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得救的两大要件

得救不是因自己的义行,乃是靠着基督受刑代死的宝血恩典,凭着我们的信,去接受「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浸礼的功效在于使人重生、使罪得赦、使人得救、归入基督、成为神子。而要使浸礼发生功效,施浸的方法必须正确:就是要奉主耶稣的名、面向下、全身入水。现今各教派洗礼的方式很多,但正确的洗礼方法,只有一种,且只可接受一次。只要你相信、悔改、决心接受重生的洗,背着十字架跟从主,就能成为祂的儿女。

「得救」的意义,不只是指着因信主耶稣,于现在得脱离罪恶和撒但的权势(使徒行传二十六章18节);更是包含着如保罗所说的,将来得蒙主的拯救,能进入天国(提摩太后书四章18节)。

得进天国,这岂不是人生最大的盼望与幸福么?主说,人若得不到这个福分,就是赚得全世界,也是没有益处的(马太福音十六章26节)。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圣经真神的话,查明「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使徒行传十六章30节)这个大问题。对这个人类得救的大事,圣经的指示是十分清楚的。

1.主耶稣对尼哥底母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翰福音三章5节)

2.彼得对那些已经认识耶稣是救主的听众指示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的神所召来的。」(使徒行传二章38-39节)

3.保罗对提多说:「祂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祂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提多书三章5节)

依据上列经训,主耶稣、彼得和保罗,对得救的指示都是一致的。得救不是因自己的义行,乃是靠着基督受刑代死的恩典,凭着我们的信,去接受「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兹就这得救的两大要件,分述如下:

一、重生的洗

1.浸礼与得救的关系

教会所以重视浸礼,不单是因主曾命令门徒要给信主的人施浸(马太福音二十八章29节;马可福音十六章16节),也因浸礼与得救有重大的关系。

①得以重生主说:「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翰福音三章5节)「从水生」乃是指着「重生的洗」(提多书三章5节),可见浸礼有重生的效能,使我们获得进神国的资格(约翰福音三章5节)

②使罪得赦浸礼不是表明罪已得赦,及是要赦免我们的罪。如圣经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叫你们的罪得赦。」(使徒行传二章38节)又说:「起来,求告祂的名受浸,洗去你的罪。」(使徒行传二十二章16节)

③使人得救主说:「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马可福音十六章16节)。彼得说:「这水所表明的浸礼,现在藉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彼得前书三章20-21节)。浸礼所以能使人「得救」,乃因主的血使他们的罪在受浸的时候,已得洁净、脱离了(哥林多前书六章11节)。

④归入基督圣经说:「你们受浸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拉太书三章27节)又说:「主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启示录五章9-10节)虽然信主,若没有受浸,罪没有得赦,还不是属于基督,仍然是天国门外的人。

⑤成为神子人因犯罪,已经失去了神儿子的名分。但主来了,「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加拉太书四章4-5节)我们的得赎罪赦,是靠着主宝血的浸礼。主的恩典,不但藉着浸礼使我们得以重生、罪赦、得救、归属基督,还要使我们成为祂的儿女。真是恩上加恩,使我们感恩不尽(参看:马太福音三章15-16节)。

2.浸礼的正确方法

我们已经认识浸礼的意义,也相信它的效能。但要使浸礼发生功效,施浸的方法必须正确。经上说:「一主、一信、一浸。」(以弗所书四章5节)虽然现今在各教会洗礼的方式很多,但正确洗礼方法,应该只有一种,且只可接受一次。

①必须奉主耶稣的名主耶稣升天之后,于五旬节那一天使徒所宣告的浸礼方法是:「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使徒行传二章38节)后来在撒玛利亚、该撒利亚,或以弗所,他们的施浸,都是「奉主耶稣的名」(使徒行传八章16节,十章48节,十九章5节)。

因为他们已经明白,父、子、圣灵是同一位,祂的名就是「耶稣」(参看: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9节;约翰福音十七章11-12、26节;以赛亚书九章6节)。只有依靠主耶稣的名,才能使罪得赦,得蒙拯救(使徒行传十章43节,四章12节)。

②要低下头受浸是与主同死、同埋葬、同复活(罗马书六章4节)。经上说:「我们若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罗马书六章5节)在形状上与主联合,具有属灵的意义,但在看见的形状上也当一致。

圣经特别记明主死的形状是「低下头」(约翰福音十九章30节),却没有指出主埋葬的形状如何,也没有叫我们在祂埋葬的形状上与祂联合。所以受浸的时候,不需要考虑主埋葬的形状怎样,应该效法主死的形状而「低下头」。

受浸是要求主之赦罪,低下头是求赦的罪人的自然表现(参看:路加福音十八章13节;诗篇四十篇12节)。所以低下头受浸礼,是合乎真理的方法。

③要全身入水保罗解说浸礼是与主一同埋葬(歌罗西书二章12节)。既是埋葬,当把全身入葬水里,若以浇水或点水礼,就不能作埋葬的表象。根据原文学者的研究,施洗、受洗、或洗礼几个字的原文,就是浸、投、蘸,或沉的意思。

故洗礼时让全身被水漫过,方与原文的字意符合。主耶稣为要给我们留下榜样,曾在约但河水多的地方接受约翰的浸礼(马太福音三章13-16节;约翰福音三章23节)。腓利给太监施浸时是「二人同下水里去」(使徒行传八章33节)。

倘若他们的洗礼是点水礼,就不必在水多的地方,也不必二人都下到水里去了。奉主耶稣的名、低下头、全身入水的浸礼,是合乎经训的。你所接受的若与此种方法不同,就当如以弗所教会的信者,再领受一次,使浸礼的效能得显在你的身上。

3.受浸者的资格

有教派对受浸者施行严格的测验,但依据圣经,紧要的有二:

①要相信主说:「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马可福音十六章16节)。要相信耶稣是独一的救主(使徒行传四章12节)。信祂曾为我的罪受死,第三天复活,现今坐在天上,祂的宝血要藉着浸礼,洗净我的罪(哥林多前书十五章3-5节;撒迦利亚书十三章1节)。

还要相信有圣灵,有真理的教会,才是基督的身体、真的葡萄树;必须联结于它,才有永生(参看:罗马书八章9节;加拉太书一章6-9节;以弗所书一章23节;约翰福音十五章1-6节)。

②要悔改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使徒行传二章39节)信心和悔改,是受浸者必具的条件。悔改当包括属行为的与属信仰的。

行为错了,要承认、懊悔、离弃,且要决心从善。信仰错了,也要承认、懊悔、离弃,且要坚心归向基督(参看:使徒行传一章18-19节,二十六章20节)。

倘若求道者有确实的信心和切实悔改的表现,觉悟背着十字架跟从主(参:路加福音十四章25-27节),即可给予施浸(参看:使徒行传二章37-38节,八章36-38节)。但愿圣灵感动尚未得救的读者同胞,能领悟浸礼的恩典,决心接受重生的洗,使罪得赦,作神子民,得享天福!

接受主宝血洁净的人,应当渴慕圣灵的浇灌,追求圣灵的更新。圣经上称圣灵为「生命的水」,赐给永远的生命,证明我们是神的儿女,助我们成为圣洁,也是我们承受天国的凭据。得着圣灵的浸,不但使我们有得救的保证,也使我们能获得更丰盛的生命。只是信主、受洗就有圣灵了吗?还是信德具备的人,才有圣灵呢?都不是。而是只要你能相信全备的福音,领受合法的浸礼,恒心迫切的祈求,主必赐你圣灵,使你大有喜乐,心满意足!

二、圣灵的更新

主的恩典要藉着「重生的洗」,使人出死入生,回到乐园时代的状态,得仰真神的圣颜。不但如此,祂还应许要把圣灵浇灌在被赎之民的身上(使徒行传二章17-18节)。所以凡接受主宝血洁净的人,应当渴慕圣灵的浇灌(使徒行传二章33节),追求圣灵的更新(提多书三章5节)。

1.灵浸的重要性

①赐给永远的生命圣经上称圣灵为「生命的水」(启示录二十二章17节)。又说,这水里在人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四章14节)。

保罗也指证受圣灵与得永生有关而说:「赐生命圣灵的律……使我脱离……死的律。」(罗马书八章2节)或说「靠圣灵得生」(加拉太书五章25节)。

在先知以西结所看骸骨复活的异象中,更印证这项真理──神的灵进入,才能复活,得神的生命(以西结书三十七章1-10、14节)。可见受水浸之后,还要受灵浸,才能获得永远的生命。

②证明是神的儿女亚当受造,称为「神的儿子」(路加福音三章33节)。但这个名分因悖逆而丧失了。慈爱的天父为要使我们深信,祂已收纳我们为祂的儿女,就如放荡子的父亲给他戴上戒指一样,祂也赏赐圣灵给我们,证明我们确是祂的儿子了。

如经上说:「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灵,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灵,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圣灵与我们的灵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罗马书八章15-16节;路加福音十六章22节)

③承受天国的凭据信主、爱主,为主牺牲,原是人的本分,不应抱着有何报赏而去行。但主对敬爱祂的人,却应许天国给他们为产业(参看:马太福音二十五章34节)。倘若你所信的道理,确是「得救的福音」,主必赐你圣灵为印记,这圣灵也是证明我们将来确能得享天国的凭据。

如经上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祂,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神之民被赎,使祂的荣耀得著称赞(以弗所书一章13-14节)。

④助我们成为圣洁基督徒虽靠主宝血,罪得赦免,但撒但却如吼叫的狮子,想要把他再拖入罪坑,将他喫掉(参看:彼得前书五章8节;启示录十二章3-4节)。

得着圣灵的浸(圣灵的内住、充满),不但使我们对得救有保证,也是要使我们能获得更丰盛的生命(约翰福音十章10节),靠祂治死情欲,打胜撒但,成为圣洁,能以得救(参看:彼得前书一章1-2节;帖撒罗尼迦后书二章13节)。所以要完成得救的工夫,接受「重生的洗」之后,必须追求「圣灵的更新」。

2.圣灵的浸

①一般的见解

我们要追求「圣灵的更新」之前,当祈求「圣灵的浸」。凡是真实的基督徒,我相信没有人会反对求圣灵之内住的。所差异是各人对问题的看法不同。

a.有人以为信主就有圣灵了倘若这种见解正确,那么,保罗问以弗所门徒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使徒行传十九章1-2节)要如何解释?可见信主与受圣灵是两件不同的事。

b.有人以为受洗礼就有圣灵了他们说,信主的人不一定都已有圣灵,但在受洗归主之时,圣灵就进入他们里面了。倘若这样的看法正确,那么圣经说:「两个人到了,就为他们祷告,要叫他们受圣灵。因为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他们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洗。」(使徒行传八章15-16节)要如何解释?

c.信德具备的人都有圣灵很普遍的想法,就是以为那些有信心、善行、热心的信者,都是被圣灵充满的。可是经上说,彼得尚未得着圣灵的浸之前,就已撇下所有的跟从主(马太福音十九章27节;使徒行传一章4节,二章1-4节)。

哥尼流尚未得着圣灵之前,就带领全家敬畏真神,多多賙济百姓,常常祷告主,且他的义行为通国所称赞,蒙神的悦纳和记念(使徒行传十章1-4、22、44-46节)。可见得圣灵充满的人,应该会结出各样美好的果子(加拉太书五章22-23节),但不能以有信德为已得圣灵的凭据。

②受圣灵的凭据

a.会说方言「方言」是人被圣灵激动出来的一种舌音。是对神说的,不是对人说的,平时没有人听得出来,然而他在心灵里,却是讲说各样奥秘(哥林多前书十四章2节)。依使徒时代和现在圣灵临在的教会的体验,凡受圣灵的人,都会说出方言。

使徒均以此为得圣灵的凭据。例如,五旬节那一天,约有一百二十名受了圣灵,他们都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方言来(使徒行传二章1-4节)。

彼得在哥尼流家里讲道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听见他们说方言。」(使徒行传十章44-46节)保罗于以弗所按手在门徒头上,圣灵便降临,「他们就说方言。」(使徒行传十九章6节)

b.身体震动圣灵临人身之时,不但会说出方言,很普遍的,身体也会被震动起来。因此,在五旬节那一天,有人讥诮说,「他们无非是新酒灌满了-醉酒。」(使徒行传二章13-15节)保罗也说会被不信的人恶评为「癫狂」(哥林多前书十四章23节)。

彼得对为受圣灵的事而在惊讶猜疑的群众说:「耶稣已复活了,升天了,就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使徒行传二章33节)这话也证明得着圣灵,会说方言(所以听得见),又有灵动(所以看得见)。

使徒时代受圣灵的情形如此,末世晚雨圣灵降在人的身上也是一样。现在是晚雨圣灵大降的时代,我们「当向发闪电的主求雨,祂必为众人降下甘霖,使田园生长菜蔬。」(撒迦利亚书十章1节)。

3.如何领受圣灵的浸?

①相信得救的福音撒但在使徒时代已侵入教会,把福音更改了,在现在更为厉害(加拉太书一章6-9节)。倘若你所信的是「得救的福音」,不是变质的道理,必能领受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以弗所书一章13节)。你既未得圣灵,就当谦卑检讨所信之道,勇于改正,顺从真理,主必赏赐(使徒行传五章32节)。

②领受赦罪的浸礼保罗听见以弗所的门徒坦白承认尚未得着圣灵之时,随即追问说:「这样,你们受的甚么洗呢?」(使徒行传十九章2-3节)然后奉主耶稣的名给他们施浸,使罪得赦,并按手在他们头上,他们就受了圣灵(使徒行传十九章4-7节,二章33节)。

可见洗礼错了,罪得不到赦免,神的灵就不降在他们身上。所以曾领不合乎圣经指示之洗礼的人,当再接受奉主耶稣的名,面向下,全身入水的浸礼,才能得着应许的圣灵。

③专心恒切的祈求主升天时嘱咐门徒要等候领受圣灵的浸。他们遵照主的指示,就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果于主升天后第十日蒙赐圣灵(使徒行传一章4、14节,二章1-5节)。使徒曾为撒玛利亚的门徒,特派约翰和彼得去为他们按手求圣灵(使徒行传八章14-17节)。

主也曾藉着「借饼的比喻」,指示求圣灵要「情词迫切的直求」(路加福音十一章5-13节)。现在只要你能相信全备的福音,领受合法的浸礼,恒心迫切的祈求,主必赐你圣灵,使你大有喜乐,心满意足!

「得救」是比任何事情都紧要的。若真神不为我们开得救之路,我们活在世间,一生劳苦、愁烦到死,死后又受神的审判,进入地狱,那也不得已。

但现在神已垂怜,只要我们晓得相信耶稣为救主,接受「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就可得享天国。这么大的恩典,你若拒绝,多么可惜!但愿主的灵感动你,趁着现在还有机会,勇敢的接受得救的福音(哥林多后书六章1-2节;使徒行传二十二章16节;提多书三章5节)!

(1)
上一篇 2020年9月2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