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圣经的人生观

经云:「我们在这里本没有长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希伯来书十三章14节)。可见信徒在世界上是客旅及寄居的,人生也相当短暂、虚空,如同朝露一般,一旦去世,也会渐渐被遗忘。那么人们要如何过着有意义的人生呢?所罗门告诉我们,「行善」、「作工」、「快乐」、「敬神」,这些可以丰富生活,使周遭充满温馨及爱,也使人生乐观积极不消沉。

我们从圣经可以查考人生的真相,和如何过有意义的人生问题。如下:

一、人生如甚么?

1、如客旅和寄居的

大卫云:「耶和华阿!求祢听我的祷告,留心听我的呼求;我流泪,求祢不要静默无声;因为我在祢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诗篇三十九篇12节)。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观念如次:「这些人(注:指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故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注:指哈兰或迦勒底的吾珥。),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注:因陆地相连,随时可以回去。)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注:神被称为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出埃及记三章15。),并不以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豫备了一座城(注:他们既没有给神羞耻,神也将不给他们羞耻,因他们所盼望的必然实现。)。」(希伯来书十一章13-16节)。

列祖的如此观念和盼望,一直相传在新约时代的信徒心中。彼得云:「亲爱的弟兄阿!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得前书二章11节)。

经云:「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希伯来书十三章14节)。信徒在世是客旅和寄居的,没有一处是可以永居常存的城,将来的城──天国才是可以永居的城。

2、如烟、云、雾

经云:「因为我的年日,如烟云消灭。」(诗篇一百零二篇3节)。「烟云」吕振中译为「烟」。英文圣经也译为烟(smoke)。

约伯云:「云彩消散而过,照样人下阴间也不再上来。」(约伯记七章9节)。

雅各云:「你们的生命是甚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各书四章14节)。「云雾」有烟、气息、蒸气等意。吕振中译为「水气」。英文圣经译为雾(mist)。

这些比喻,显示人生如烟、云、雾、朝露,出现少时就不见了。

3、如一口气和影儿

约伯云:「我的生命不过是一口气。」(约伯记七章7节)。经云:「人好像一口气;他的年日,如同影儿快快过去。」(诗篇一百四十四篇4节)。不过这一口气,摩西说,是叹息的一口气。他云:「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诗篇九十篇9节)。吕振中译为「像叹了一口气」。可见,人的一生是如此悲哀、短促和虚幻。

所罗门云:「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传道书六章12节)。人生乃如此虚幻。

4、如草

经云:「我的年日如影偏斜;我也如草枯干。」(诗篇一百零二篇11节)。摩西云:「祢叫他们如水冲去;他们如睡一觉;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诗篇九十篇5、6节)。

先知很感慨的说:「有人声说,你喊叫罢;有一个说,我喊叫甚么呢?说,凡有血气的(注:吕振中译为『血肉之人』。),尽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因为耶和华的气(注:气原文与「灵」、「风」同。)吹在其上;百姓诚然是草。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以赛亚书四十章6-8节)。

英文圣经译为all flesh is grass(6);surely the People is grass(7)。意谓,一切的血气是草;真的,人是草。乃非常感慨的语气。尤其重叠说了两次。耶和华的气,指从亚拉伯沙漠吹来的热风。因热风一吹,一切草、花都实时枯萎。人的青春年华好像花的盛开,但人似花的美容是无法永驻,随着岁月的增加而消失。而且人终必如草的枯萎而朽坏。

二、人生的真相

人生的真相归纳起来,即是短促、劳苦、虚空。试想,几十年的寿命,算为长么?又有谁没有流过眼泪?何况人的一生都是虚空。

约伯云:「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约伯记十四章1、2节)。

雅各觐见法老时说:「我寄居在世是一百三十岁,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创世记四十七章9节)。雅各享年一百四十七岁(创世记四十七章28节),子孙满堂,尤其其子约瑟当埃及宰相,牛群羊群甚多,但仍感叹其人生的少和苦。

摩西云:「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九十篇10节)。

大卫云:「耶和华阿!求祢叫我晓得我身之终(注:「我身之终」或译「我的终期」,即死的日子。),我的寿数几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祢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注:「窄如手掌」吕振中译为『只有几手掌宽』,英文圣经译为a few handbread ths.把四只手指头伸直,其宽度叫着一手掌宽,乃古时最短的尺度。);我一生的年数,在祢面前,如同无有;各人最稳妥的时候,真是全然虚幻。世人行动实系幻影(注:「幻影」吕振中译为『影儿』。);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诗篇三十九篇4-6节)。

所罗门是极致荣华富贵的一代帝王,却在晚年著作传道书而道破人生的虚空。他在该书的开场白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道书一章2节)。虚空的字眼,在旧约圣经的其他部份,总共也只不过用三十三次,但在本书却用四十次。本节经文,不但是本书的序言,也是结语(传道书十二章8节),甚至是中心思想。古往今来,未曾有一本书把人生的真相如此正确而清楚的道破过。

他云:「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传道书一章13-15节)。他又云:「因神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传道书七章13节),意谓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

他云:「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修造园囿,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挖造水池,用以浇灌嫩小的树木;我买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并各省的财宝;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爱的物,并许多的妃嫔。

这样,我就日见昌盛,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分。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道书二章4-11节)。

所罗门建造圣殿共费时七年(列王记上六章38节),建造王宫共费时十三年(列王记上七章1节)。他除了娶法老的女儿为王后之外,又有妃七百,嫔三百(列王记上十一章1-3节)。他虽然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却说,这些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捕风」或译「追风」(思高圣经学会译),其意则徒劳无益。他道破追求荣华富贵,都是在「追风」。

三、人死将被遗忘

人一旦去世,将逐渐被遗忘。所罗门云:「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传道书一章11节)。又云:「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永远无人记念,因为日后都被忘记,可叹智慧人死亡,与愚昧人无异。」(传道书二章16节)。

又云:「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祸患,就是众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样;并且世人的心,充满了恶;活着的时候心里狂妄,后来就归死人那里去了。与一切活人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因为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注:或译「因为一只活狗胜过一只死狮。」「更强」是「胜过」之意。)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再有分了。」(传道书九章3-6节)。

西谚说:Long absent,soon forgotten.意谓,长久不在,便很快被遗忘。所以人去世之后,将逐渐被忘却。不但如此,人的肉体也将归回尘土。摩西云:「祢使人归于尘土说,你们世人要归回。」(诗篇九十篇3节)。所罗门云:「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传道书三章19、20节)。

又云:「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并知道何为人;他也不能与那比自己力大的相争。」(传道书六章10节)。「比自己力大的」指神。人不能胜过神。经云:「你们向上举目,看谁创造这万象,按数目领出,祂一一称其名;因祂的权能,又因祂的大能大力,连一个都不缺。」(以赛亚书四十章26节)。

神创造万象,又一一称其名。而人类是被命名为「人」。「人」的原文是「亚当」(adam)。而亚当的原文却来自「尘土」(adamah)的单数。可见,人本来就是一块尘土。又「尘土」原文有「粉碎」、「元素」之意。则若把物质粉碎到极点,便归于元素。人的肉体既然也是属于物质,便是种种元素的组合。因而,死后将归于种种元素。先知云:「祸哉,那与造他的主争论的,他不过是地上瓦片中的一块瓦片,泥土岂可对抟弄他的说,祢;作甚么呢?所作的物,岂可说,祢没有手呢?」(以赛亚书四十五章9节)。可见,人不过是泥土所造的一块瓦片。保罗也称呼自己的身体为瓦器(哥林多后书四章7节)。

四、基督是人类的盼望

起初所罗门云:「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注:魂原文灵。)是下入地呢?」(传道书三章21节)。言外之意,谁也不知道。即使当时也有人的灵魂即将往上升的观念模糊存在,然而确实的事谁也无从洞悉。人类对自己灵魂的归宿是如此渺茫毫无所知。但最后他蒙神启示道出:「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道书十二章7节)的大道理。这犹如黎明前的一道曙光,告知基督即将降生拯救万民,使人的灵魂可以上天堂。这是没有希望的人生变成有希望的人生的转折点。

经云:「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希伯来书九章27节)。这告诉我们,人并非一死了之,将来还要受审判。接着又云:「像这样,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将来要向那等候祂的人第二次显现,并与罪无关,乃是为拯救他们。」(希伯来书九章28节)。基督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替我们被钉十字架而担当了我们的罪(希伯来书九章26节),使我们在祂第二次显现时,可以免受永刑,反而可得永生。

基督是我们的盼望(提摩太前书一章1节)。保罗云:「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燿的盼望。」(歌罗西书一章27节)。又云:「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祂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立比书三章20、21节)。约翰也云:「亲爱的弟兄阿,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因为必得见祂的真体。」(约翰壹书三章2节)。而这保证就是圣灵(罗马书八章11节;哥林多后书五章1-5节)。

五、如何过有意义的人生?

所罗门指示我们,人生该如何过活。

1、行善

他云:「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因为日久必能得着。你要分给七人,或分给八人,因为你不知道将来有甚么灾祸临到地上。」(传道书十一章1、2节)。将粮食撒在水上,指行善助人不期待人的报答,犹如把粮食撒在水上让它一去不复回。但终久神必报答(马太福音十章40-42节)。保罗云:「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拉太书六章9、10节)。

2、作工

他云:「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那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传道书十一章6节)。神的作为人是无从豫测的,是故,人作工无须考虑其效果和成败,而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地殷勤作工(传道书十一章4、5节)。又云:「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传道书九章10节)。尤其作神的工作更是。保罗云:「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摩太后书四章2节)。

3、快乐

他云:「光本是佳美的,眼见日光也是可喜悦的。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欢畅,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传道书十一章7-10节)。人生能快乐的,当尽情快乐,尤其年轻时代;但不可逾越神的道理的范畴。他又云:「你的衣服当时洁白;你头上也不要缺少膏油。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就是神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分。」(传道书九章8、9节)。

4、敬神

他云:「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道书十二章1节)。又云:「这些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祂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传道书十二章13、14节)。所罗门是绝对相信神的存在和公义的。是故,在传道书各处教训人要敬畏神。

他相信天下万务都有定时(传道书三章1节)。这时则中国人所谓的天时,乃指神所安排的命运。凡出于神的时(传道书三章11节)和作为(传道书三章14节)都是美好的。故人当敬畏神,仰望祂的恩惠。他又相信神的作为人无法抗拒(传道书七章13节)。

他又相信神会拯救敬畏祂的人逃过各种祸患(传道书七章15-18节),因神使他能辨明神的时候和审判,则识时务而等候神,不可操之过急(传道书八章15节)。他又相信蒙神喜悦的人能躲避淫妇的诱惑(传道书七章26节;箴言五章3-6节,七章6-27节,二十二章14节)。他又相信神所安排的命运和机会(传道书九章1、11节)。

这与中国人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吻合。在传道书中最精华的一段话是:「我见恶人埋葬,归入坟墓;又见行正直事的,离开圣地,在城中被人忘记;这也是虚空。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恶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然而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祂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这年日好像影儿,因他不敬畏神。」(传道书八章10-11节)。他虽然观察到世上有许多矛盾的事(传道书八章14节),却不因此动摇他的信心,而仍坚持他敬畏神的原则。这是我们的模范。

是故,我们当行善使周遭充满温馨和谐互爱,又作工使人生充满进取气象,又快乐使人生乐观积极而不消沈悲观,又敬神使人生净化而敬虔度日。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