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说:「我来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人肉体的生命是有限、败坏、短暂的,相信耶稣的人要得另一种生命。信耶稣的人虽已出死入生,更需追求活出丰盛的生命,如伊甸园中的各样果子,欣欣向荣,荣神益人。
主耶稣说:「我来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人肉体的生命是有限、败坏、短暂的,相信耶稣的人要得另一种生命,如经云:「人有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这生命是指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不能坏的生命(提摩太后书一章10节),信耶稣的人必得永恒的生命。
一、活出生命的重要
信耶稣的人虽已出死入生,更需追求活出丰盛的生命,如伊甸园中的各样果子,欣欣向荣,荣神益人。
1.悦人眼目:意思是既好看又得人喜悦。一个具有生命内涵和美好灵性的人,必有美好的见证,能如以斯帖般令人赏心悦目。经云:「希该喜悦以斯帖,就恩待她。……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悦她。」(以斯帖记二章9-15节),因此,她终于脱颖而出,当选为皇后。
悦人眼目者也必得神喜悦。一般人的努力都想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许,事实上,那却是微不足道的;惟有倚靠真神的恩典、能力而活出生命的人,自然必能得神与人的喜悦。如同主耶稣与撒母耳,在他们年轻阶段的成长过程中,神和人都喜爱他们。
2.按时结果子:基督徒常被比喻为葡萄树。葡萄树贵能结果子,否则失其存在的价值。经云:「……葡萄树比别样树有什么强处?葡萄枝比众树枝有什么好处?其上可以取木料作什么功用?可以取来作钉子挂什么器皿吗?」(以西结书十五章2-3节);假如葡萄树不能结果子,葡萄枝又不能作任何器皿与用途时,只好焚烧。活出生命的人如栽于溪水旁的树,能按时结果子,荣耀真神。
3.经得起考验(耶利米书十七章7-8节):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常会遭受各样冲击与磨练;并且,在通过人生各种关卡、尝试各阶段的生活中(如在求学、求职、婚姻、事业与信仰的各过程),常会造成许多有形无形的陷阱、试探、患难、挫折;但得丰盛生命的人,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与勇气,有如在河边扎根的树,虽有炎热来到,也不惧怕,它的叶子仍必青翠,在干旱之年毫无挂虑,依然结果不止。
4.生命不断成长:保罗说:「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哥林多前书十三章11节)。得丰盛生命的人,不但是新造的人,且有新生的样式,在灵性上渐渐长大成人。经云:「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罗马书六章11节)。这节经文的「看」字是现在式时态,表示继续不断的动作;罗马书中的「看」用了十九次,其中有十三次译成「算」字。
一个人对生命、事物会看错、算错,就显示出其观念的不正确、不成熟;而得丰盛生命的人,是一个长大成熟、能明白神旨意,且对生命观与价值观毫不偏差的人。
二、对生命观与价值观的认识
观念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所以摩西说:「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申命记三十章19节)。年轻人正值生命中的花样年华,满怀人生未来的美景,为了想追求人生的目标,实现自我理想,则必先在人生过程中认识人生究竟是什么;换言之,即先要确定生命的意义,然后寻求人生最高的价值。因此,我们探索生命的真谛,才能透视生命的意义,才能肯定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抉择。
1.对生命观的肯定:
①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加福音十二章13-21节)。
无知的财主颇具有企业经营的方法,知道如何扩大事业,但主说出他无知的原因:
a重视财利而增加自私
b以为财物能使灵魂满足
c忽略了人生之短暂与真神掌管人生的年限。因此,生命的意义是在乎于神面前富足,过着灵性富足的生活。
②生命不在乎吃喝享乐(路加福音十六章19-26节)。
奢华宴乐的财主享受人间荣华富贵的生活,拉撒路浑身生疮,不良于行,每天被人放在财主门口,以乞讨为生;两人生活有极强烈的对比,真所谓「朱门酒内臭,路边有饿死人」。但他们死后的结局也有天壤之别;财主在阴间受苦,拉撒路在乐园享安息。
保罗认为,人的身体不是为吃喝、淫乱,乃是为荣耀真神。拉撒路贫病交加,却安贫守道,因他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荣耀真神与盼望得永生,正如保罗所说:「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罢,因为明天就要死了。」可是死后却有审判。
③要先求神国神义
主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由此可知生命的价值胜过全世界价值的总和。主又说:「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有时我们虽然不断努力,却不是赚而是赔,因此,当先求神国与神的义。
2.对价值观的肯定:
现代社会变迁特别快,生活习惯、方式与人的思想、观念都不断在变,整个价值体系在这变化混淆的社会,令人无所适从,莫衷一是。如何肯定追求正确高尚的价值观,是现代人的一大课题。
①以基督为主的价值观:
a彼得当主不再变饼给众人吃,众人就纷纷离开主。门徒:「你们也要去吗?」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圣者。」彼得认识基督,肯定惟有基督才有永生的盼望?
b保罗他说:「从今以后,人都不要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我们常受到世界名利的诱惑、搅扰,而在基督与世界的叉路口上徘徊。保罗肯定基督为至宝,因此将万事当作有损,弃如粪土。
c摩西他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他却知道神的法则,能够学以致用,不被世上的小学掳去,不愿享受埃及的罪中之乐,他将为基督所受的凌辱看为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
d亚伯拉罕与罗得亚伯拉罕到处筑坛敬拜神,生活以神为中心,深信仰望神的应许必能成就。罗得自离开亚伯拉罕,信仰逐渐堕落,他没有效法亚伯拉罕信心的榜样,建立自己的信仰根基。圣经未曾记载罗得筑坛献祭敬拜神的事,他的价值观是将罪恶的所多玛城视如美丽的伊甸园。
有许多人是从小跟着父母信主,长大后便应建立属于自己的信仰。经云:「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信仰是一种体验,要亲自去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知道主恩的美善后,才能肯定信仰的价值观。
②法利赛人错误的价值观(马太福音二十三章16-23节):
a法利赛人看重金子过于圣殿,看重礼物过于坛,这种本末倒置的信仰生活都是因为他们内心贪爱物质。有些主内青年宁愿嫁娶未信者,看重对方的学历、财富、社会地位比主内优越,而忽略了信仰的原则性。如此注重物性,轻忽灵性,正是犯了法利赛人的弊病。
b法利赛人献上十分之一,以表对神敬虔,却漠视律法上更重要的公义、怜悯、信实。献上十分之一、禁食祷告、热心聚会、参加圣工,可比作信仰生活的「硬件」;公义、怜悯、信实可比作信仰生活的「软件」。重视硬件,轻忽软件,也是国人对价值观的偏见。
经云:「行仁义、公平,比献祭更蒙耶和华的悦纳。」主称法利赛人为「瞎眼」领路,因他们不明白神的旨意,假冒为善,没有丰盛生命的表现。
三、得更丰盛生命的方法
1.灵修:西方生物学家说,生命的本质是生长、营养与适应。生物从外界吸收营养,以适应外界环境,而完成本身的生长发展与扩大。基督徒要适应外界环境,使本身日益茁壮、成长,又欲得更丰盛的生命,必需常在主里,多吸取属灵养分,因此要重视聚会听道,加强读经祷告。有些青年教员只做圣工而极少聚会或只参加每星期的青年聚会,这都是不够的。
2.行道:生命本身是活的、会动的,所以生命才有意义。经云:「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因此当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主道,才能活出生命来。使徒行传所指:信奉这「道」的人(使徒行传九章2节)多指道路的道;使徒时代的信徒信靠主,就是在主里面行走,实际力行主道,所以他们都能表现基督徒的样式,得众民的喜爱,主也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
3.牺牲的精神:主耶稣为世人舍命,拯救世人生命;司提反甘心殉道,使福音广传,信的人增多;凡此皆如同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一个人若好逸恶劳、贪生怕死,就如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而死,仍旧是一粒,无法活出更丰盛的生命来。所以主说:「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