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真理与佛理

真理与佛理到底有何不同呢?两者对于「神观、宗祝观、人生观、灵魂体、神迹、成圣」这六项道理,又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本文作者为我们所作的详细说明。

真理是什么呢?真理就是宇宙独一真神耶稣的道理。佛理也就是释迦牟尼的教训。如今,仅就神观、宗祝观、人生观、灵魂体、神迹、成圣六项道理,作一客观的比较,让大家了解真理与佛理的不同,而遵行真理,得到永生。简述如下:

一、神观

「神」在佛教里,只是住在「神界」里的众多神祇不是永恒的,他们如同世人,必须死亡,且受制于轮回的网罗,神祇死后或转为人、超人、非人、畜生。而佛也不是神,佛教里的「神」只是许多超人存在者之一而已。佛更不是人,佛是一个觉者,也可称为罗汉。因为有一次,有人问佛陀(释迦牟尼),他是不是人,他就回答:「不,我不是人。」他也说,他不是神或其他神祇。他请求问话的人,把他看做佛,而不看做人或神,却可以看做是一个正觉者的罗汉。佛陀是千万佛中的一位,而下一位佛陀──弥勒佛,将再来临。由此可知,佛教是否定了创造主真神的存在,也根本没有创造者的观念,认为一切都是因「业」而有的,都在轮回的权下,佛、神祇、人、畜生可因转生而成为佛、神祇、畜生。实在没有信仰那位大能者的必要。

但是,事实上这宇宙中有一位创造者的存在,叫人无可推诿。经云:「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聪明铺张穹苍」(耶利米书五十一章15节)。「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虫,祂铺张穹苍如幔子,展开诸天如可住的帐棚。…你们将谁比我,叫他与我相等呢?你们向上举目,看谁创造这万象,按数目领出,祂一一称其名,因祂的权能,又因祂的大能大力,连一个都不缺。…你岂不曾知道么?你岂不曾听见么?永在的神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祂的智慧无法测度。」(以赛亚书四十章22──28节)。所以,我们理当敬拜独一神宇宙的主宰者。

二、宗祝观

佛理简单的说,就是万法缘生,本无实体,是讲「空」的道理,就纯粹佛理来说,佛教应是毫无偶像祟拜的宗祝观。但是依据佛经以及事实证明,不但人们祭拜众佛,神祇也拜罗汉。这和佛教里的一句话:「果业空虚,业本无果」实在是矛盾极了。

是的,这个宇宙万象,本就虚空。只是在这虚空中有「不空」的事,这不空的事是我们人类应尽的本分。经云:「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道书一章2节)。「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祂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传道书十二章13节)「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神,虽有称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许多的神,许多的主。然而,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祂,我们也归于祂,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祂有的,我们也是藉着祂有的。」(哥林多前书八章4──6节)。所以,我们可以不必拜那拜不完的众佛,众神祇;只要敬拜耶稣独一神,才不虚空,又尽了人的本分。

三、人生观

照佛理而言,人类的第一个起始是无法知道的人的今生是因果原则以及人过去、现在的业所支配的结果,是在轮回中注定给他的许多条生命中的一次苦的生命而已。自我意志在这人的生命中是不存在的;人的来世可能成为其他动物或神祇,人的生命都以为是死而复生没有永存不变的。一个神祇的问话,展示了在佛教里对生命的无奈!有一天,一位神祇问佛陀说:「这个世代被桎梏所铐住-内在的桎梏与外在的桎梏,所以请问释迦牟尼:谁能解脱此桎梏?」他回答说:「有德者修观、修定即能解除此桎梏。」然而,有德者是谁呢。有德者要修观、修定才能解除桎梏;那么,万千百姓何时才能得到释放呢?

这内外的桎梏是什么呢?这桎梏就是罪。这罪惟有靠耶稣才能得到释放的,诚如经云:「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马书七章24──25节;八章1──2节)。所以,一个在耶稣里的人,没有罪的桎梏,自由的生活,也不会落入轮回里,一切入生的苦痛,神都替人担负;一切人的眼泪,神都替人擦拭,何等幸福与喜乐。

四、灵魂体

按佛理而言,人是心与物的过程「人、我、自己、灵魂」只是在轮回混乱矛盾范围里虚幻又始终没有存在过的话语、代名词而已。要想明白这虚幻的现象,须要用智慧,(属灵的眼光),所以,第五世纪时的佛教学者佛鸣说:「每一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智慧,也许他的智慧不全,但他却能够改进他所已拥有的,直到达悟智的水平,藉悟智而终于体验圆寂。」这悟智就是智慧,有了悟智才能看见圆寂的意义,直接进入佛教的最高境界成为超凡的存在者,以摆脱轮回的悲惨。因此,在佛教里是否定灵魂体的观念,而「智慧」是悟道的要项,佛教又认为不是「灵」的作为。

事实上,人是具有灵魂体的,而人要明白灵魂体的奥秘,更是「灵」的作为,凭人智是无法参透的。经云:「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来书四章12节)。「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箴言二十章27节)。「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哥林多前二章10──11节)。佛教认为人的灵魂是虚幻的,当然人的真象就看不清了。况且,又没有神的灵同在,所以,否定独一神,认为没有创造者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我们广传真福音,使世人到真教会里来领受圣灵,以参透真理,实在太重要了。

五、神迹

照佛教而言,修禅者苦修能达到所谓保持肉身形态而同时又以许多不同形态出现的非物质状态,并藉此以进一此体验圆寂,修成正果,解开桎梏。这样,他就可以行奇事而不受时空的限制。可是,这行奇事的能力从何而来呢?是出自自己信心的修为,还是一种灵的作为呢?我们可以断定佛教里的奇迹现象,不是出于神,而是出于世界上的灵。因为佛教里否认灵魂的存在,所以行奇事的能力,不会是出乎人的信心作为。又都不认耶稣,而论世界的事,世人也大都听从他们,可为证明。

真正的神迹,是出乎真神圣灵的权能而有的。经云:「耶稣叫齐了十二个门徒,给他们能力权柄,制伏一切的鬼,医治各样的病。」(路加福音九章1节)。「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以赛亚书六十一章1节)。耶稣、使徒以及所有有圣灵同在、在主里面的人,靠着神的恩典,都能行神迹,以证明真道。所以,我们看见了奇迹时,应当想一想,是出于真神还是谬妄的灵,以免入了迷惑,丧失福分。

六、成圣

佛教用七个净的阶段来说明如何修道,而在领悟体验圆寂意义的一瞬间,就进入「完全」的第一步骤,成为「入流者」;再继续努力,到全然领悟圆寂的永存、无轮回、光明、清净,那时也就是入流者罗汉死亡的瞬间,而后被称为「胜流者」,永远入了圆寂,佛的事就完了。可知,佛陀教人成圣,全都是靠自己的苦修,到最后进入「有非被生、非被造、和无为的境界──涅槃(圆寂熄灭,无法描绘的空境)。」而在入流者到胜流者的时间里,罗汉有七次转生,只是不会转生地狱而已。

但是,事实上人生并没有轮回的事,人死后到阴间或乐园,并不会转生为畜生。假如,有轮回转生的事,神的审判与公义,都将落空,成为虚妄。经云:「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传道书九章10节)。「你且去等候结局,因为你必安歇,到了末期,你必起来,享受你的福分。」(但以理书十二章13节)。「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启示录二十章12──15节)。圣经明言,没有转生,只有末日大审,这审判前死的人,都在阴间安歇,如何转生呢?

而人要想能完全成圣,佛陀的教训与事实不符,靠自己苦修是没用的。经云:「祂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祂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提多书三章5节)。所以,人要成圣,就必须相信耶稣,悔改己罪,接受水、灵二浸,日日灵修,遵行真道,达到完全成圣的地步。诚如经上所说:「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那召你们的本是信实的,祂必成就这事。」(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23──24节)。朋友!您认识这位使人成圣的神吗?

经云:「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我们也在那位真实的里面,就是在祂儿子耶稣基督里,这是真神,也是永生。小子们哪!你们要自守,远避偶像。」(约翰壹书五章19──21节)。「我听见我的儿女们,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个大的。」(约翰参书4节)。深盼,我们大家都按真理而行,同得喜乐。阿们!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0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0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