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圣经中的奥祕

引言

人带有肉体,思维常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有限的;而神是永恒的、广大的,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无限的。有限的人不可能了解无限的神,除非透过《圣经》中神对人的启示。

「启示」的希腊文是,其字源是由「」与「」构成。「」原意是「离、拿走」,「」的原意是「盖」;的原意是「拿掉遮掩的盖子,以显露隐藏的东西」。

经云:「神在天上,你在地下」(传五2),天壤之别,人神无法接近,因此人不易理解神。我们根据《圣经》中神的启示来了解神时,须知这只是「部分」,而不是「全貌」。

当《圣经》中有些主题神未向我们显明启示时,须知这是「奥祕」,是超越人的理性所能理解的。何谓奥祕?它有何性质?信徒应如何面对奥祕?以下拟根据《圣经》探讨此问题。

一、奥祕的意义

奥祕(mystery)的希伯来文为,意思为祕密。在《旧约圣经》中,只出现在《但以理书》。尼布甲尼撒王做了一个梦,梦已经忘了,无人能够解梦。

只有一位在天上的神能显明奥祕的事,祂将此事显明给但以理,并指示他日后必有的事,于是但以理替王讲解梦(但二27-30)。奥祕在旧约时期是隐藏的,到新约时期透过神的启示,才显明出来。

奥祕的希腊文为,是指隐蔽或祕密的事。希腊文的,是由动词字根「」和字尾「」组成,「」指闭口不发出声音,「」指事件发生的地点,例如在庙宇中。

所以原是指参加庙宇的祭典时,在神圣和庄严的气氛下,使参加的人心生敬畏,闭口说不出话来。《新约圣经》用它来表示神的奥祕思想和计划,这是人的理智无法了解的,所以神将它启示给祂的选民。

例如《新约圣经》中谈论的奥祕有:救恩的奥祕(罗十一25)、教会的奥祕(弗五32)、福音的奥祕(弗六19)、基督的奥祕(西四3)、复活的奥祕(林前十五51)、天国的奥祕(太十三11)、末世的奥祕(启十七5-7)等。

二、奥祕的性质

在《新约圣经》的保罗书信中,常提到奥祕,它的性质可说明如下。

1.它属于永恒的范畴

奥祕涉及神的救赎计划,就是福音(弗六19);其焦点就是基督(西二2)。神的奥祕就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1-2)。这奥祕在神永恒的计划中,在万世以前早已预定(林前二7),却一直隐藏在神里面(弗三9)。这奥祕历代以来都是暂时隐藏,使人无法明白(罗十六25),等到时候满足才要显露。

2.它要在历史中显明

神隐藏的奥祕,当时候满足时(加四4),要向世人宣告。神藉着圣灵启示,使祂的使徒能明白奥祕(弗三5;西一26),并要使徒去传扬奥祕(弗三8)。

神的奥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三6)。因着这奥祕有如此丰盛的荣耀(西一27),使我们相信耶稣的人,成为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弗一12)。

3.它是属灵的观念

耶稣在对观福音书中论及天国的比喻(太十三),是说明天国的奥祕,这要从属灵的观点来理解。同样的,保罗书信中的奥祕,也必须从属灵的角度来明白。

他认为基督的奥祕,是藉着圣灵向使徒启示的(弗三5),须有神的帮助才能理解。就如同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与人的夫妻关系一样;而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祕(弗五31-32),要从属灵的观点来理解。

4.它的完成与末世有关

神在历史中已经显明的奥祕,仍要等待末世才能全面成就。例如使徒保罗告诉我们复活的奥祕,在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我们都要改变,死人要复活,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林前十五50-53)。所以神奥祕的全面成全,要等到世界末日第七位天使吹号发声的时候,不再延迟了(启十7)。

三、信徒应如何面对奥祕

1.对于已经显明的奥祕

对于《圣经》中已经显明的奥祕,我们除要努力了解外,更要将它宣扬出来,使更多人同享福音的好处。兹简略说明如下。

(1)要心中常述说各样的奥祕

方言祷告是灵的祷告,是对神说的,因为没有人听得出来;然而,他在心灵里却是讲说各样的奥祕(林前十四2)。当我们用悟性祷告时,可能会不擅长言词,祷告不久就无话可说,不知该向神求什么;也可能言词优美,但却有口无心,所求的不一定符合神的旨意。

方言祷告有圣灵的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鉴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因为圣灵照着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罗八26-27)。

我们常常用方言向神祷告,与神灵交,就如同在乐园中与神密相契(林后十二4);我们将被建立起来,有主的能力、智慧和爱心,能更完全、更像主(弗三16-19;约十六13)。

所以我们在教会中服事神,每日应用方言祷告,心中述说各样的奥祕。如此不但可以使自己得到造就,也能造就听到福音的人(林前九27)。我们是否每日都有心中向神述说各样的奥祕?

(2)要深知福音的奥祕

神用启示,使保罗知道福音的奥祕。这奥祕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如今藉着圣灵启示他的圣使徒和先知。这奥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三1-6)。

在犹太人的观念中,他们是神唯一的选民,是神在万民中所拣选,且不列在万民中,是得天独厚的。但神却启示保罗福音的奥祕,使他深知福音也要传给外邦人,使他们可以一同承受所应许的福气。我们应当要效法保罗,能够勤于祷告和读经,能从神领受启示,深知福音的奥祕,并努力完成主所托付的使命。

(3)要将基督的奥祕宣扬出来

保罗蒙神赐与使徒的职分,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祕,但如今向祂的圣徒显明了,就是外邦人相信耶稣,也可以得到荣耀的盼望。所以我们除了要明白福音的奥祕外,更要将基督的奥祕发明出来(西四3-4)。

「发明」的希腊文为,意思是宣扬、说出。我们传扬耶稣,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相信藉由圣灵的帮助,虽然工作劳苦,我们都能尽心竭力完成主所托付的圣工(西一25-29)。

(4)要心中有爱

倘若我们蒙神赐予恩赐,能够说地上各国的语言,甚至能说天上天使的话语,却心中没有爱,则话语将成为没有意义的金属敲击的声音,就如同鸣的锣,响的钹一样。

倘若我们有先知讲道的恩赐,能明白各样的奥祕,具备各样的知识,甚至有全备的信心,却心中没有爱,这些都变成没有价值(林前十三1-2)。

因为恩赐原来是要造就信徒,建立教会;如果心中没有爱,将使原本要荣耀神的恩赐变为荣耀自己,这对自己和别人都没有益处。因此,当我们蒙神赐予智慧,能明白各样的奥祕时,要心中有爱,心中谦卑荣耀神,如此将使自己和教会都获得造就。

2.对于尚未显明的奥祕

对于《圣经》中尚未显明的奥祕,我们不要强解,避免造成教会的混乱。兹略举数项尚未显明的奥祕,说明如下。

(1)神观

我们相信在时空之下,在救赎的历史中,圣父、圣子、圣灵都是神,似乎是有三位神;但《圣经》却告诉我们只有一位神。耶稣说:「我与父原为一」(约十30),祂又说:「父比我大」(约十四28)。这些都是人理性无法理解的奥祕。

(2)基督论

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始无终;而人受时空的限制,有开始和结束。如果耶稣是神,祂就不可能是人;但《圣经》却告诉我们,耶稣是神,也是人。耶稣是神,却又被神离弃(太二十七46)。这些都是人理性无法理解的奥祕。

(3)救恩论

救恩是神白白的恩典,连信心也是神赐予的。神预定要拣选谁,就拣选谁,似乎人不必为不得救负责任。但《圣经》却告诉我们,信耶稣有永生,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约三18)。这是人理性无法理解的奥祕。

(4)圣礼

圣礼可以产生属灵的功效,这是人理性无法理解的奥祕。例如在举行洗脚礼时,为何物质的「水」能产生属灵「与主有分」的功效?《圣经》的解释为:第一,是神所应许的话语。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约十三8)。

第二,是圣灵的能力。在洗脚礼的时候,奉主耶稣的名用水洗脚,因着圣灵的运行,能产生属灵的功效。这些都是超乎人理性所能了解的奥祕,我们只能靠着神所赐的信心来接受(林前十二9)。

(5)预定论

人蒙神拣选,相信耶稣,是出于神的预定,出于神的主权,似乎人没有责任。但《圣经》却告诉我们,倘若人听到福音,无论接受或拒绝救恩,人还是要负责任。至于有人没有听到福音,最后导致沉沦,为何会发生这种事?这是奥祕,人没有权利质问神(罗九4-21)。

(6)罪恶的来源

神造的一切都是好的(创一31),神是一切美善事物的源头(雅一17),为何人会犯罪呢?因为蛇引诱人。那么蛇从哪里来?蛇由堕落的天使来。那么为何天使会堕落?因为天使骄傲,想要与神同等。那么骄傲从哪里来?这是讨论罪恶的来源,这是奥祕,《圣经》并未清楚解释。

(7)其他事项

在创造论中的宇宙的构成,在终末论中的宇宙的结束;还有灵界的魔鬼、天使的由来,天国、地狱的情形,这些都是《圣经》并未清楚描述的奥祕,我们不要强作解释。

结语

人常有好奇心,为了满足求知欲,对于神所遮蔽和隐藏的奥祕,会锲而不舍地掀开和探究,想深入神智慧的隐密处。事实上,神是灵,祂是造物主,是无限与完全的。而我们人是受造之物,受肉体的限制。没有人见过神,人也不可能完全了解神。

耶稣说:「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约十六12),彼得长老也说:「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彼后三16)

对于《圣经》中神藉由使徒和先知所启示给我们的奥祕,我们要明白并宣扬;同时要祈求圣灵的帮助,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林前二10)。

对于神尚未启示的奥祕,我们不要追根究柢,否则将落入魔鬼的网罗中,最后会犯了僭妄的罪,自取灭亡。我们如今彷彿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十三12)。

(0)
上一篇 2020年9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