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冠冕(crown)自古代起就作为权势、荣誉和奖励标志的一种头饰。它的形状如头盔,或花冠。国王所戴的是皇冠,由宝石与黄金制成;贵族所戴的是较小的冠冕;新娘在婚礼中戴白橙花编的花冠,以象征纯洁;平民男女在庆典中戴花冠,以示欢乐;选手在体育竞赛中得胜,也颁给月桂枝叶编的桂冠,以兹鼓励。
以上的冠冕都是属世的物质,是暂时且会朽坏的。但神要赐给信徒的冠冕是无形的、属灵的、永恒且不朽坏的。圣经中所谈论的冠冕,对我们有何意义?如何行方能得着永恒的冠冕?以下拟根据圣经探讨此问题。
一、旧约中的冠冕
冠冕的观念,源自帽子、头巾,或金属的冠冕。在旧约中的冠冕有三种:
1.专指以色列的大祭司或君王的冠冕
大祭司的裹头巾是冠冕(出二十九6),希伯来文为,是用长十六肘的麻布卷在头上,像印度锡克教徒的裹头巾。其中系有精金的冕牌,其上镶有「归耶和华为圣」字样,用一条蓝细带子系在冠冕上(出三十九30,二十八36-37)。
冕牌是大祭司的圣冠(出二十九6;利八9),希伯来文为,意思是分别、奉献、冠冕,圣冠是分别为圣的象征。大祭司戴上圣冠,代表他是被神呼召出来,要分别为圣为神工作。以色列的君王也是一样,是被神选召分别出来,担任国王的工作。君王头戴冠冕(撒下一10;王下十一12),希伯来文为,显示他是蒙神选召授予圣职。
2.外国君王的冠冕
只有在《以斯帖记》中,使用希伯来文,来描述波斯王国所使用的王冠(斯一11,六8)。
3.其他的冠冕
希伯来文为,乃指一般的冠冕,包括君王(亚六11、13)、皇后(耶十三18)、贵族(斯八15)或新郎(歌三11)的冠冕。冠冕也有象征性的用法,指尊贵与权柄,因此白发(箴十六31)、子孙(箴十七6)、才德的妇人(箴十二4)、智慧(箴四9)、恩典(诗六十五11),都可以视为冠冕;甚至神的赐福也是冠冕,祂以仁爱和慈悲为我们的冠冕(诗一○三4)。
在《撒迦利亚书》中,神命令先知从被掳之人中取金银,做成冠冕(亚六10、11)。「冠冕」的希伯来文为,是名词复数,代表最高级的冠冕。这冠冕要戴在大祭司约书亚的头上,并要放在神的殿里为记念(亚六11、14)。
大祭司「约书亚」是预表「弥赛亚」,他接受君王的冠冕,代表祭司与君王的职分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合而为一(亚六13)。当耶稣再临之日,祂必戴上这冠冕,并要按着公义审判世人,倘若我们能至死忠心,祂就要赐给我们那生命的冠冕(启二10)。
二、新约中的冠冕
新约中的冠冕有两个字,第一个字是希腊文,意思是戴在头上的花冠或头圈,是用月桂枝叶编织的花环头饰。原先是为了显示欢欣与庆贺,例如在运动竞赛中的得胜者(林前九25)、战争中的战胜者,或是在欢乐的节庆中,都会戴上花环,这是「能坏的冠冕」。后来引申作属灵战争的得胜者所戴的冠冕,其使用情形可分为两类:
1.基督或基督徒的得胜
耶稣与掌死权的魔鬼争战得胜,获得尊贵荣耀的金冠冕(来二7、9、14;启六2,十四14)。当基督徒愿意为主至死忠心,与魔鬼争战得胜后,成为二十四位长老,坐在天上的宝座,头上就能戴着金冠冕(启四4);这是「不能坏的冠冕」(林前九24-25),是「生命的冠冕」(雅一12;启二10),是「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五4)。
2.魔鬼的得胜
魔鬼的使者蝗虫,有能力赐给牠们,要伤害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牠们头上戴的好像金冠冕(启九7)。虽然魔鬼会暂时得胜,但永远的胜利是属于耶稣基督的,因祂是万王之王。我们蒙召的信徒,有忠心的,也必与祂一同得胜(启十七14)。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以前,罗马的兵丁用荆棘编做冠冕,戴在祂头上,跪在祂面前,戏弄祂,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太二十七29)。「冠冕」是君王或神的标志,他们给耶稣戴「荆棘的冠冕」,是嘲讽耶稣为假冒的君王(可十五26),或自称为神(约十九7)。事实上,耶稣是我们的主,我们的神,祂已经作王了;而且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启十九6、16)。
新约中的冠冕,第二个字是希腊文,代表「王冠」。该字只在《启示录》中出现三次。在启示录中描述有两个国度,也就是耶稣掌权的神国(启十一15)与魔鬼掌权的兽国(启十六10);每个国度都有君王,都要戴上皇冠,是用希腊文来表达。所以皇冠有二:
1.兽国的皇冠
有一个兽是大红龙,有七头十角,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启十二3);另有一个兽从海中上来,有十角七头,在十角上戴着十个冠冕(启十三1)。牠们一个头或角上戴一个冠冕,因有许多头或角,所以有很多冠冕,表示拥有大能力、权柄。
2.神国的皇冠
耶稣的头上戴着许多冠冕(启十九12),祂只有一个头,却戴众多的冠冕,显示祂的权力是超越众王,超越魔鬼;祂才是万王之王,是万主之主(启十九16),是我们唯一敬拜的对象。
三、如何得着永恒的冠冕
耶稣是万王之王,当祂再临时,得胜者要和祂一同作王(提后二12;启二十6),头上戴着永恒的冠冕。圣经中记载许多类型的永恒的冠冕,兹略举数例如下,并说明信徒要如何行方能得着永恒的冠冕。
1.不能坏的冠冕
使徒保罗勉励我们,要效法运动场上的选手,他们为了争取一面「能坏的冠冕」,愿意接受严格的训练,诸事都有节制。但基督徒却是追求「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更要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九24-27)。「攻克」的希腊文为,意思为击中脸上、眼圈打黑,这是拳击比赛的术语。
「服我」的希腊文为,意思为使它作奴隶。保罗强调基督徒与运动员一样,为了得着冠冕,须要自律己身,也就是要自我灵修。保罗说:「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西三5)。
基督徒受洗后,蒙神赦免罪过,并不代表从此不再遭受罪恶的攻击;因此要「治死」身体的恶行。信徒受洗归主以后,要时常与神亲近,这对灵命的长进是很重要的。倘若我们能积极灵修,不放纵肉体的私欲,将成为合乎主用的贵重器皿(提后二21),使自己和别人得救(林前九27),并使神得着荣耀(彼前二11-12),可以得着不能坏的冠冕。
2.荣耀的冠冕
我们信主后,为了报答主恩,要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我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主必赏赐荣耀的冠冕。耶稣在世时,曾经勉励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祢知道我爱祢。」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约二十一16)。
彼得长老也勉励我们:「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五2-4)。所以牧者在教会中要尽力牧养群羊,尤其是初信者、软弱者更需要喂养。倘若我们能成为忠心的牧者,一定能得着荣耀的冠冕。
3.生命的冠冕
肉体的生命是暂时的,因为有死亡的存在,而灵魂的生命是永恒的。如何得着永恒的生命冠冕?兹叙述如下。
(1)要忍受试探
耶稣没有应许我们不会遭遇苦难,但祂应许会与我们同在(约十六33)。在遭难之日,祂为我们开路,将患难的日子减少,使我们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太二十四22)。所以我们要学习忍耐的工夫,使我们能完备,毫无缺欠(雅一2-4)。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雅一12)。
(2)要至死忠心
在末日临近时,教会将遭受逼迫,但我们不用害怕,要为主至死忠心,甚至甘心为主殉道。因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爱主的人会蒙神喜悦,赐予那永恒的生命冠冕(启二10)。
4.喜乐的冠冕
人的灵魂在神眼中极为宝贵。主耶稣降世带给人的礼物,是使世人的灵魂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为了使罪人能悔改得救,耶稣吩咐门徒要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5)。信徒的使命是要领人归主,因为能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雅五20);连天上的使者也为他欢喜(路十五10)。
使徒保罗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什么呢?就是主耶稣来的时候,信徒在神面前能站立得住(帖前二19-20);因此保罗告诉腓立比的信徒:「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我亲爱的弟兄,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腓四l)。
信徒的得救是牧者的冠冕,信徒能按真理而行,牧者的喜乐没有比这个大的(约叁3-4),就如同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箴十二4),子孙为老人的冠冕(箴十七6);信徒的好表现也是牧者的冠冕,是牧者的喜乐,是牧者的荣耀。
结语
使徒保罗凡事谨慎,忍受苦难,做传道的工夫,尽其职分。因此他去世前唱出胜利的凯歌:「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提后四6-8)。
主再临的日子近了,我们要持守所有的,免得冠冕被人夺去(启三11)。倘若我们愿意效法保罗,能尽力领人归主,并且热心作圣工,甚至为主至死忠心,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有永恒的生命冠冕为我们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