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得福?是富裕吗?是饱足吗?得喜笑或是得人称赞吗?这些福气的背后似乎都隐藏着另一种灾祸。本文作者以这四点来阐述何谓真正的福气。
我们的祸福都出于至高者的口(哀三38),我们的生死、富贵、贫贱都在祂手中(申三十二39;撒上二6-7)。神的安排极为奇妙,有些事情看来似是遭祸,但并不是祸,有些看来似得福,但却不是真福。
耶稣说:「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飢饿。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路六24-26)。这段话恰似俗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乐极生悲,名高买祸。」亦即所谓似福非福。
一、得富裕的似福非福
耶稣慨叹富裕的人难入天国(太十九23-24),他们虽有进天国之心,但他们的财产往往成为自己蒙召的绊脚石。主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王,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财利)。」(太六24)。我曾见过一位信徒,当他贫困时非常热心敬拜神,过了几年,他经商富裕起来,天天忙着自己的生意,便疏远了真神,很久也不到教会一次,这显然是重玛门轻真神了。人得了富裕而疏远真神,不能持定真正的生命(提前六17-19),这怎算是福呢?即使赚得全世界,却赔上了生命,值得吗?不按正道所得的财利,好像鹧鸪,不是自己下的蛋,终会失去(耶十七11)。
经云:「资财不能永有。」(箴二十七24),何况是不按正道而得的财富呢?所罗门认为:积财有时反而害了自己,人为财物寝食不安有何益处?人赤身而来,赤身而去,何必为身外之物愁烦(传五10-17)?大卫认为:人若不以真神为他的力量,只倚仗丰富的财物在邪恶上坚立自己,真神必将他从活人之地拔出(诗五十二5-7)。
因此,财富并非真正的福分,贪财的人常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圣经教导我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来十三5);保罗说:「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沈在败坏和灭亡中。」(提前六6-9)。
虽然我们都需要金钱,但不可贪恋它,要作金钱的主人,不作金钱的奴仆。聪明的亚古珥求神使他不贫穷、也不富足,赐他需用的饮食,免他因富足而不认识神,也不因贫穷而偷窃,亵渎神的名(箴三十7-9)。
二、得饱足的似福非福
俗语说:「饱暖思淫欲,飢寒起盗心」;人得温饱常不知感谢真神,反而产生诸多邪念,成为罪恶根芽。雅各说:「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一15);人得饱足,似福非福,雅各又说:「你们在世上享美福,好宴乐,当宰杀的日子竟娇养你们的心。」(雅五5)。耶稣所说和拉撒路同在人间的那位财主,天天奢华宴乐,全不知人有飢饿之苦,结果死后在地狱受刑(路十六19-26);他生前可能认为自己福乐过人,却又怎知将来的苦楚呢?
摩西吩咐百姓们说:「恐怕你吃得饱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银增添,并你所有的全都加增,你就心高气傲,忘记耶和华你的神……」(申八12-14)。摩西语重心长的训诫,就是恐怕百姓饱食终日、贪图逸乐而忘记拯救他们脱离为奴苦境的真神,免得他们以肚腹为神,结局就是沈沦(腓三19)。
主耶稣叫我们不要忧虑吃喝,天上的飞鸟不种不收,也不积粮在仓里,天父尚且养活牠,我们岂不比飞鸟更贵重吗?神知道我们日用的饮食,故当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些东西祂必会加倍赐给我们(太六24-33)。耶稣说:「飢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五6);祂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约六51上);「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六63下);先知耶利米说:「耶和华万军之神阿!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因我是称为你名下的人。」(耶十五16)。所以我们不要只求肉体上的饱足,要追求灵性上所需生命的粮,就是主活泼长存的道,这才是真正的饱足、真正的福气。
三、得喜笑的似福非福
箴言上记着说:「人在喜笑中,心也忧愁;快乐至极,就生愁苦。」(箴十四13)。喜乐的人未必心欢,多少人心中忧郁,却不得不强颜欢笑,所以喜笑的似福非福;有时在极度快乐中却隐伏着忧患,俗话所谓乐极生悲,也是至理名言。古代在书珊的波斯王亚哈随鲁有一权臣哈曼最憎恨犹大人,正计划灭绝犹大族;犹大女子以斯帖是当时的王后,她和养父末底改知道哈曼的阴谋,也正设法挽救族人,她请王邀哈曼两次赴她的筵席,哈曼因此乐极忘形,经上记着:「那日,哈曼心中快乐,欢欢喜喜的出来,但见末底改在朝门不站起来,连身也不动,就满心恼怒末底改。」(斯五9);回到家中便叫人造了一个五丈高的木架,预备翌日求王把末底改挂在上面处死。
这天晚上,王聆听宫廷史书,知末底改曾揭发两太监要害王之事,有极大的功劳,却未加奖赏和表扬。第二天早上,哈曼进宫面圣,想求王处死末底改,他还未开口,王却问他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如何待他呢?哈曼心里想:王所喜悦尊荣的,不是我又是谁呢?于是就回答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将王常穿的朝服和戴冠的御马,都交给王极尊贵的一个大臣,命他将衣服给王所喜悦尊荣的人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前面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于是王告诉他:照他所说的,向坐在朝门的犹大人末底改去行,一样不可缺少,并吩咐哈曼在末底改马前宣告这是王所喜悦尊荣的人。
这事哈曼不得不行,事后却忧忧闷闷的蒙着头回家(斯六1-12)。这乐极生愁的哈曼后来因干犯了王后尊严,被王挂在他为末底改预备的高木架上处死(斯七7-10),他不只乐极生愁,更是乐极生悲了。所以,得喜笑的似福非福。
耶稣说:「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太五4);耶稣见税吏为自己的罪而忧伤、痛悔、搥胸祷告,遂称他比那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倒算为义(路十八13-14)。真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忧伤痛悔的心,祂必不轻看(诗五十一1-7);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二十八13)。
另有为义受苦、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主的,好像保罗为了以弗所等地的教会,连续三年之久,昼夜不住的流泪,苦心劝诫各人(徒二十31)。他们的苦情,慈爱的父神岂有不知之理?到了新天新地时,真神必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他们必得安慰(启二十一4)。
一切的苦难皆于我们有益,因为神使我们经过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彼前一7)。
四、得人称赞似福非福
「鼎为炼银,炉为炼金,人的称赞也试炼人。」(箴二十七21);耶稣说:「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路六26)。人的称赞未必出于好意,有时是出于讥讽,有时出于构陷;有时虽然不是出于恶意,却无意中害苦了人。例如使徒时代,希律在所定的日子穿上朝服,坐在位上,对百姓讲论一番,百姓喊着说:这是神的声音,但希律不归荣耀给真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使他被虫咬,气就绝了(徒十二21-23)。这是希律受人称赞以至受祸,所以得人称赞似福非福;我们若遇到受人称赞时,必须将荣耀归给神。
有些人的称赞确实出自真诚,但对我们也是无益,因为受人称赞极易产生骄傲之心,对灵性有损,会使荣光败坏智慧(结二十八17),以致被神丢弃。
称赞的反面便是憎恨、辱骂,耶稣说:「人为人子恨恶你们,拒绝你们,辱骂你们,弃掉你们的名,以为是恶,你们就有福了!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们的祖宗待先知也是这样。」(路六22-23);祂又说:「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十五18-19)。
由此可知,世界的人只知称赞假先知,恨恶真先知,人的称赞实非福气;人若得主耶稣的称赞,才是真正的福气。倘若我们尽心竭力为主工作,到那日必会听见主的称赞:「……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二十五21)。彼得指出:我们的信心经试验后胜于精金,可以在主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著称赞、荣耀和尊贵(彼前一7)。
愿主启示的灵照亮我们心中的眼睛,使我们能确实认清那些才是真正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