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体贴神意

主耶稣在升天前,曾交代门徒要将福音传给众人听。这托付并不只是交代当时在场的门徒,其实也交托了我们。为了主而受逼迫、辱骂、毁谤各种苦害是值得的,因为顺服神旨意的人,必蒙祂的祝福。要成为神所喜悦的人,就不要体贴自己的软弱而不去传福音,必须一心一意遵守神的旨意,将这美好的福音传遍天下。

「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彼得就拉着祂,劝祂说:主阿!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旦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真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太十六21-22﹞。

以上经文中「因为你不体贴真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吕振中译本作「因为你们不意念真神的事,只意念人的事」,而近代人的福音译本作「因为你所想的,不是真神的想法,而是人的想法」,英文译本Revised Standard Version译作for you are not on the side of God,but for man.﹝因为你不站在真神这边,只站在人那边﹞,翻译的词句虽不同,意义却是一致,我们可解释为「因为你不为神着想,只为人着想」。

彼得是诚心爱主的,但在这件事上作了错误的表现。主原明白告诉他,主虽被杀,却必胜过死权,在第三天要复活,这是主的胜利,神的荣耀;但彼得只知体贴人意,不知更应体贴神意,故受主严词斥责。可能有人会跟着指责彼得,其实我们大多数也不会体贴神意的,保罗说:「我可以证明他们向真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因为不知道真神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顺服真神的义了。」﹝罗十2-3﹞。

我们究竟要怎样体贴神的意思?神的意旨都记载圣经中,没有圣经的知识,又怎会体贴神意呢?徒然有信心而没有知识,在灵修历程上是不够的。彼得说:「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彼后一5﹞。为了选民没有知识,真神为此而叹息说:「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何四6﹞。所以我们要多查考圣经,多听讲真道,多阅读属灵书刊,多追求真知识,才会懂得怎样才算体贴神的意思。彼得体贴人意的事,只不过是主耶稣藉此教导我们所有信者,并非专为了彼得。

彼得受了教训,后来又得圣灵的指引,以后处事便知体贴神意,不计自身安危,勇于抗拒恶势﹝徒四19-20,五29﹞。他若体贴人意,便不去犹太人认为不合例的外邦人处去宣道,但结果仍以体贴神意为重,遵命往该撒利亚的歌尼流家处传扬基督救恩﹝徒十28﹞。

要体贴神的意思,我们要注意些什么,让我们举出几项来谈谈:

一、传扬牧养顺神意

主耶稣在升天前,曾把大任务托付给使徒,要他们往普天下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5﹞,从耶路撒冷开始直到地极,作祂的见证﹝徒一8﹞,因祂不单为我们的罪,也为普天下人的罪作了挽回祭﹝约壹二2﹞。这托付并不是只交给当时在场的使徒,其实也是交托了我们。保罗当时并未在场,但他一样承担这托付。他对提多说:「到了日期,藉着传扬的工夫把祂的道显明了。这传扬的责任,是按着神我们救主的命令交托了我。」﹝多一3﹞,又对歌林多信徒说:「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林前九16-17﹞。所以我们都当体贴神意,以传扬福音为己任。

彼得奉命往该撒利亚到意大利营的百夫长歌尼流家传扬福音之前,在异象中拒绝吃他认为不洁的俗物时,原是体贴犹太人的意思﹝徒十9-16﹞,后来明白神所洁净的不算俗物,便遵命体贴神意前往传扬﹝徒十28-29﹞。

对外的工作是传扬,对内的工作是牧养。彼得曾三次不认耶稣,后来主耶稣也三次问彼得爱祂吗?并说明爱主必喂养主的羊﹝约二十一15-17﹞,所以彼得很明白牧养主的羊群的重要。他说:「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远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五1-4﹞。

好牧人会为羊群牺牲一切,甚至生命﹝约十11﹞。保罗是个好牧人,他知有捆锁和患难等候他,却不以性命为念,完全体贴神的旨意,行完他的路程﹝徒二十23-24﹞。在他迫切的要回耶路撒冷面对逼迫之前,召集了以弗所的长老们来,特别叮嘱他们说:「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我知道,我去之后必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你们中间,不爱惜羊群……如今我把你们交托神和祂恩惠的道,这道能建立你们,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二十28-32﹞。他关切爱护羊群的心,溢于言表,这是牧者对自己的羊群从心理切实相爱,没有虚假的心意﹝彼前一22﹞,确是体贴神而不是体贴自己。

对于只体贴自己的牧人,真神向他们声讨说:「祸哉!以色列的牧人只知牧养自己。牧人岂不当牧养群羊吗?你们吃脂油、穿羊毛、宰肥壮的,却不牧养群羊。瘦弱的,你们没有养壮;有病的,你们没有医治;受伤的,你们没有缠裹;被逐的,你们没有领回;失丧的,你们没有寻找;但用强暴严严地的辖制。因无牧人,羊就分散,既分散,便作了一切野兽的食物。我的羊在诸山间、在各高岗上流离,在全地上分散,无人去寻,无人去找……这些牧人只知牧养自己,并不牧养我的羊。所以,你们这些牧人要听耶和华的话。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与牧人为敌,必向他们的手追讨我的羊,使他们不再牧放群羊,牧人也不再牧养自己。我必救我的羊脱离他们的口,不再作他们的食物。」﹝结三十四2-10﹞。主以明示喂养祂的羊,是爱祂的忠实表现,所以那些体贴自己、只知牧养自己的牧人,不照顾、教训、督责、安抚信徒的牧者,会被神声讨和丢弃,所以在牧养上要体贴神意。

二、为义受苦合神心

没有人会喜欢受苦,若有甘心受苦,一定是认为值得的;父母甘心为儿女受苦,乃是为了爱,也盼望获得儿女的爱,那是值得的。主耶稣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应该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太五10-12﹞。为了义、为了主受逼迫、辱骂、毁谤各种苦害是值得的,既然赏赐是大的,所受的苦便不是徒然了﹝林前十五58﹞。彼得指出:因行恶受苦是不值得,但为善受苦却是可喜爱的,因为基督也为我们受过苦,给我们留下榜样,叫我们跟从祂的脚踪行﹝彼前二20-21﹞。他认为真神的旨意是叫我们行善受苦﹝彼前三17﹞,一心行善将自己的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主﹝彼前四19﹞。所以他说:「亲爱的兄弟啊,有火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祂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真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彼前四12-14﹞;又说:「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隔绝了。」﹝彼前四1﹞。由此可知:为义为主受苦实在已懂得体贴神意了,若有体贴己意的怎肯为主受苦呢?

彼得所举出的试验,是表明我们的信能经得起火的考验,在百般试炼中暂时忍苦,经过试验比精金更为宝贵﹝彼前一6-7﹞,约伯亦有同感﹝伯二十三10﹞。

三、祷告祈求依神旨

主曾应许说:「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路十一9﹞。保罗也叫我们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真神﹝腓四6﹞。我们有时会求而得不着,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体贴神意而妄求﹝雅四3﹞。父母对儿女是有求必应,但只限于对他们有益的事物,若幼小无知的儿女求取凶器好像一把手枪,一枚手榴弹,任何慈父慈母,一定拒绝,因为那是对他们有害的,属于妄求。所以我们祈求也要体贴神的意思。经上记载。「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上前来拜耶稣,求祂一件事,耶稣说:你们要什么呢?她说,愿祢叫我这两个儿子在祢国里,一个坐在祢右边,一个坐在祢左边。耶稣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说:我们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只是坐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太二十20-23﹞。西庇太的儿子和母亲所求的,全是体贴自己,未说及耕耘,便妄求收获;所以主对他们说: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可见主指出:先要说到喝主的杯,然后才应论及坐在祂的左右,这才是体贴神意,因为祢工作而先邀功是不对的。

所罗门年幼登基为王,神问他所祈求的是什么?他知道神赐王位给他是期望他经国治民,使国人敬神、守诫、讨神喜悦。所以他只求神赐他智慧,能够好好的日理万机,能促使国家强盛,人民敬神。他完全未体贴自己求长寿、求财富或灭敌,只体贴神意求智治国,得蒙神悦﹝王上三4-

14﹞。主也教导我们,先求神国神义,我们日用所需,神岂有不知之理,何必体贴自己而求﹝太六31-34﹞?

四、听道遵行得神悦

听道本来是一种上好的福分﹝路十40-42﹞,因为信道是从听道来的﹝罗十17﹞。有机会听道,才能信、才知求、才得救﹝罗十13-14﹞。听信真道以后,必须遵行,否则仍是没有用的,因为信心与行为是并行的,而且信心因行为才得成全﹝雅五22﹞,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雅五20-26﹞。

雅各说:「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为有详细察看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的,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一22-25﹞。雅各最善于设比喻,他以听道而不行的人好像人对镜后,却忘了自己面貌的可笑。人若在镜中看见自己的面上有污点,岂不马上实行清洗?岂有看了便忘,仍任由污点留在面上之理?若不实行清洗,岂不是白白对镜察看面貌吗?我们若听道而不行,也是白白听道,于己无益,怎能得到上好的福分呢?神的意念,使我们有机会听道,必须遵行以致得救,若我们知道体贴神的意念,便应听道遵行,讨祂喜悦。

主耶稣说:「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都能进天国,惟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七21﹞。耶稣在讲道时有一个女人大声说:「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耶稣说:是,却还不如听真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路十一27-28﹞。这为大受感动的女人高呼孕育乳养耶稣的有福,这是体贴人的意念,但主到世界来的目的是救人脱罪,敬神守道,以致得救。这才是神的意念,能理会这种神的慈怜之心的,才是体贴神意,更为有福,所以我们不单要听道且要遵行,才蒙神喜悦。

五、忍耐行完旨意

我们既明白凡事当体贴神旨意而行,便当努力前进忍耐到底﹝腓三13-14;太二十四13﹞。经上记着说:「你们不要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大得赏赐。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真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来十35-36﹞。我们若体贴神意行事,可能不讨人的喜悦,所以必须存勇敢的心和忍耐的心。

保罗说:「我现在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喜欢吗?若仍旧讨人喜欢,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一10﹞。要讨基督的喜欢,便不要体贴人意,不要体贴自己,而要一心一意的体贴神意,站在神的一边,作名副其实的真信徒完成得救,荣耀真神。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