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圣经中的杯

引言

在上古俗世的世界里,酒的主要用途是祭祖敬神,作乐只属其次。他们为了敬神而一起喝酒时,是用同一个杯子,表示与神产生密切的关系。例如中国的藏族在每酿新酒时,必先以酒敬神,然后依循「长幼有序」的古训先向家中的长者敬酒,其后家人才能畅饮。

聚会饮酒时,大家共享一个酒杯,表示是一家人,共同敬拜同一位神。《圣经》中记载耶稣设立圣餐礼时,拿起杯祝谢了,递给门徒,共享一个杯子,大家一起分尝。

为何大家要「共享一杯」?「杯」的用途为何?「杯」有何神学意涵?「杯」有哪些象征的意义?要如何行方能逃脱神的「忿怒之杯」?以下拟根据《圣经》探讨此问题。

一、杯的用途

古代的「杯」(cup)形状像一个碗,较今日常见的茶杯更大、更浅。「杯」一般用陶土制造,有时也用金属制造(耶五十一7;创四十四2)。中文《圣经》译成「杯」,在原文希伯来文有四个字:(1)是最常见,可以用来盛酒(创四十11),也形容神的愤怒之杯(赛五十一17)。

(2)是指杯、碗,可作会幕内金灯台的杯(出二十五31),也用于盛酒(耶三十五5)。(3)是指碗、盘、瓶、罐,可作为一般的容器(撒下十七28),也用作神圣的器皿(出十二22;王上七50)。

(4)指盆,是又大又深、有两个把手、底呈圆形的器皿。可用以盛献燔祭的血(出二十四6),也是挂在钉子上的家用器皿(赛二十二24)。

「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盛水(太十42)、盛酒(赛五十一17);在宗教的用途上,有精金作的杯(王上七50),有奠祭用的杯爵(民四7)。有时「杯」也成为外邦人占卜的器皿(创四十四5),例如他们将水倒在杯中,然后注入油,再投入玉石,静观水油的动向条纹,可以预卜未来的命运。

二、杯的神学意涵

今日犹太人的习俗,在逾越节的晚餐要喝稀释的葡萄酒,记念神在埃及拯救以色列百姓的宏恩。在喝酒前要称谢神说:「赞美祢,主啊!我们的神,宇宙的王,祢创造了葡萄树的果子。」昔日耶稣在逾越节的晚餐上设立了圣餐礼,祂在举办圣礼时,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门徒,他们都喝了。

耶稣说:「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国里喝新的那日子。」(可十四23-25)。「杯」的希腊文为,是名词单数,表示共享一个杯子,大家一起分尝。

圣餐礼是耶稣设立的,因为祂用「葡萄汁」祝谢,所以今日我们在举办圣礼时,也用「葡萄汁」。而当日耶稣共享一个杯子,今日我们仍采用一壶葡萄汁祝谢,但因卫生的缘故,分用许多小杯。圣餐礼是要记念耶稣为了拯救我们,替我们受死。

藉由圣餐礼,信徒可以分享耶稣的肉和血,与主联合,使属灵的生命丰盛,末日可以得着永生和复活(约六51-54)。使徒保罗认为,在圣餐礼中我们所祝福的杯,是同领基督的血,是吃主的筵席,是与主相交,是委身于基督。「杯」有交融、相契的意涵,因此喝「主的杯」的人,不能又喝「鬼的杯」,与鬼相交(林前十16-21)。

三、杯的象征意义

《圣经》中的「杯」,有物质的杯,可以用来盛水和酒;也有无形的杯,具有象征的意义。兹将无形的杯分为两类,也就是「主的杯」与「鬼的杯」,各略举数例,说明其象征意义如下。

1.主的杯

(1)相交之杯

按照东方的习俗,共同用餐并非是单纯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涉及宗教活动。当他们在请客聚餐时,藉由享用同一块饼,饮用同一杯酒,表示彼此是一体的,是互相融合的。同样的,在举行圣餐礼时,藉由邀请真神一同参与圣筵,我们可以享用耶稣的肉和血,能与主联合,使我们福杯满溢(诗二十三5)。

神是我们的主,我们的好处不在祂以外,祂是幸福的源头。当我们以别神代替耶和华,以享乐、财富、地位为神,结果是愁苦加增(诗十六1-4)。经云:「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祢为我持守。」(诗十六5)。杯有两种:福杯与苦杯。敬畏神的人得蒙福杯;不义的人要喝苦杯,就是神忿怒的杯。

(2)忿怒之杯

百姓不听从神的话语,咒诅就临到百姓身上,他们要喝神的「忿怒之杯」,是「苦杯」,将使人东倒西歪;他们要遭遇荒凉、毁灭、饥荒、刀兵,被掳至巴比伦七十年(耶二十五11)。当他们愿意悔改,听从神的话语,就能从苦境中转回(赛五十一17-22)。

列国也要喝神的忿怒之杯,刀剑必临到他们(耶二十五15-16),甚至连巴比伦国也要被毁灭,它原是神手中的金杯,是富有的;神曾藉它向列国倾倒忿怒,但最后仍被神倾覆毁坏(耶五十一7-8;启十六19)。在末日审判时,神的忿怒之杯是永恒的;那些违背神命令的人,他们在地狱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赛六十六24)。

(3)救恩之杯

在旧约时期的赎罪祭,将山羊和公牛的血盛在盆中,洒在不洁的人身上,就能叫人成圣,身体洁净。这是一个预表,预指新约时期基督在十字架的流血献祭,可以使我们的罪获得完全的赦免(来九13-14)。

十字架的苦楚原是「忿怒之杯」,是「苦杯」,要承受痛苦、羞辱和死亡。耶稣曾向父神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太二十六39),因为耶稣愿意为我们喝尽「忿怒之杯」,结果将「忿怒之杯」转化成「救恩之杯」(诗一一六13)。

人类自从始祖亚当犯罪后,罪就进入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五12)。世人原先要喝神审判的「忿怒之杯」,但藉由耶稣的宝血,使我们的罪蒙赦免,能得着「救恩之杯」。虽然救恩是白白地赐给我们,但在世上我们要喝「苦杯」,将来基督再临时方能与主共饮「救恩之杯」(可十39;路二十二16、30)。

2.鬼的杯

(1)相交之杯

人是神所创造的,却常离弃造他的神,轻看救他的磐石;反而去敬拜别神,触动神的愤恨。人所祭祀的鬼魔并非真神,乃是素不认识的神(申三十二15-17)。他们宁可喝鬼的杯,与鬼相交,与鬼有分(林前十18-21);而不愿意单单喝主的杯,与主相交,在祭坛上与主有分。

经云:「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财利的意思)。」(太六24)。今天我们要专一的事奉神,倘若过分看重属世金钱、享乐、权力,就是以别神代替耶和华,是喝魔鬼的「相交之杯」,结果不能喝到主的「救恩之杯」。

(2)淫妇的金杯

末日是神忿怒的日子(启六17),也是魔鬼大怒之日(启十二12),因为牠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牠要展开全面性迷惑地上的列国,引发空前的战争,牠的人数遍满了全地,节节胜利,甚至围住圣徒的营与蒙爱的城(启二十8-9),就是信徒与教会。

但战争最后的胜利是属神的,因为祂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启十七14);信徒靠着羔羊的血和神的道就能战胜魔鬼(启十二11)。所以我们务必至死忠心,才可以得着永远的生命。

末日有大淫妇,是坐在众水之上(启十七1),是坐在七座山上(启十七9),是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启十七18),就是巴比伦大城,也就是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启十八2)。

她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乱的污秽。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乱的酒(启十七2、4;耶五十一7)。「淫妇」指邪恶淫乱的世代(太十二39),「金杯」指她迷惑人的工具,象征属世的财富、地位、知识、享乐,可以使人喝醉、沉迷,最后远离神。

因为淫妇的罪恶滔天,她的不义,神已经想起来了;我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启十八4-5)。

四、如何逃脱神的忿怒之杯?

「忿怒」是人因不悦而引起的情绪反应,会引发报复的行动,被视为有罪的情绪。因此经云:「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诗三十七8),使徒保罗也认为长老的资格是不任性,不暴躁(多一7)。

神是圣洁的(利十一44),祂是毫无污秽,也是全无错误的。为何《圣经》记载神会发怒?这是罪吗?神的怒气是善意的,是义怒。祂是忌邪的(出二十5),因此恨恶罪恶、败坏。祂为了维护圣洁的属性,会用怒气、不悦来表达罪恶,并且用惩罚和死亡来报应罪恶。

经云:「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那些拜兽和兽像,受牠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启十四9-11)

「受了印记」表明是服从魔鬼。拜兽的人曾喝淫乱的酒,现在要喝神大怒的酒,是「纯一不杂」的,表示神单纯的烈怒,没有搀杂怜悯。他们将要遭受极重的刑罚,痛苦的状态直到永永远远。

面对魔鬼的诱惑,信徒除了倚靠「羔羊的血」与「所见证的道」外,还需不「贪生怕死」(启十二11),圣徒的忍耐就在此(启十四12)。所以我们要努力灵修,建立稳固的信仰根基,能有始有终地持守真道,就可以得着永远的生命。

结语

在行走人生的道路上,人类必须选择他们要喝什么杯:神的救恩之杯或是忿怒之杯?倘若我们要逃避地狱永远的刑罚,就要选择救恩之杯。正如《圣经》说:「我拿甚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诗一一六12-13)

耶稣本是无罪的,祂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林后五21);祂为我们喝了十字架的苦杯,使我们的罪得赦免。祂先受苦难,后来得荣耀(彼前一11),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祂了(太二十八18)。

我们要效法耶稣的榜样,愿意为主喝尽苦杯,愿意经历苦难和死亡,相信一定能蒙神悦纳。同时藉由参加圣餐礼,我们分享耶稣的身体和血,能与主联合,使属灵的生命丰盛,末日可以得着永生。

(0)
上一篇 2020年9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