里面;趁着献礼物给摩押王时,用短剑将伊几伦刺杀,国中因而太平八十年(士三15-30)。这把「短剑」就是。又如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用刀击杀」迦南人(书十28、30、32、35、37、39),争战中所使用的「长刃弯刀」,就是。
三、无形的刀剑
《圣经》中除了记载「有形的刀剑」外,也记载许多有象征意涵的「无形的刀剑」,兹略举数例说明如下。
1.象征顺服神的带领
一般人认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武器与人数;事实上,输赢的关键是在于耶和华。在士师时期,以色列人与米甸人争战,以色列人的人数只有三百人,手上拿着角、空瓶、火把;而米甸的联军有十多万人,并且持有刀剑。因为耶和华已经将米甸军队交在以色列人手中(士七15),藉由百姓高喊:「耶和华和基甸的刀」,神使敌军互相击杀,结果获得战争的胜利(士七20-22)。
人常喜欢藉由自身的努力奋斗,来获得表面的成功,而将神排除在外,使祂成为我们成就的局外人。事实上,基督徒是可以不必孤军奋斗,我们有神可以倚靠;就如同当年以色列人愿意顺服神和基甸的带领,虽然双方武力悬殊,最后仍然获得胜利的结局。
2.象征神的话语
我们与魔鬼争战,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其中的真理、公义、平安的福音、信德、救恩,都是「防御性的武器」。而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也就是神的话语,一般认为这是「攻击性的武器」(弗六11-17)。「宝剑」的希腊文为,是指罗马士兵所使用的短剑,长度只有一尺半,适用近距离的攻击或防守。其优点是灵活、明快;缺点是只能贴身肉搏战。倘若剑术荒废练习,与敌人正面交锋时,容易战死沙场。因此身为基督徒的我们,一定要勤于研读《圣经》,熟练神的话语,与魔鬼争战时,才能克敌制胜。
使徒保罗说:「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四12)。神的道就是神的话语,它是活的、有生命的,能产生结果的,比两刃的剑更锐利,不但能剖开外在物质的骨节和骨髓,甚至内在心灵隐密处的思想和动机,也能够穿透。
3.象征内心的痛苦
以色列的女子都希望能生出弥赛亚(创四九10)。当马利亚从圣灵怀孕生出耶稣后,西面告诉她说:「妳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二35)。「刀」的希腊文为,是大而宽的两刃利剑,《七十士译本》(Steptuagint Version)用这字翻译巨人歌利亚所用的刀(撒上十七51);这是象征马利亚内心的痛苦和烦闷。
当她面对十字架上全身流血的耶稣,内心也在滴血,就如同被刀刺透一样(约十九25)。后来耶稣将她托付给主所爱的门徒(约十九27),又赐给她应许的圣灵(徒一14),使她在肉体与灵性上都没有缺乏。今日我们走在服事主的道路上,内心也会遭遇痛苦,就如同被刀刺透一样;但靠着主的能力与保守,相信我们都能够胜过。
4.象征遭遇苦难
在《启示录》中,有一位好像人子,从他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启一16);在揭开第二印、四印时,有「大刀」、「刀剑」出现,杀害教会中的人(启六4、8)。此处的「刀」,不是物质的刀,乃是有属灵或象征的意涵。耶稣说:「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太十34-36),祂又说:「我来要把火丢在地上,倘若已经着起来,不也是我所愿意的吗?……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纷争。从今以后……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路十二49-53);耶稣丢下「刀」和「火」,是作为惩罚的工具,指人们会为了信仰而与家人起冲突。
耶稣告诉门徒说:在平安的时候,出外传道,不要带钱囊、口袋、鞋子,因为有人会接待(路十1-7);但是到了紧急的时候,出外传道,要带钱囊、口袋,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路二二35-36)。耶稣的原意是要门徒在紧急情况时,能够有属灵的防卫能力,也就是要儆醒、谨守,就如同带刀警戒一般。门徒却误解耶稣的话,以为真的要去买物质的刀。事实上,耶稣是反对使用暴力的,当门徒说:主啊,请看!这里有两把刀时,耶稣回答说:够了(路二二38)。意思就是不要动刀,要收刀入鞘(约十八11)。
5.象征神的惩罚
大卫王与拔示巴犯了奸淫罪,又谋杀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犯了杀人罪后,神的惩罚临到大卫家,祂藉由先知拿单说:「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撒下十二10)
神与以色列民立约,双方应该要信守承诺。倘若百姓能遵行神的诫命,祂将要赐下福气;倘若百姓违背诫命去拜偶像,神要使刀剑临到百姓,报复百姓背约的仇,也希望他们能够反省、悔改(利二六25、40)。在先知书中,先知常描述耶和华用刀剑施行审判(摩四10,七9,九1)。刀剑是磨快擦亮的,是锋利的,为要进行杀戮;当神拔刀出鞘时,所有的人将被剪除,神要彻底执行公义的审判(结二一1-10)。
6.比喻话语的苛刻
经云:「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箴十二18);「世人的牙齿是枪、箭;他们的舌头是快刀。」(诗五七4);「他的话比油柔和,其实是拔出来的刀。」(诗五五21)。《箴言》与《诗篇》的作者强调言语的杀伤力,就好像刀一样,是会刺伤人的。因此,我们要努力灵修,在言语上要节制、谨守,能多说造就人的好话,不说伤害人的话语。
雅各长老勉励我们要作完全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我们要勒住自己的舌头,不说咒诅弟兄的坏话(雅一19,三2、9);只要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弗四29)。
7.象征淫妇的引诱
《箴言》的作者一再苦口婆心的呼唤、训诲年轻人,要远离淫妇的诱惑。要躲避她们的路,不可经过,要转身而去,因为她们如「死地」、「阴间」的道路。她们的嘴唇是诱惑的工具,看似滴下蜂蜜,实际上是苦似茵蔯;她们的口看似比油更滑,实际上是快如两刃的刀。跟随淫妇的步伐陷入引诱的,就如同步入死路,将遭受咒诅而死亡。因此,逃避引诱的策略是主动「远离淫妇的道路,不可就近她的房门」(箴五1-8)。
结语
刀剑是「中性」的工具。我们愿意顺服神的带领,熟练神的话语,与魔鬼争战时,「刀剑」将成为我们克敌制胜的武器。当我们不愿意遵从神的吩咐,转而去效法世界,「刀剑」将成为惩罚的工具,使我们步入死亡之路。因此我们要时刻儆醒检讨,趁机反省、悔改;免得审判之日来临,神拔刀出鞘时,我们将被神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