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俗话说:「口说无凭,眼见为信」。一般人对事情常存疑,除非亲眼看见,否则不容易相信。就如同多马一样,虽然他曾跟随耶稣,但是当其他门徒告诉他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他不愿意相信。他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后来耶稣亲自向他显现,他看见后就相信了。
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二十25-29)。面对人生的信仰,我们是否坚持肉眼的偏见?致使心眼被蒙蔽,因而失去了信主的机会。圣经中眼睛的功能为何?有何属灵的教训?以下拟探讨此问题。
一、眼睛的功能
眼睛(eye)的希伯来文为,希腊文为,是指人(创三6)和动物(伯二十八7)身体上的视觉器官。眼睛的功能可略述如下。
1.是观看
倘若人打坏了他奴仆的一只眼,造成他无法观看,要放他去得以自由(出二十一26)。在战争中,为了惩罚战败的俘虏,常剜出其右眼,使其遭受屈辱,无法再胜任军职(撒上十一2;士十六21)。
2.是美观
人的容貌俊美常与眼睛有关,例如大卫英俊,面色光红,双目清秀,蒙神膏立为王(撒上十六12);而利亚的眼睛没有神气,无法受到丈夫雅各的宠爱(创二十九17-18)。
3.与心理有关
人的眼目会影响心理的喜爱(结二十四16)、顾惜(申七16)、慈善(箴二十二9)、贪婪(传四8),和高傲(赛五15)等。此外,情人眼中出西施,他们彼此看对方的眼好像鸽子眼,因而良人与新妇相互称赞(歌一15,四1,五12)。
4.与道德有关
眼睛观看后,会影响人内在的思想,进而采取行动。因此耶稣勉励我们,若是右眼叫我们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太五29)。
二、眼睛的属灵教训
圣经中有关眼睛的属灵教训很多,兹略举数项说明如下。
1.要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
神是灵(约四24),没有肉体的眼睛,但圣经的作者用拟人法形容神的全知,描述神的眼目无处不在,恶人善人祂都鉴察(箴十五3)。祂的眼目遍察全地,要看顾敬畏祂的人(代下十六9;诗三十三18),要垂听义人的祷告(彼前三12);要察看这有罪的国,必将其从地上灭绝(摩九8)。
士师时期,是以色列百姓的信仰堕落期,因此经云:「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二十一25)。「没有王」是没有尊神为王,顺服神的旨意;「各人任意而行」的希伯来文是,意思是「各人按他眼中看为正确的去行」。他们只在乎自己的看法,而不管圣经的教训,因此无法得到神的喜悦。我们要「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不要违背祂一切所吩咐的,方能成为合神心意的人。
参孙是士师时期最有名的士师,而且是拿细耳人,应该要遵守神的教导,娶以色列人为妻。他父母劝他说:「在你弟兄的女儿中,或在本国的民中,岂没有一个女子,何至你去在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但参孙执意要娶非利士的女子为妻。他对父亲说:「愿你给我娶那女子,因我喜悦她。」(士十四3)。「因我喜悦她」希伯来文是,意思是「因她在我的眼中是看为正确的」。
又如以法莲人米迦,在家中设神堂,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破坏神所设立的圣所制度;并且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破坏神所设立的祭司制度。因为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按自己眼中看为正确的去行(士十七1-6)。
事实上,神是宇宙的主宰,是百姓的君王,我们要顺服祂的带领。在士师时期,以色列人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事奉偶像,神就把他们交在外邦人手里(士六1,十三1);当他们悔改呼求神的时候,神就兴起士师来拯救他们。经云:「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看为善的,你都要遵行,使你可以享福,并可以进去得耶和华向你列祖起誓应许的那美地。」(申六18),因此我们要尊主为大,愿意「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祂会将美好的天国赐给我们。
2.要与眼睛立约,不恋恋瞻望处女
约伯说:「我与眼睛立约,怎能恋恋瞻望处女呢?」(伯三十一1);耶稣也说:「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太五28-29)。可见眼睛观看会引发肉体的欲念,进而行奸淫得罪神。所以灵修要从眼目作起,要逃避在生活中、网络里看不该看的东西。
约瑟被卖到护卫长波提乏的家中,约瑟主人的妻以目送情给约瑟,说:「你与我同寝吧!」约瑟不从,对他主人的妻说:「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创三十九9)。虽然主母天天引诱约瑟,约瑟却不听从她,不与她同寝,也不和她在一处。约瑟敬畏神,愿意遵守神的吩咐,因而能胜过主母的诱惑。
大卫是合神心意的国王,在战争连续得胜后就松懈下来。一日,太阳平西,大卫从床上起来,在王宫的平顶上游行,看见一个妇人沐浴,容貌甚美,就与妇人同房。后来妇人怀了孕,大卫就用计杀死妇人的丈夫,犯了奸淫与杀人的大罪(撒下十一1-27)。
这一切罪恶的源头,是因为大卫没有与眼睛立约,恋恋瞻望妇女。所以我们不要给魔鬼留地步,制造一个环境受魔鬼掌控。在职场里,为了避免试探发生,应先表明自己是基督徒,不作违背圣经教训的事。倘若我们能先建立一道防火墙,就能避免一些诱惑的发生。
3.眼睛不要回头看
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神决定要毁灭那城。祂差遣两个天使带领罗得的家人逃离这城,免得他们一同被剿灭。天使吩咐他们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但罗得的妻子贪恋世界,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创十九26)。
因此耶稣说:「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路十七32-33)。不是神不救她,而是她太贪恋这物质的世界,以致忘记了天使的话语,偏偏回头一看,结果丧失了生命。
以色列民也是一样,喜欢回头观看,所以常常发怨言。例如百姓原本在埃及受到督工的辖制,多作苦工,因而向神发出哀声。祂就差遣摩西作领袖,带领百姓出埃及(出三7-10)。他们在旷野过着刻苦的生活,有些百姓发怨言,说:「谁给我们肉吃呢?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就吃鱼,也记得有黄瓜、西瓜、韭菜、葱、蒜。现在我们的心血枯竭了,除这吗哪以外,在我们眼前并没有别的东西。」(民十一4-6)。结果因他们的贪欲,神的怒气就发作,用最重的灾殃击杀了他们(民十一33)。
又如当百姓要进入迦南地前,先派探子窥探那地,有人回来报坏消息说:「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当下,以色列众人向摩西发怨言,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这旷野。耶和华为甚么把我们领到那地,使我们倒在刀下呢?我们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掳掠。我们回埃及去岂不好吗?」(民十四1-3),他们想起过去的好,就发怨言。事实上,过去在埃及真的那么好吗?倘若在埃及真的好,为何要向神发出哀声?因此经云:「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林前十10)
以色列民离开了埃及,心里却仍归向埃及,频频回头观看,结果被神弃绝,无法进入迦南美地(民十四30)。以色列民所遭遇的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来十二28)。倘若我们常留恋在过去罪恶的生活中,就无法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不易跑完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4.晚辈要将手按在长辈的眼睛上
犹太人的信仰传承有两种方式。
(1)长辈按手在晚辈头上,表示祝福;这是使命的托付,生命的传承。
例如雅各按手在以法莲和玛拿西的头上,他就给约瑟祝福说:「愿我祖亚伯拉罕和我父以撒所事奉的神,就是一生牧养我直到今日的神,救赎我脱离一切患难的那使者,赐福与这两个童子。愿他们归在我的名下和我祖亚伯拉罕、我父以撒的名下。又愿他们在世界中生养众多。」(创四十八15-16)
(2)晚辈按手在长辈的眼睛上,表示传承、请长辈放心。
犹太人认为,当父亲死亡,儿子要给父亲送终,要将手按在父亲的眼睛上(创四十六4)。犹太人认为眼睛是生命的灯,人死后灵魂是从眼睛跑出去,儿子的手接住父亲的灵魂,这是生命与信仰的传承,表示儿子接续父亲活下去,这是送终的真正意义。如果孩子身为乞丐,一文不值,但是父母的生命、信仰在孩子身上活出来,有神的样式、形象在孩子身上,这是送终。否则,孩子即使身为总统,飞黄腾达,作父母的死时,各国元首来参加丧礼,但这孩子却违反神的命令,甚至抵挡神,将来无法得救,这既非送终,也不是信仰的传承。
5.要成为四活物,前后遍体都满了眼睛
使徒约翰看见天上宝座的异象,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有神与羔羊一同在宝座上(启二十二3)。宝座的周围又有二十四个座位,其上坐着二十四位长老,身穿白衣,头上戴着金冠冕。宝座中和宝座周围有四个活物,前后遍体都满了眼睛。第一个活物像狮子,第二个像牛犊,第三个脸面像人,第四个像飞鹰。四活物各有六个翅膀,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他们昼夜不住的说:圣哉!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四1-8)。
能在天上宝座服事神的人,有二十四长老与四活物,他们都是神的工人。其中四活物具有下列特征。
(1)是活物
是被创造之物,是活的,象征有生命的事奉(罗十二1)。
(2)遍体前后内外都满了眼睛
这是四活物最重要的特征,因眼睛是灵魂之窗,是智慧的所在。「眼睛」指属灵的眼睛,表明圣徒被圣灵充满,有属灵的洞察力,可以彻底明白属灵的事,能够完全遵照神的旨意行事(弗一17-18)。
(3)像狮子、牛犊、人、飞鹰
四活物像狮子,是勇敢与力量的代表,能战胜敌人魔鬼(启五5;弥五8)。四活物像牛犊,是殷勤与可靠的代表,能为主牺牲奉献(提前五18)。四活物脸面像人,是智慧与悲悯的代表。人有神的形像,是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4)。
耶稣是人子,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而且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成为人效法的唯一对象。四活物像飞鹰,是快速与圣洁的代表。他能迅速飞翔,完成神所交付的使命。他能从神那里重新得力,因此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赛四十31)。
(4)各有六个翅膀
翅膀用以遮脸,代表不夺取神的荣耀;翅膀用以遮脚,代表不暴露行踪;翅膀用以飞翔,代表迅速传扬神的旨意(赛六2)。
(5)昼夜不住的服事神
四活物是忠心的工人,昼夜不停的工作,称颂全能的主神(启四8)。
在《启示录》中,二十四长老与四活物,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得胜的信徒。每逢四活物将荣耀归给神的时候,那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坐宝座的面前,并且歌颂神(启四9-11)。我们可以看到事奉上的完美搭配,四活物以口颂赞,二十四长老以身体敬拜;一切都是以神作为敬拜的中心与目标,方能表现出和谐的事奉。倘若我们的事奉是以人为中心,为了争权夺利,排除异己(路九46-50),这是无法体现出和谐的事奉。
结语
经云:「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四23),所以要注意我们的眼睛,因为它将影响我们的心思;要注意我们的心思,因为它将影响我们的行动;要注意我们的行动,因为它将成为我们的习惯;要注意我们的习惯,因为它将影响我们一生的命运。
耶稣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六22-23)。我们的目光到底往哪里看呢?是往地上,还是往天上看?是看重世上的财宝,还是看重天上永恒的冠冕呢?倘若我们祈求圣灵充满,能有属灵的洞察力,可以明白并且遵行神的话语,神会将永恒的冠冕赐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